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黑龍江大型徵才會吸引了超過11萬的畢業生,爭奪9千多個崗位,凸顯青年就業艱難。專家分析,青年失業已成為關乎社會穩定的「灰犀牛」。

大陸求職者:「今天我去了黑龍江大學,確實感受到了現在就業的嚴峻性。」
9月15日,黑龍江大學舉行了一場「高校畢業生大型徵才會」。招聘現場用人單位提供了9,000多個崗位,卻吸引了11萬多名畢業生。
自媒體人:「隊伍已經從體育館門口蜿蜒地鐵口,漫無邊際。」
據稱,求職者超過一半有碩士博士的頭銜,而本科、大專生直接出局。
這次徵才會,企事業單位競爭比高達89:1;民企競爭比達15:1。其中錦州某集團招聘辦公室秘書,條件是「碩士研究生」,僅有一個名額,月薪3,500元人民幣,而這份職位仍被視為「現場比較優質的」職位。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像黑龍江徵才會招聘模式都只有幾千塊錢的待遇。政府的公開資料沒有披露出崗位的簽約率,轉正率,跟社保明細,還有崗位能持續多久的硬指標。這更多的是政治資本的一個表演秀。」
河南企業「胖東」8月份招聘900個崗位,吸引13萬多人報名;而西南大學也出現2萬人爭搶2000個職位的現象。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中國的就業情況嚴峻不是今年的事情,而是最近幾年持續的事情。中國跟全世界交惡所導致中國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外資撤離,內需低迷,房地產崩盤,投資環境惡化等種種因素,導致失業率高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