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以為是白內障,不治療差點失明!醫吁黃斑部病變別拖,「眼內注射」能救視力

有病患一進門就開口要求「醫師,我想做眼內注射!」這其實顯示大家對這項治療已有初步印象,知道它是治療黃斑部病變的方法之一,但卻常誤以為只要視力模糊或眼睛痛就能打。事實上,眼內注射並非萬靈丹,必須在符合特定條件下才能施行。

黃斑部病變無法治療?眼內注射有效控制、延緩病情

當病患有糖尿病史或老年性單眼視力扭曲,中心視力低(看正前方的東西不清楚,但旁邊的視野可能還是正常的),經眼科檢查確認,才需要眼球玻璃體藥物注射。但也有病患因為害怕打針,而不願接受眼底注射治療,過了半年後,眼睛的視野中心完全看不見,再次就醫檢查發現黃斑部已結疤,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錯失當初治療時機,實在很可惜。

以前大部分黃斑部病變其實無法治療,但如今能透過眼內注射藥物有效控制病情。黃斑部病變,或是糖尿病黃斑水腫,若能及早接受眼內注射、並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就能穩定視力或延緩病情惡化。

眼內藥物注射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脈絡膜新生血管、黃斑部水腫,視網膜血管阻塞(俗稱眼中風)、葡萄膜炎,都有很好的效果,對病患來說是一個福音。

當病患有視力模糊而來就醫,常常不知自己有黃斑病變的問題,有些病還誤以為是白內障,當檢查發現視野中心產生陰影中心有視野缺損的問題,對顏色不精準,視力模糊,物體形狀變形、或直線出現彎曲或波浪狀,閱讀、開車、看電視或執行其他日常活動有困難,例如想看那裡就看不到那裡,經過檢查判別為黃斑病變,眼內藥物注射便可以改善病情。

眼內注射如何治療?稍微出血、紅腫別驚慌,但4狀況速就醫

就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來說,能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針對糖尿病黃斑部的水腫,能消除水腫、清除出血。眼內藥物治療在眼科上愈來愈多藥物選擇,目前眼內注射藥物主要為Anti-VEGF,或加入Ang-2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阻止新生血管增生的作用,因此可以減少病變,造成失明的後果。藥物的發展也朝著長效走,延長注射間隔的時間,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眼內注射若能治療黃斑部病變,由於是直接注射入玻璃體腔內,直接將藥物導入病灶處,不需要經由外部全身性血管輸送,所以相對精準有效。注射後病患看到飄動的黑影或看到一條線或是暫時視力模糊,結膜可能會出現些出血、紅腫,都是正常現象,不必驚慌,會慢慢改善,但是發生急性紅、腫、疼痛、視野缺損,就需到醫院檢查是否有眼內炎。

視力模糊別不當一回事!害怕治療恐黃斑部結痂、失明

許多患者視力開始模糊時,不以為意,或是確定診斷後,害怕眼睛打針治療,不回醫院複診,也有病患不適合健保給付的條件,自費價格高,而放棄治療,直到視力嚴重惡化就診時,才赫然發現黃斑部已結痂、幾近失明。

提醒民眾,國內眼內注射技術已臻純熟,應聽從醫生建議及早就醫治療,才不會造成眼睛永久的傷害,才能救回自己的眼睛。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早安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7/230651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