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國汽車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戰激烈,但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CPCA)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該產業仍具「巨大成長潛力」。據《南華早報》9月23日報導,崔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年銷量有望突破4000萬輛,其中海外銷售達1000萬輛。
他估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海外銷量可能翻倍。雖然承認此預測偏樂觀,但強調中國國內與全球市場仍有廣闊增長空間。特別是中西部與農村地區擁車率偏低,未來有望超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目前中國每千人汽車擁有量為250輛,遠低於歐洲的641輛與美國的860輛(數據來自國際汽車製造商組織 IOM)。
崔指出,全球南方國家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中國車企的關鍵成長市場,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價格低廉的中國新車,而非歐美、日韓的二手推車。
不過據路透報導,中國長期依賴補貼支持重點產業,導致汽車業困境加劇。國產奧迪折扣達50%,一汽七人座SUV打六折。汽車產量已超國內市場消化能力,不僅壓縮車企利潤,還出現經銷商虛報銷售以騙補、以及「零里程二手推車」出口等亂象。
蓋世汽車研究(Gasgoo)指出,中國車廠產能達每年5500萬輛,為去年實際產量的兩倍。另據艾睿鉑(AlixPartners)預測,到2030年,中國129家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品牌中,僅有約15家能在財務上存續。

中國預計未來5年,每年出口1000萬輛汽車。(法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