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加國發現的老照片:當時的四川人竟是這樣生活的

看完上面這些發現於國外的四川老照片,很多都是第一次見,非常珍貴。從照片上,我們看到了100年前四川人生產和生活的真實風貌,太有年代感了。這些照片也是研究晚清和民國時期四川的珍貴資料!值得收藏。

加拿大博物館裡發現,1000多張晚清及民國時期四川老照片,當時的川人居然是這樣生活的!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國」之美譽。四川鍾靈毓秀歷史悠久,早在200多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孕育了燦爛的巴蜀文化。

那麼,過去的四川是怎樣一番景象呢?那裡的人們又過著怎樣與眾不同的生活呢?

前些年,有位成都的攝影家在加拿大一家博物館裡參觀,意外發現上千張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四川老照片。這些照片均為外國攝影師拍攝,很多都是第一次曝光,實屬罕見!

這些老照片,真實地記錄了近百年前四川當地的建築、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場景,是研究四川歷史的珍貴影像資料(文中照片為黑白照適度上色)。

晚清時期,一艘大型渡船停靠在碼頭邊,船上一些外國考察人員正踩著踏板下船。岸上還有很多乘客等待上船。

清朝末年,四川成都的城牆和城樓都還很完整,城牆上站著一個外國人,不遠處是他的中國嚮導。

成都當地正在唱大戲,台下站滿了觀眾。忽然有人喊:「快看,外國人!」觀眾們都轉過身來,看向正站在高處拍照的外國攝影師。

民國時期,四川重慶的挑水夫們,正在水龍頭前排隊,他們每個人都挑著兩隻大木桶。在過去,挑水夫是一種傳統老行當。

晚清時期,長江三峽江水湍急,20多名縴夫正拉著一艘帆船靠岸。蒼涼的縴夫號子聲迴蕩在峽江之間。

清朝末年,一名外國人乘坐竹轎前往目的地考察。途中,他走下轎子跟轎夫們合影。仔細看,這台轎子有3個轎夫。

民國時期,川西百姓正蹬著傳統的水車,將溝渠里的水提灌到農田裡。天氣炎熱,兩名蹬水車的男子撐著一把遮陽傘。

民國初年,位於成都的駟馬橋。駟馬橋承載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是成都進出北門的第一座大橋。如今,橋頭上是一排灰白色的高車駟馬石雕。

民國時,成都華西垻的熊貓養殖基。當時,是讓來自深山老林的大熊貓在華西垻生活,待其適應人工飼養環境後,再送往西方國家。

民國時期,外國傳教士聚集在成都華西垻。他們穿著中式服飾,準備分發經書讀物。

民國時期,重慶街邊一間茶館裡,幾名男子正坐在桌邊喝茶聊天下棋。不得不說,四川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愜意。

民國時期,華西協合大學環境優美,兩名女學生站在河邊留影。不遠處矗立的那座建築,是校園裡的標誌性建築——鐘樓。

在華西協合大學的課堂上,學生們正在上解剖學課。講師是一名外國人,講台桌上擺放著石膏頭骨模型。

民國時期,在四川瀘州郊外,一群西方人聚集在一座墓前,為逝者致哀。

晚清時期,川西幾名官員來到鄉間,參與並主持隆重的春耕儀式。

民國初年,位於成都的福音醫院,是西方人主辦的醫院。一些軍人模樣的人站在樓前台階上,其中一名士兵手裡舉著旗子。

民國時期,川西一名剃頭匠正在街邊為顧客理髮、修面。在過去,流動理髮師很常見,他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為顧客理髮。

晚清時期,成都縣衙門前,一群樂師帶著各種不同的樂器,正準備演奏。

民國時期,華西民工們在建築工地前合影。華西民工為四川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民國時期,一群生活在川西的尼泊爾人,他們都是跟隨英國人來到這裡的。每個人腰間,都別著一把精美的短刀。

民國時期,川西鄉下一戶人家,正在用牛拉著石磙轉圈,將穀物碾成米麵。像照片中這樣大的碾盤,很罕見。

照片中這名男子是川西一名更夫,他手裡拎著銅鑼和鑼錘按時打更,工作很辛苦。自古以來,四川人都有吃苦耐勞的品格。

民國時期,在成都陝西街一座教堂前,100多個西方傳教士們在合影。其中還有不少人還穿著中式傳統服裝。

結束語:看完上面這些發現於國外的四川老照片,很多都是第一次見,非常珍貴。從照片上,我們看到了100年前四川人生產和生活的真實風貌,太有年代感了。這些照片也是研究晚清和民國時期四川的珍貴資料!值得收藏。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歷史圖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08/228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