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項棟樑|我堅決不考公務員的三個原因

作者:

這個話題前幾年就想寫來著,只是那時候過了35歲,本身不具備報考資格,寫出來難免要被人嘲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好在我還沒過38歲,現在又有報考資格了,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寫一寫我堅決不考公務員的理由。

第一,我這人對「鐵飯碗」過敏

上大學期間,我曾認真考慮過要不要考公務員的問題,為了實際了解公務員的工作狀態,我還在上海市某處室實習過一個學期,之後就明確了將來不考公務員的觀念。

大多數人提到公務員鐵飯碗的時候,都以為這鐵飯碗是端在手上的,這沒錯,但並不完整。

公務員的確有端在手上的鐵飯碗,只要不違法犯罪,不犯重大錯誤,這鐵飯碗可以穩穩噹噹地端到咽氣入土之後。是的,不僅能管退休,死後還能領取喪葬費和相當於40個月基本養老金的一次性撫恤金。

但作為代價,這個「鐵飯碗」也是扣在公務員身上,隔絕其個性化發展的無邊鐵幕。要保住這個鐵飯碗,就必須和數百萬端同款鐵飯碗的人在個性層面保持大體一致,要收斂起來,不能一枝獨秀,也不能旁逸斜出。

不只是公務員,其他帶有鐵飯碗屬性的事業單位、央國企、教師編等體制內崗位,都會有類似的代價。

當然,有人不覺得這是代價,反而甘之如飴,也有人明知有這個代價,但願意以此交換一個穩定的預期,這都無可厚非,也無所謂高低。

只是我個人對鐵飯碗過敏,那也是沒有辦法。

第二,公務員的收入和發展都是有上限的

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較來說,公務員崗位,哪怕是最基層的公務員崗位收入那都是相當不錯的,要是再加上退休待遇與身後待遇,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了。

但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能力有個評估,每個人對人生財富創造量的期望也不一樣。如果你認為憑自己的能力這輩子總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上就很滿足了,那做公務員的確是個穩妥且優質的選擇。

只是剛好我的期望不是這樣,我覺得自己應該還是可以比社會平均水平或中位數水平稍微多賺一些的,相應的,我也期望自己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要稍微多一些。

我知道有人會說灰色收入的問題,只是我這人既沒有心思也沒有膽量去做那些貪污受賄違法犯罪的事情,那考公後的合法收入也就完全可以估算出來一個有限數值。

再說發展,我家幾代人都沒有一個公務員,沒有誰能在體制內給我一些指點或者提攜,我估計就算是能考進去,發展空間也會相當有限。

相比一個收入和發展明確可預期但上限也很明顯的職業方向,我還是更願意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雖然預期不明朗,但還是有機會合法地掙到更多錢。

所以從理性層面考慮,做公務員對我來說應該不是個划算的職業選項。

第三,我不喜歡職級分明被動聽令的氛圍

我這人雖然本事不大,但想法主見還挺多……

很自然地,我從小就沒那麼「聽話」。倒也不是說非要闖禍搗蛋,我從小學到大學應該都算是「好學生」來著,只是更多時候喜歡用自己舒服的方式來達成好的結果,喜歡嘗試用不同的新鮮的方式來達成固定的目標:

我承諾把這事做好,我也有把握做好,但你別規定我用什麼方法和路徑來做。

後來畢業了做記者,報社裡的氛圍也一直都比較寬鬆自由,不管是選題方向還是出差安排,都可以和部門領導、報社領導商量,甚至理論,報社也鼓勵記者有自己的風格。

職業生涯前幾年做記者,我極少有被強制命令的時候,絕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己安排,發揮自身創造性,可能也是因此被「慣壞了,養刁了」。

如果進入公務員序列,就我這「不愛聽命令」的壞習慣只怕真的活不過兩集……

所以總的來說,我決定不考公務員完全是基於對自身客觀條件與主觀理念的了解,認為這個職業方向不適合我。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適合做公務員,而且很想要那樣的生活狀態,我也會衷心祝福你得償所願。

並且作為納稅人努力監督你。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建設性意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18/229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