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真正的上流生活,把退休老官員都驚呆了

南宋理宗寶祐年間,有一個婺州(今浙江金華)的官員,在外地做了兩任通判和一任知州之後,退休回到老家,由於史書上沒說他的姓名,我們姑且稱之為老幹部吧。

由於老幹部出身貧寒,平常為官也算是清廉,「不改儒家之風」,所以回家之後生活依然過得相當清貧,家裡連個擅長做飯的廚娘都沒有,每天就這麼粗枝大葉地對付自己的飲食。

沒過多長時間,他也覺得這種日子有點難熬,覺得自己好歹也是一方名流,不能過得太粗糙,這不是丟自己的臉,是丟朝廷的臉,丟皇帝陛下的臉。正巧,他想起自己當年曾經在某個同僚家裡吃過一頓飯,他家的臨安廚娘手藝極高,做的羹湯堪稱天下一絕,便想著找人去尋找一個臨安廚娘,並且專門提了要求:「價錢不用管,一定要找好的,我們退休老幹部,不差錢。」

果然是有錢好辦事,中間人很快就把廚娘給找到了,據說二十多歲的一個姑娘,長得很漂亮,不但廚藝出色,而且有文藝范,能算能寫,正好前東家出了變故,她回家賦閒,被獵頭推薦了過來。

老幹部一看這個簡歷,非常高興,趕緊錄用了她。

很快,廚娘就啟程了,結果距離婺州還有五里路的時候,她停下來休息了,然後派腳夫給老幹部送來一封親筆信,請求他派四頂轎子來迎接。

老幹部本來覺得很冒犯,什麼人需要這麼多轎子,你特麼商鞅麼?但是一看廚娘的信,「字畫端楷」,而且措辭也非常得體,絕對不是「庸碌女子所可及」,頓時也覺得這姑娘可能有些深不可測,乾脆就派了四頂轎子去接她。

等到廚娘抵達以後,老幹部頓時就驚呆了:不僅僅是她一個人來的,還跟了打下手的婢女,帶著一大堆箱子,而廚娘本人「容止循雅,紅裙脆裳」,待人接物相當得體,簡直是「大過所望」。

老幹部非常高興,就尋思找個時間測試一下她的廚藝,招待一下自己的親朋好友。廚娘也不含糊,說:「不用找時間,就明天吧,安排一頓便餐即可。」隨後,廚娘就給老幹部開了一份菜單,讓他安排人去備料。

老幹部一看這個菜單,肉菜的主菜是「羊頭僉」,也就是把羊頭肉切成絲,素菜的第一道是「蔥韭」,看上去平平無奇,感覺怕是要丟臉。

廚娘也知道他很疑惑,但是她根本不在乎,給老幹部一張單子說:「羊頭需要五十個,分成五份,蔥需要五斤,其他的按照配料表準備就行。」

老幹部驚呆了,尋思隨便請個客怎麼需要五十個羊頭,怎麼吃得完。但是廚娘第一次來,他也不好意思在人家面前表現出自己的窮酸勁,於是就打腫臉充胖子,讓人原樣買了回來,就看廚娘要出什麼么蛾子。

第二天,所有的物料配齊之後,廚娘開工了。

她首先拿出自己的箱子,打開以後把鍋碗瓢盆這些需要用的廚具拿出來。老幹部一看,嚯,驚呆了,這些器具全是純銀的,「璀璨耀目,大約計該五十七兩」,而其他的菜刀菜板之類的工具,也都精緻得不得了,圍觀群眾都看得嘖嘖有聲。

廚娘換好新的圍襖、圍裙,用銀鎖攀膊把衣袖挽起來,開始處理這五十個羊頭。

只見她運刀如風,只把羊臉上的一小片肉剜下來,切成極細的絲,其他的都扔到地上。大家問她這是要幹嘛,廚娘回答:「這些都不是貴人吃的東西,只能扔了。」

大家覺得可惜,走上去把羊頭撿起來放到別處,準備留著以後吃,廚娘竟然面帶譏誚地說他們:「若輩真狗子也。」說得大家既生氣又不知道怎麼回懟她。

接下來廚娘就開始製作「蔥韭」,這道菜並不是把蔥和韭菜混到一起做,而是將蔥放到開水裡汆一遍以後,把綠色的蔥葉扔掉,只取裡面最嫩的像韭黃一樣的蔥白,切成寸許長的段,然後用淡酒加秘制香料浸泡醃製。

等到開飯的時候,這兩道菜博得了所有的人好評,其餘的菜品也被客人們「舉箸無贏餘,相顧稱好」。

這次聚餐,廚娘小試牛刀,就讓老幹部和他的親朋好友們見識了她的能力,那簡直是相當滿意。結果等到散席之後,廚娘恭恭敬敬地對老幹部說:「加工費還請大人結一下。」

老幹部還沒做好心理準備,愣了一下,廚娘又從懷裡掏出幾張紙說:「大人難道不相信我嗎?這是以前在某官家中做飯的費用,請大人過目。」

老幹部一看,嚇了一跳,以前她每次的加工費都是上百匹絲絹,或者兩三百千錢(折合人民幣好幾萬元)。老幹部已經消費了,也不好賴帳,於是非常心疼地把這筆錢支付了,轉頭跟身邊的人說:「吾輩事力淡薄,此等筵宴,不宜常舉,此等廚娘,不宜常用。」

強撐了兩個月之後,老幹部終於忍無可忍,找了個藉口把她辭退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讀宋史的趙大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16/227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