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6日,中國江蘇省淮安市的比亞迪工廠新能源汽車組裝線上工人們正在工作。(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新能源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剛剛發布的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該公司雖然營收增長,盈利卻持續降速,尤其二季度淨利潤同比暴跌近三成,而且上個月的月銷量幾無增長。同時,該公司的庫存數量大幅增加,凸顯其下半年銷售壓力巨大。
據香港經濟通9月1日消息,比亞迪在當地時間8月29日晚間發布了該公司的中期業績報告。根據這份財報,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3712.8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同比增長18.2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3.79%。
比亞迪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它產品,但隨著汽車產品收入增長,公司的毛利率卻一直在下降。
資料顯示:比亞迪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增長率分別是134.36%及26.42%,歸母淨利潤增長率分別是204.68%及24.44%。由此可見,最近三年,比亞迪的盈利同比增速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而根據比亞迪的財報數據計算可知,該公司今年二季度的淨利僅63.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近30%。
公司營業成本大幅增加是影響其毛利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來自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它產品的營業成本高達2409.41億元,同比增長了35.88%。公司營業成本的同比增速,明顯高於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速。
中期財報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比亞迪應付帳款及票據高達2366.8億元,其它應付款1566億元;公司存貨總價值從去年底的1160億元,升至當前的1408億元(未經審計)。此外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達308.8億元,同比飆升了53%,這個數據與其毛利率的持續下滑形成了強烈反差。
比亞迪最新公布的8月賣車數據也相當慘澹,其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速降至近乎零的0.14%,增幅再創5年來的最差紀錄。
近期,比亞迪緊急集結8艘滾裝船。業界分析,此舉是在為擴張海外銷售做準備。顯示該公司在淨利潤急劇縮水,疊加應付帳款及存貨數量不斷升高的困境下,正試圖通過海外擴張來擺脫困局。然而業界認為,在美中貿易戰衝擊以及歐洲市場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提高關稅壁壘的大背景下,比亞迪依靠提升海外銷售來衝出困境的希望顯得很渺茫。
鑑於比亞迪的業績第二季度下降嚴重,多家券商下調了該公司的目標價。其中,富瑞直接將比亞迪的目標價降至105元,下調幅度達33.96%。其報告直接點出,比亞迪的業績「跑輸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