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驚人發現 喝低糖飲料 患肝病風險比含糖的更高

許多人選擇低熱量汽水作為更健康的選擇,然而別以為「無糖」就等於健康!

一項最新研究有驚人發現,無論是一般含糖飲料,還是標榜「零糖」,以人工甜味劑為代替品的氣泡飲品及無糖汽水,都可能與嚴重肝臟疾病有關。專家甚至警告,這類飲品最要害之處是它以正面形象出現,然而實際損害人體健康。

英國媒體 UNILAD指出,10月7日在歐洲腸胃學會周(UEG Week)會議公布的研究顯示,不論是含糖飲料還是標榜低糖、無糖的氣泡飲料,都與「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即非酒精脂肪肝病)風險上升有關。

美國著名醫療機構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指出,MASLD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主因是肝臟內脂肪過度堆積,長期可能導致肝臟發炎,患者常出現右上腹疼痛、食慾下降與體重意外減輕等症狀。

有關研究是由中國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科研究生Lihe Liu領導,利用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龐大的健康資源庫)的數據作出長期研究,在長達10.3年裡追蹤12萬3788名在研究時沒有肝病跡象的參與者。

結果顯示,經常飲用含糖飲料的人,罹患 MASLD的風險增加約50%;而偏好低糖或無糖飲品者,風險更上升約60%,共有1178名參與者被診斷患有MASLD,另有108人因肝臟相關疾病不幸過世。

更駭人的是,研究發現「低糖或無糖汽水」導致與肝病死亡的風險,有顯著關係,甚至高於一般含糖汽水。

領導研究的Lihe Liu指出,有關低糖與無糖飲品是否健康爭議,已經存在多年,雖然許多人認為這些「無糖替代品」較為健康,但可能並不如此。

他又說,無糖飲料對肝臟健康的長期影響,儘管目前尚缺乏充分了解,但研究說明它未必較含糖飲料健康,可能甚至更差。

總的研究結果是,每日攝取超過250克含糖汽水,則會使風險提升50%;每日飲用一罐無糖汽水,會使MASLD風險增加60%;若以水代替含糖汽水,可降低約12.8%風險;若以水替代無糖汽水,風險更能降低超過15.2%。

因此不管含糖或人工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減少攝入糖分才是正確護肝之道,以後就以飲水來代替飲含糖或無糖汽水!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19/229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