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巨頭暴雷 無數老百姓哭都來不及

蔚來汽車作為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頭牌企業,本來風頭正勁,結果2025年10月16日一早,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訴訟消息一爆出來,直接把公司股價砸了個底朝天。港股那邊開盤就狂跌,盤中一度掉12%,收盤也蒸發了8.99%,市值一下子少了120億港元。

美股也跟著遭殃,從前一天的6.99美元跌到6.83美元,交易量躥到1.25億股。散戶們一看這架勢,趕緊拋貨,好多人的持股成本還在20美元以上,這下子虧了70%不止。說白了,這不是小打小鬧的糾紛,而是實打實的證券欺詐指控,牽扯到虛增收入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0多億,坑了無數投資者,尤其是那些普通老百姓,把養老錢、積蓄扔進去的,現在哭都來不及。

蔚來從2014年11月成立開始,就靠著講故事融錢起家。李斌早期在易車網幹過,懂網際網路玩法,轉戰新能源汽車後,拉來騰訊、百度、聯想這些大佬投資。

2015年第一輪融資5億,2016年A輪10億,2017年B輪20億,2018年C輪15億美元,上市那年9月在紐交所掛牌,發行價6.26美元,募了11.5億美金。之後2020年合肥政府注資70億救命,2021年香港二次上市100億港元,2022年新加坡上市小規模融點錢,2023年私募50億,2024年可轉債7.38億。

到2024年底,蔚來一共融了18輪,總額超1100億人民幣。這些錢砸進去,建廠、研發、鋪換電站,表面上看風生水起,實際呢?燒錢速度飛快,2018年上市後到2024年上半年,淨虧損就堆到960億,加上2024年三季度50.6億,總虧損破千億。2023年全年虧215億,2024年預計230億,每賣一輛車虧13.5萬,這數字聽著都肉疼。

關鍵問題出在電池業務上。蔚來推的電池即服務模式,用戶買車可以不帶電池,車價便宜點,然後每月租電池用。2020年8月,蔚來和寧德時代等夥計們成立了武漢蔚能電池資產公司,蔚來持股19.84%,表面上不是大頭。但GIC的訴狀里說,蔚來實際控制蔚能,高管任命、電池型號、採購量、租金定價全由蔚來說了算。

蔚來把電池賣給蔚能,一次性就把收入全記帳了,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從28.5億躥到66.4億,翻倍增長看著漂亮。實際呢?用戶是按月付租給蔚能的,按美國會計準則ASC606,這收入該分期確認,不是一錘子買賣。

灰熊研究2022年6月28日那份做空報告先捅出來的,指出2020年虛增2億美金,2021年3億,2022年上半年1億,總共6億。這麼幹,不僅利潤率被抬高,還把電池折舊成本甩給蔚能,蔚來報表好看多了。

蔚來當時否認,說啟動獨立調查,兩個月後出來結果,說會計處理需優化,但沒承認欺詐。現在GIC重提這茬,證據詳實,包括蔚能欠蔚來15億人民幣債務,蔚來還臨時接管部分業務,這哪像獨立公司?

GIC作為全球第六大主權財富基金,管著幾千億美金資產,從2020年8月到2022年7月,買了5445萬股蔚來美國存托股。那時候蔚來股價高歌猛進,2021年峰值62美元,GIC投進去的錢至少10億美金。現在呢?股價剩4到7美元,跌掉90%,GIC帳面虧了20億美金不止。這基金低調慣了,這次親自下場起訴,還是頭一遭對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動手。

法院2025年8月收到訴狀,10月初暫緩審理,等著之前投資者集體訴訟的結果。那集體訴訟從2019年就開始,控蔚來IPO時隱瞞對江淮汽車依賴和上海工廠計劃終止。整個事兒像滾雪球,灰熊報告一出,股價先跌11%,現在GIC一錘,又砸一輪。

老百姓怎麼被坑的?蔚來上市後,吸引一大批散戶,很多人衝著國產新能源概念買股,以為能分杯羹。結果股價從高點腰斬再腰斬,好多人本金剩三成。

車主也遭罪,二手推車市場蔚來車貶值快,2025年9月交付3.55萬輛聽著多,但主品牌只1.4萬,樂道和螢火蟲子品牌頂大頭。小鵬9月4.2萬,理想3.45萬,蔚來主品牌落後了。換電網絡建了8350座,每座成本350萬,總砸150億,可盈利的站點就18%,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

快充技術一進步,換電優勢沒了,營運成本還高,每天4萬塊扔水裡。用戶群里抱怨多,電池租賃費漲價,售後響應慢。投資者里,散戶損失小則幾萬,大則幾十萬,養老錢沒了影。供應商也苦,蔚來欠款多,生產線時停時開。員工呢?2024年智駕團隊流失7人,包括胡成臣、馬寧寧、白宇利這些核心,蔚來說調整適應AI大模型時代,可市場看這是研發斷層。

蔚來堅持純電路線,不搞增程,李斌多次說專注純電領域。可市場數據擺著,2024年30萬以上SUV,增程份額超45%,純電從2022年28%降到18%。理想2023年盈利117億,蔚來同期虧210億。這路線戰略長遠,但眼前代價大。研發砸錢135億一年,NT2.0平台升級,電池換電技術推,可成果沒跟上。競爭對手比亞迪、小鵬銷量壓著,蔚來多品牌策略剛起步,樂道L60定價20萬,中端搶份額,主品牌高端定位搖晃。

融錢容易,燒錢快,報表粉飾太平,坑了股民。GIC這種大機構都踩坑,散戶更得小心。新能源前景好,但別盲信概念,實幹出真章。蔚來十年路,走得磕磕絆絆,千億虧損不是白虧,得吸取教訓。投資者醒醒,別再當韭菜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作家楊文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24/229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