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紀檢留置黑幕超想像 中國企業家遭遇後密集輕生

—多名企業家自殺 中共紀檢留置黑幕引關注

近期,中國多名企業家自殺的悲劇,令了中共紀檢系統「留置」制度再次引發關注 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目前為止,已有4名家居家裝行業企業家相繼自殺身亡,時間分別為4月16日、6月2日、7月17日和7月27日。這四人均年逾五旬,正值事業巔峰期,且均在所謂「留置」獲釋之後自殺。

示意圖。(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近期,中國多名企業家自殺的悲劇,令了中共紀檢系統「留置」制度再次引發關注

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目前為止,已有4名家居家裝行業企業家相繼自殺身亡,時間分別為4月16日、6月2日、7月17日和7月27日。這四人均年逾五旬,正值事業巔峰期,且均在所謂「留置」獲釋之後自殺。

最新一例為湖北前首富、北京居然智家董事長汪林朋,他於7月23日獲釋後僅四日,即從總部大廈跳樓身亡。

留置制度下的連環悲劇

據媒體報導,廣州知名企業家、靚家居創始人曾育周,西子電梯總裁劉文超,紹興金點子紡織董事長畢光鈞,以及汪林朋4人今年以來在留置期間接受紀委調查,獲釋後迅速選擇結束生命。目前,針對這些公司的調查仍在進行中。公開信息顯示,還有數名家居行業人士被留置,但細節不祥。

一般情況下,中紀委的調查和處分對象主要是中共黨員。但自2018年《國家監察法》頒布後,其權限顯著擴大,涵蓋了中國社會的多個領域,包括非黨員企業家。

中紀委運用的留置制度允許該機構繞過司法體系,將被調查對象秘密拘押長達6個月或更久。

留置制度於2018年3月實施,僅一個半月後,即發生首例已知酷刑致死事件。

2018年4月9日,45歲司機陳勇被福建省監察委員會留置,僅因其前上司涉案而被牽連。5月5日,陳勇在訊問中突然倒下,晚間宣告死亡。家屬描述其遺體臉部扭曲、胸口塌陷、腰部青紫,但當局拒絕提供訊問錄影。財新網最初報導了此案,但很快被刪除。

據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的報導,在留置這種與外界隔絕的單獨關押制度下,酷刑現象十分普遍。在此期間,被留置者無法獲得律師協助,也無外部監督。而國際法將這種強迫失蹤和單獨關押視為酷刑。

經濟下行後中紀委對民營企業家的調查日益加劇

2023年至2025年,企業家留置案例頻發。2023年,約78名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控人遭立案調查或處罰,多人被留置。

2024年,中紀委的紀律調查數量增長了40%,共有3.8萬人被正式留置,使用率較2023年上升至少46%。其中,金融行業1.7萬人、國有企業9.4萬人、製藥行業6萬人受到處分。留置比例平均約4.33%,但針對企業家群體的壓力尤為明顯。一份報告顯示106名上市公司高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近60%被立案或留置。

2025年上半年,至少19名企業家被留置。8月中旬短短數日內,至少五人被留置:達夢數據總經理皮宇、科思科技董事劉建德、熙菱信息總經理岳亞梅、國泰環保董事長陳柏校,以及達夢數據另一高管陳文。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06/227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