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為什麼瘦子怎麼吃都不胖 胖子喝涼水都長肉

為什麼有些人吃再多薯片炸雞都不見長肉,而有些人明明吃得很少,體重卻蹭蹭往上漲?這背後藏著身體代謝的驚人秘密。今天我們就來揭開「易瘦體質」和「易胖體質」的真相,看看你的身體到底屬於哪種類型。

一、基礎代謝率的差異

1、肌肉含量決定代謝速度

每公斤肌肉每天能消耗13大卡熱量,而脂肪只消耗4大卡。這就是為什麼健身達人吃得多卻不胖的秘密。肌肉就像身體的「小火爐」,24小時都在幫你燃燒熱量。

2、基因決定代謝天花板

科學研究發現,某些基因變異會影響基礎代謝率。比如FTO基因突變的人,每天可能少消耗160大卡,相當於一年多長7公斤脂肪。

二、消化吸收效率不同

1、腸道菌群的秘密

瘦子腸道中擬桿菌門比例更高,這類菌群能幫助分解難消化纖維。而胖子腸道中厚壁菌門較多,它們更擅長從食物中榨取熱量。

2、消化酶活性差異

瘦子體內澱粉酶、脂肪酶活性往往較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能完全被吸收。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人吃再多也不吸收。

三、生活習慣的隱形影響

1、非運動性熱量消耗

瘦子通常有更多無意識的小動作,比如抖腿、坐立不安。這些細微活動每天能多消耗350大卡,相當於慢跑40分鐘。

2、進食習慣的差別

瘦子吃飯速度普遍較慢,咀嚼更充分。充分咀嚼能讓大腦及時接收飽腹信號,避免過量進食。

四、如何培養易瘦體質

1、增加肌肉含量

每周進行3次力量訓練,重點鍛鍊大肌群。肌肉量增加後,躺著也能多消耗熱量。

2、調整飲食結構

多吃高蛋白、高纖維食物,這類食物需要更多能量來消化。避免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過量攝入。

3、改善腸道環境

多吃發酵食品和膳食纖維,補充益生菌。健康的腸道菌群能優化營養吸收效率。

4、培養活躍習慣

工作時每小時起來活動2分鐘,看電視時做做拉伸。這些小習慣累積起來效果驚人。

記住,沒有絕對的「易胖體質」,只有需要調整的身體狀態。通過科學的方法,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體重管理方式。與其羨慕別人的好身材,不如從今天開始培養屬於自己的易瘦習慣!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復禾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24/229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