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產仲介又出么蛾子了。
有媒體記者暗訪發現,一些二手房仲介在社交平台上招募「演員」看房,甚至上演「雙簧」來給房東施壓,以達到快速成交的目的。
在仲介的「安排」下,一個「演員」在看房時,將掛牌339萬元直接報價280萬元,砍價近60萬元,導致房東憤然離場。
01
房產仲介這一行亂象橫生久矣,但凡有過買房、賣房經歷的人,多多少少都吃過他們的暗虧。
我本人就至少碰到遭遇過若干次,次次都不重樣,總有一個陷阱等著讓你跳。
最狗血的一次是,我和老婆賣房,在一家仲介掛了牌。那時候市場火熱,沒幾天就有客戶看中了房子,很快就訂好了簽約日。簽約日前一晚,仲介突然打電話來,說他們在我們掛牌價的基礎上「多賣了四萬」,這個錢得歸他們,如果我們不同意,第二天的簽約就黃了。我們當時急著賣房買新房,倉促之中,就在電話中答應了仲介這個不平等條約。
掛了電話後,我和老婆越想越窩火,但又擔心影響第二天的賣房,便準備第二天到現場鬧一下。第二天我們提前到了仲介的門店,要求「瓜分」這四萬元,好說歹說,仲介還是「退」了我們五千元現金。
這次引發輿情的「僱人看房」,我也高度懷疑自己碰到過,而且不止一次。有一次,仲介約了一個客戶和我們面聊,也是一見面就砍了幾十萬,最奇怪的是,當我們口風有所鬆動,準備答應時,這個「客戶」馬上就繼續降價。我和老婆商量了一下,果斷放棄了這次談判,一致猜測這是仲介安排的假客戶,就是來「試探」我們底價的。
這不僅僅是僱人看房了,已經升級為「僱人簽約」了。
事後想想,那兩年我「接待」過幾十波看房人,其中恐怕一大半都是假的,可憐我每次都磨破了嘴皮,還殷勤地一人送上一瓶礦泉水。
02
不過,本次「僱人看房」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輿情,恐怕與仲介的么蛾子本身關係不大,畢竟,這個操作很可能在幾年前已經成為了仲介的常規動作,遠不是什麼新玩意。
我大概看了社交媒體上的一些跟帖,發現對此最憤怒的人群基本都是一些有賣房意向的,最流行的一種控訴是:房價大跌,都是這些黑仲介在背後搞鬼。
表面上看,這種說法似乎有些道理。在當下的二手房交易中,仲介為了撮合交易,儘快拿到仲介費,他們更多站在買房者那一邊,積極勸說房東降價。
類似的說法其實十多年前也有。
那些年,正值房價經歷著幾波大漲,仲介為了撮合交易,更多站在賣房者那一邊,積極勸說買房者提高報價。
那時候,部分輿論也會認為:房價大漲,都是這些黑仲介在背後搞鬼。
這麼一看,仲介才是中國地產的終極大boss啊,他們在背後翻雲覆雨,精準操縱著中國房價的漲跌。
這可能嗎?
充其量,仲介的角色也就是「助漲助跌」而已。
我跟很多仲介都聊過天,他們最關心的不是房價漲跌,而是成交了幾套房子,拿到多少佣金。他們最怕的就是:市場低迷。
仲介比經濟學家還要喜歡談論「市場」,這直接決定了他們的個人命運沉浮。這幾年對於仲介而言,最重要的市場動向也不是房價下跌,而是成交量大幅下降,掛牌量大幅上升。
通俗地說,就是二手房掛牌量,遠遠大於潛在的買房客戶。
在這樣的市場態勢下,仲介自然就會站在買房者這一邊。原因無他,買房者更稀缺。
仲介內部也是有分工的,一隊人與「房子」對接,一隊人與「買房客戶」對接。地產盛世時,當一套房子成交,與房子對接的人能拿到更高比例的佣金,因為那時候房子更稀缺;而現在,當一套房子成交,與客戶對接的人能拿到更高比例的佣金。
這麼說明白了嗎?不是仲介存心幫著買房者砍價,是買房者太少,賣房者太多,仲介只能跟著市場的指揮棒「決定「自己」的立場。
說白了,市場低迷時,買房者,而不是賣房者,才是,仲介的衣食父母。
關於仲介的砍價,這裡還有一個重要背景。這幾年,買房者的心態基本都是「撿漏」為主,成交價比掛牌價打九折,甚至更多,已成為了常規市場操作。仲介如果不「幫助」買房者完成撿漏的心願,那麼買房者根本就不會掏錢買房。
那麼,如何勸說賣房者「配合」儘快成交呢?很多仲介選擇的方式當然就是各種套路,各種「黑」;但試想,如果他們不套路不黑,買房者就會提高交易價格嗎?也不會,更可能的結果是,成交量下降。
其實,據我的觀察,很多仲介也會根據市場走向調整話術與「立場」。
比如,這兩年每當政策出利多時,很多仲介都會誇張地四處放風:市場變盤了,房價要大漲了。而後給出很多「市場又見房東調價,一夜之間提價六十萬元」、「上周簽約量大漲」之類似是而非的信息,企圖「勾引」買房者儘快上車。
那段時間,朋友圈裡,各種社交媒體裡,都已看見仲介的上躥下跳。
但問題是,市場態勢放在這裡,買房者根本不吃這一套啊,那些所謂的「利多」數據也往往都是曇花一現,幾個月過去,仲介還是得放棄橫跳,乖乖地回到買房者的那一邊。
這就叫,形勢比人強。

03
仲介這一行本就良莠不齊,這幾年也被低迷的市場逼得道德進一步滑坡。但是,仲介有一點是絕對比大部分賣房者強的:他們更敬畏市場,更懂市場。
仲介們也絕對不會自以為是地覺得,他們可以操控市場的走向。如果有誰膽敢這麼想,那早就被市場淘汰了。
按理說,國內的買房者都是有產階級,平均智識水平應當高於仲介。但很可惜,利令智昏,尤其是在這幾年樓市低迷的摧殘下,很多賣房者的腦子越來越糊塗,時常陷入痴人說夢的囈語狀態,最嚴重的一點是,他們不尊重市場。
這兩年,經常有一些小區爆出「保護房價」的新聞,這些坐擁房產數百萬上千萬的人,竟然堅定地認為,本小區的房價下跌,主要是因為有一些業主「惡意降價」所致。因此,只要全體業主眾志成城,堅持不降價賣房,那麼,本小區的房價將永遠堅挺下去。
你說,持這種認知的人,將房價下跌歸咎於「黑仲介」,又有什麼奇怪呢?
我當然明白,一套房子前兩年還值五百萬,房東因為多開價十萬而沒賣掉,今年連三百五十萬都不一定賣得掉,這樣的跌價,這樣的命運轉折,沒有什麼人可以平常心待之。
很多房東無法接受現實,理性崩潰,也就只能將房價下跌歸咎給「惡意降價者」、「黑仲介」,甚至是「惡意買房者」,只有依靠這樣的「獵巫」,他們才能重新面對慘澹的人生。
只是,這麼大一口鍋,那些大夏天也穿著皺巴巴西裝的仲介們,真的消受不了。
他們也在等米下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