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016年3月13日中共兩會上的官員睡覺。(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黨媒新華社日前突然發文不點名批評官員「向上甩鍋」,聲稱會損害中共和政府公信力。專家認為,所謂「向上甩鍋」和「向下甩鍋」已成為中共專制體制下的官場常態,也是政權末日表現,黨媒批評無效。
中共新華社星期三(8月13日)發布《輿情應對「唯上不唯實」是一種「向上甩鍋」》的短視頻評論,指責官員們遇到事情便習慣拿上級當擋箭牌,明明是職權範圍內的分內事,非要等上級發話,實質是一種「向上甩鍋」,云云。
評論還稱,這名義上是請示匯報,實際上是責任轉嫁,精神上的「躺平主義」,也是崗位上的「隱形失職」。這種做法損害中共和政府公信力,等等。
這則短視頻評論沒有指向具體事件。不過有親北京媒體引用網民在留言區評論稱,「不點名武大。」「句句沒提武大校長,句句都在說武大校長。」
武漢大學兩年前的一起圖書館性騷擾案,法院宣判涉事男生不構成性騷擾。對於是否撤銷或調整對該男生的處分,武大校長張平文今年7月31日受詢時稱,學校正在處理中。至於何時會公布處理結果,張平文則說,還要等上級的安排。張平文這一回應引發軒然大波。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龔祥生對大紀元表示,新冠(COVID,中共病毒)疫情爆發前,武漢市長也說過類似因要等上級裁示才延誤控制疫情的甩鍋說法,自此北京中央就很在意這種事情。但因受限於體制,第一線官員難以拿捏什麼可以自行做主,什麼必須等候上級裁示,在動輒得咎之下,遇到大事時難以行事。
他認為,事實上,在中國,上級並不會因為下級沒為民辦事而會追究下級責任,只是當你把事情鬧大還搞不定,給上級找麻煩,這才是影響上級的最大原因。
台灣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對大紀元表示,官員這種表現是中共專制的必然產物,因為動輒得咎,那他們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寧可躺平。
「極權專制只對一個人負責,所有人能不能當官就看習近平一個臉色。習近平本身上來就不是因為政績,就是一個很會在官場打混的人。他上台,就是因為很懂得官場那一套,加上他有紅二代的背景。所以這樣一個政治體制,必然形成這樣的邏輯。」
近年中共官方媒體不時曝光一些官員怠政案例。去年5月23日,四川省政協原副主席楊克寧被通報「懶政怠政,主動『躺平』」。
李酉潭表示,這次黨媒公開談這些,代表中共整個政治體制已經失靈。中共權貴們將巨額財產送到國外去,國庫空掉了。當經濟出狀況的時候,上邊沒有錢籠絡下層官員,下邊當然就躺平。黨媒指出來也沒用,因為這是政治體製造成的。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則表示,現在中共從中央到地方各方面的矛盾都很激烈,官員為了能減少風險,不光是向上甩鍋,更重要的是向下甩鍋,這是中共已經走到末路的表現。
「中共官員不對老百姓負責,是對上級負責,但是你對上級負責,上級對你下級負責嗎?這可不一定,這個時候就選擇怎麼把責任推出去。所以中共到處都是擺爛,到處都是躺平。」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