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加拿大的白鯨,為什麼寧死也不能賣給中國?

加拿大聯邦政府,最近拒絕了尼亞加拉瀑布地區的Marineland公園,向中國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出口30頭白鯨的申請。

這家位於安大略省的海洋公園過去長期飼養鯨類和海豚,但近年來因動物福利問題、經營不善和公眾壓力而陷入困境。

自2024年起,Marineland已停止營業。公園方面聲稱,由於資金短缺,他們無力繼續飼養這些白鯨,希望通過出口獲得經濟支持。然而,加拿大聯邦政府認為,這樣的行為違反了國家的動物保護原則和法律底線。

加拿大漁業部長 Joanne Thompson表示,她無法「良心上批准」這一出口,因為批准意味著延續鯨類的圈養與表演,而這與加拿大2019年通過的《禁止鯨豚圈養法》相違背。她強調:「鯨魚屬於大海,而不是水池。」

事件回顧

事實上,Marineland早已因動物福利問題備受爭議。動物保護組織和媒體報導,自2019年以來,該園已有至少19頭白鯨和1頭虎鯨死亡。動物權利倡導者認為,這些死亡是圈養環境,長期造成生理與心理傷害的結果。另一方面,Marineland方面辯稱,若無出口收入,他們將無法繼續照顧這些動物,甚至暗示可能不得不在2025年10月7日對鯨魚集體實施「安樂死」。

說加拿大政府,寧願對鯨魚實施安樂死,寧死也不賣給中國,這一點是不正確的。直到現在,鯨魚們也沒死,所以並不是集體安樂死。有人說加拿大對中國有偏見,寧可慢性殺死鯨魚,也不願意送來中國,這是爭議的重點出現了偏差。其實中國根本不是焦點:有人說送去長隆可能存在動物表演,不建議去中國,那你能給他們找個好地方嗎?也不能,而且他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其實是非常差的,哪怕有一個折衷的辦法,先給他們換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實際上,在現有的,糟糕的環境下生存,鯨魚們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長隆海洋王國的確提出了一個辦法,就是購買鯨魚,這個辦法只是諸多,被加拿大政府拒絕的解決方案之一。長隆海洋王國只是提方案,這個方案很難讓人人滿意,加拿大政府拒絕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這件事體現出加拿大政府全方位的無能。不是軟弱,是無能,即沒有能力,也沒有錢。你要是真的心疼鯨魚,就給他們撥專項資金,誰也不願意出錢,只是道德上的譴責,倒霉的最後是鯨魚。

並不是沒有折衷的方案

三十頭鯨魚的命也是命,所以這件事在加拿大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其實大家譴責政府,並不是因為譴責他不肯把鯨魚賣給長隆,而是譴責他拒絕了一切方案,自己又給不出什麼建議,所以鯨魚只能維持原狀,繼續從前的生活。

加拿大聯邦政府拒絕了兩個方案:

1)第一,有人提出聯邦應該下撥專項資金支持,聯邦政府不給,說不合適。鯨魚是Marineland的私產,聯邦政府不應該替他們擦屁股。

2)第二,有人提出把鯨魚送到新斯科舍省的鯨魚庇護區。這個庇護區筆者本人可太熟悉了。過去的五年時間裡,每次到了世界海洋日的時候,這個庇護區的設立組織,就會向公眾介紹他們的庇護區。把一片天然的海灣圈起來作為鯨魚的養老院,鯨魚活動範圍大,而且還是在自己熟悉的海洋環境中,聽上去是個不錯的主意。該庇護區的總面積,包括陸地和海洋部分,共計81公頃,約81萬平方米。筆者還記得他們說,一頭法國某海洋樂園裡面的鯨魚,將成為這個庇護區的第一個居民,但是現在還有一些手續問題,得不到解決。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個鯨魚庇護區在新斯科舍,加拿大境內,於空運上算是一牆之隔的安省,有30頭鯨魚的命等著人們去救,為什麼他們不能來這個保護區養老?聯邦政府說:這個保護區尚有問題沒有解決,包括保護區周圍,屬於個人私人財產的土地,尚未被釋放,連帶著周圍的海域,也有權利糾紛。

