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中俄會軍事聯手對抗西方嗎?

西方受俄烏戰爭牽制而無暇他顧之際,北京會武力攻台嗎?一旦台海發生戰事,普京又會對習近平提供哪些支持呢?《新蘇黎世報》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評論稱,儘管理論上存在俄中軍事聯手的可能性,但鑑於普京當前在政治、經濟與軍事領域所面臨的困境,他已經很難承擔多線作戰的風險。這篇題為《普京不會為習近平而戰》的評論寫道:

「在台灣問題上,中國的利益訴求非常明確。但一旦中國發出軍事支援的請求,普京會如何回應,卻有諸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他在烏克蘭戰爭中高度依賴來自中國的軍民兩用物資。俄羅斯使用的無人機和飛彈零部件中約70%來自中國,而侵烏戰爭爆發以來,中俄貿易額也已經翻了一倍。然而,如果北京對台灣發動戰爭,中國的這些對俄供應會因自身需求而減少,甚至可能完全斷貨,出現這樣的場景顯然是不符合克里姆林宮利益的。

而另一方面,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受到西方制裁之後,中國已成了重要買家,從而為普京的侵烏戰爭提供了大量資金。有鑑於此,普京將很難拒絕北京提出的請求。儘管如此,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層面上講,俄羅斯都無法承認多線作戰的負擔。

在外交上,普京現在就已陷入孤立境地。敘利亞伊朗以及亞美尼亞對俄羅斯極為不利的局勢發展,就足以說明這一點。國民經濟前景黯淡,GDP基本不再增長,而通脹正在以兩位數的水平不斷上升。民用工業陷入停滯,而唯一呈現增長的軍工產業也在2025年出現了回落的勢頭。俄羅斯的財政赤字在不斷擴大,同時也沒有可能通過借貸來填補空缺。民眾可享受的福利也不斷下滑,預計可動用的儲備也將在今年年底耗盡。

在軍事層面上,儘管俄軍在規模、裝備和後勤方面占據優勢,但在烏克蘭的推進速度卻遠遠不如預期。有關俄羅斯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傳早已不攻自破。三年多來,普京既然不能征服小國烏克蘭,他又怎麼膽敢同北約歐洲成員國挑釁呢?」

《新蘇黎世報》客座評論作者Janos I. Szirtes認為,儘管歐洲有很多人擔心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但從經濟和軍力對比來看,歐洲占據著明顯的優勢,GDP是俄羅斯的八倍,國防開支是其兩倍,可動員兵力和主要裝備數量也均占上風。有鑑於此,普京完全沒有能力去為習近平的攻台計劃而牽制西方。

「對俄羅斯來說,對北約發動軍事襲擊無異於自殺行為。滿足中國希望俄羅斯『牽制』北約歐洲盟友的願望,超出了普京的實際能力。不過,這倒並不排除普京會以靈活的方式滿足中方的請求。

普京會拒絕參與傳統的軍事行動,但他可能會在混合戰中投入更多的力量,這種混合戰現在就已開始,普京只需擴大其規模即可。在開展混合戰方面,普京可謂優勢明顯,畢竟作為蘇聯時期的克格勃特工,普京在這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就是說,在這一方面,普京可以滿足習近平的要求,但他不會冒直接開戰的風險。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DW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813/226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