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法院駁回天齊鋰業訴求,象徵中共資本在全球最大鹽湖阿塔卡馬的布局徹底受挫。外界所謂「公私合營」,其實是智利政府強力收回鋰資源主導權,推動鋰產業鏈國有化。在這一過程中,中共控股的天齊鋰業幾乎沒有任何實質話語權,智利政府顯然將中共視為潛在風險方,而非長期可信賴的合作對象。
天齊指控「股東權益受損」,但在全球資源政治化的背景下,資源國優先確保關鍵礦產安全是國際常態。智利法院強調鋰開採的「國家利益優先」,等於明確點名:戰略資源不可能交由中共資本控制,不論其持股比例多高。
中共過去通過資本併購、控股海外礦產企業的模式,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去風險」潮流下正全面受阻。阿塔卡馬事件正說明,各國正在強化資源主權,減少關鍵礦產鏈條受制於中共。這並非商業糾紛,而是國際社會對中共供應鏈擴張的系統性反制。
天齊聲稱判決「影響外資信心」,但智利顯然不接受中共的敘事。對於資源國而言,讓中共染指鋰資源才是真正的長期風險。尤其在鋰、稀土、鈷等戰略礦產上,全球已逐步拒絕讓中共繼續沿用過去「高資本換控制權」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市場監管部門雖對該交易附條件放行,但提出「無歧視供應」等要求,反而暴露出中共在全球鋰資源布局被動收縮的處境——從企圖控制資源,到只能接受對方設下的約束。
整體來看,這不僅是天齊鋰業的失敗,而是中共海外資源戰略的典型挫折。阿塔卡馬事件標誌著:全球關鍵資源鏈正在進入「去中共化」階段,中共想以資本換資源控制權的時代,正在加速結束。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9日,智利阿塔卡馬鹽灘,裝載硫酸鋰的採礦卡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