事急從權,既然有問題,也那就應該拼命解決問題。結果保護組織也沒能力解決爭議,政府自然覺得他們不可靠,環境評估有問題,更有理由拒絕了這個方案。Marineland同時拒絕了這個提議,認為庇護區也沒有能力照顧30頭鯨魚,為他們提供食物。事實上,庇護區現在的確沒有足夠的資金養鯨魚,又需要聯邦資金支持。這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無限循環。

折騰了很久,事情又回到了原點。

安樂死或者被販賣到另一個國家,參加動物表演?哪個更可怕?

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這就是聯邦政府對於鯨魚自由的看法:如果沒有自由,不如去死。誰可以為鯨魚的死亡買單,誰來負鯨魚死亡的責任,聯邦政府和安省政府,都不願意承擔。Marineland也不願意,對於他們來說,鯨魚是可以被用來交易的資產,鯨魚狀態越差,他們的資產會縮水。

反過來想,遠在天邊的珠海的一個海洋動物園,更不應該成為輿論的焦點和譴責的對象。Marineland,他們如何擁有了幾十條鯨魚,鯨魚是怎麼來的,如何在加拿大杜絕圈養鯨魚,才是防患於未然的長久之計。如果Marineland從未圈養過這些鯨魚,供遊客取樂,那麼就談不上,今天要不要賣給中國動物園的問題了。

這其實是我比較討厭加拿大各級政府的一個點,政府無能,沒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提出了問題卻無法解決,無法改變,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家一起沉淪。我懷疑尚未發生的事情,擔憂可能產生的危害,但是我卻對於眼前已經發生的事情,束手無策:這就是加拿大政府的真實寫照。

如何看待海洋動物表演?

後浪研究所發布的一篇文章:《一名女馴鯨師的覺醒》。這篇文章告訴大家,海豚會因為過度表演而累死,圈養的鯨魚會流淚,會自殺,也會殺人。

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旗幟鮮明地拒絕圈養野生哺乳動物,並且反對以動物保護的名義人工促成繁殖。我們應該反對動物表演,拒絕除救助野生動物外的,一切圈養哺乳動物的行為。

曾經歐美的法律中,對於有些動物,甚至包括例如虎鯨和白鯨這樣的海洋大型哺乳動物,如果因為得到人類的救助和照顧,而無法再次回歸大自然,那麼他們將在人類的照顧之下度過餘生。比如魁北克城水族館現在圈養的三隻北極熊,有兩隻於聖費利西動物園出生,有一隻於多倫多動物園出生,他們從未在野外生存過,也無法回歸大自然。

但是溫哥華水族館中進行所謂「動物表演」的海獅和海豹,的確是救助來的,而且所謂的表演,其實是模擬野外生存的捕食技巧,傷愈以後也會放歸大自然。類似的例子還有:魁北克城水族館曾經救助過一頭白鯨,當時她還是個未成年的寶寶,後被放歸回大海。

溫哥華水族館

達爾豪斯大學的水族館即將裝修完畢,開放給公眾參觀。水族館中並沒有任何海洋哺乳動物,只有一些本地魚類,海馬,海星,用來展示本地的海洋生態系統。

我同事之前告訴我一個八卦,她說:水族館中很多小魚和海星,都是直接去我們日日經過的一個海灣直接去抓的。我當時就很震驚:工作人員真的有資格這麼幹嗎?

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海星,也不能綁架人家直接來水族館做長期員工啊?擁有了人類的照顧,自己的一生卻,需要在一個狹小的水族箱中度過,海星失去的,是一整片廣闊的大西洋。一個小小的海星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本來生活在野外,廣闊海洋中的鯨魚。

達爾豪斯水族館藍鯨骨架

曾經,我有幸坐船在開闊的海面觀鯨,看著鯨魚們在自己的棲息地中跳上跳下,扎個猛子潛水,或者通過呼氣氣口換氣,真的是自由至極。

現在,這些鯨魚還活著。但是他們的命運,仍然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哈法麥洛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21/229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