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共罕見「零採購」!普京徹底斷血

—中印減購俄油! 中國延長石油罕見「零採購」伊拉克停付俄油款 沙國趁機搶市場

作者:

俄國第二大煉油廠「基里希煉油廠」(Kirishi Oil Refinery)遭到烏克蘭無人機攻擊,該廠占俄羅斯煉油總產能6%。圖:翻攝自@Biz_Ukraine_Mag

隨著美國加大對俄羅斯能源業的金融制裁,俄羅斯石油供應量快速縮水,使中國與印度兩大買家不得不調整採購方向,沙特阿拉伯也趁勢下調亞洲煉油廠報價,試圖搶回國際市占率。

據市場預估,中國11月經海運進口的俄羅斯原油可能跌到日均92.6萬桶,較10月的145萬桶大幅滑落;相較之下,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對中出口預計將從上月的日均120萬桶躍升至178萬桶。

市場預估,中國11月經海運進口的俄羅斯原油可能跌到日均92.6萬桶。圖:翻攝自 X

俄油供應端的收縮也開始反映在中國煉油廠的採購決策上,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大型國企延長石油(Yanchang Petroleum)在最新一批涵蓋12月到隔年2月中旬的採購標單中,已完全排除俄羅斯石油;過去該廠平均一個月都會固定購買俄羅斯原油,如今則因風險增加與利潤縮水而轉向其他來源。

除了原油市場劇烈變動,中俄貿易也面臨壓力。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俄羅斯調升出口稅使中國車企成本大增,影響今年對俄汽車出口一度暴跌58%,不少商家原本一台車可淨賺好幾萬元人民幣,如今利潤被稅負吃掉,有業者乾脆暫停對俄業務。而報導中引述中國學者建議,假如中國車企想留在俄市場,「必須忍住並紮下根」,但短期業績下滑的壓力恐怕難以避免。

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LUKOIL)已正式對其位於伊拉克的 West Qurna-2油田啟動不可抗力條款。圖:翻攝自 X

與此同時,俄羅斯海外油田也傳出重大變故,《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LUKOIL)已正式對其位於伊拉克的 West Qurna-2油田啟動不可抗力條款;伊拉克方面因擔心遭受美方「二級制裁」,已暫停向盧克石油支付油款,外籍員工也陸續被遣返。據報導,伊拉克方正在研究如何在不違反制裁的前提下維持產能,但目前油田營運已大幅受限。

因美國對其展開能源制裁,俄羅斯石油供應遭到痛擊。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by A.Savin CC BY-SA3.0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5/230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