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示意圖。(Shutterstock)
近日,隨著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預期升溫,國際黃金價格連續多日上漲,一度飆破38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有財經媒體警告,中國黃金市場上的投資詐騙近期頻頻發生,投資者需警惕黃金暴漲背後的陷阱。
今年以來,國際黃金價格雖然發生過多次大幅震盪,但總體保持上漲態勢,從年初到目前,黃金價格已上漲超過40%。近日,國際金價連續數日大幅上漲後,開始出現回調跡象。
據公開的資訊,本周一和周二,黃金價格接連暴漲,創下歷史新高。周二,盤中交易黃金價格一度突破3800美元/盎司,至收盤報3763.93美元/盎司。
周三,受美聯儲貨幣政策表現出的謹慎立場及美元走強的影響,黃金價格從歷史高點有小幅回落。截至美東時間中午12:32,現貨黃金報3742.19美元/盎司,跌幅0.58%。
匯通財經的最新報告分析,儘管整體的黃金價格看漲格局未變,但動能指標已顯現初步疲弱跡象。
縱觀今年以來的黃金走勢,年初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從2625美元/盎司起步,持續攀升直至突破3800美元/盎司大關,累計漲幅已超40%,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許多市場策略師認為,美聯儲的漸進式寬鬆將持續利多黃金。
不過,財經類公眾號「藍鯊消費」日前卻發文向普通散戶投資者提出警告,黃金暴漲的背後也存在諸多陷阱。
文章首先指出,對於賣黃金的商家來說,隨著黃金價格不斷走高,相應的消費需求也會受到抑制,尤其在社會消費能力整體下降的背景下,金價的快速上升會導致銷量下降,從而影響一些黃金飾品公司的業績。
根據同花順發布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周生生的營收約107.63億港元,同比減少3%;周大生營業收入45.97億元,同比下降43.92%;老鳳祥2025年上半年營收333.56億元,同比下降16.52%……這就是金價快速上漲帶來的後果之一。
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則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黃金首飾消費量為199.826噸,同比下降26.00%;但金條及金幣消費量達264.242噸,同比增長了23.69%。這表明,更多的消費者或投資人將目光瞄準了金條、金幣。
雖然黃金飾品銷量的下降並沒有打破黃金「越漲越買」的現狀,但在黃金市場火爆的背後,一場金融風暴也正在資本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文中提到了近期中國知名黃金理財平台永坤黃金暴雷事件。這起被媒體稱為中國「年度最大黃金殺豬盤」的案件,涉案金額超20億元人民幣。
涉及兌付異常的永坤黃金業務主要有兩類:其一是線下「黃金託管+回購」,投資者在線下門店簽訂黃金銷售+託管+回購三份合同,永坤黃金承諾7%-9.5%年化收益。但實際上,資金每日被劃轉至永坤總部,形成資金池,用於支付早期投資者利息。其二是線上「預定金條」,投資者在「永坤商城」購買虛擬黃金,可選擇3-88天不等的投資周期。平台承諾:若金價上漲,投資者可回購賺取差價(扣除手續費);若金價下跌可原價退款,並贈送積分兌換禮。但實際上,投資者從未真正持有黃金,資金被挪作他用。
文章表示,隨著黃金價格持續走高,有「黃金平替」之稱的金包銀市場也爆出了多起抵押和詐騙的案件。而「金包銀」產品投訴事例中,最多的是質量問題,其次是商家虛假宣傳產品成分,消費者對「按時價回收」「終身回收置換」等信息需警惕。
深圳市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會長黃志勇今年5月曾對媒體披露:今年第一季度,水貝商圈內涉黃金犯罪案件較去年同期上升23%,其中新型網絡詐騙案件占比達41%。他表示,犯罪手段呈現專業化、隱蔽化趨勢,嚴重威脅商戶財產安全、擾亂市場秩序。
文章最後告誡黃金投資者,面對金價上漲必須保持清醒與理智,黃金固然能保值、升值,但不慎落入投資陷阱卻足以讓人血本無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