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境內關閉網際網路愈演愈烈,正在成為政策性趨勢。列寧的故鄉烏里揚諾夫斯克州政府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該州將持續封鎖移動網際網路,直至對烏克蘭的戰爭結束。州數字發展部長奧列格•亞格法羅夫稱,烏里揚諾夫斯克當局對此決定無能為力,因為這是聯邦中央為確保「國家安全」而做出的決定,只有莫斯科才能解除限制。為解釋斷網措施,烏里揚諾夫斯克州政府援引了聯邦中央上星期做出的擴大戰略設施周圍「安全區」的決定,並強調這些是永久性限制措施,並不是烏克蘭無人機襲擊期間的臨時措施。據亞格法羅夫部長稱,斷網是全面性的,影響到居民區、公共設施和辦公樓。
同一時間,聖彼得堡突發大規模行動網路中斷,560萬人斷網,人們無法登入網站和即時通訊應用,銀行服務、外賣服務、計程車服務受到影響,學校系統與藥店網站癱瘓,當地咖啡館、加油站被迫轉向現金交易。
俄羅斯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現金流通量激增2000億盧布(約25億美元),7月再增相同額度,民眾蜂擁提取現金,ATM機排長龍。剛剛過去的10月份與9月份一樣,也有2000億盧布從銀行流出,自6月份以來的五個月內,俄羅斯民眾和企業從銀行共提取了1萬億盧布。俄羅斯中央銀行強調,現金外流已經高於正常水平。監管機構提及現金外流超出正常水平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網絡中斷以及支付和轉帳管制加強,民眾和企業希望儲備現金以備支付之需。俄羅斯議員古堅涅夫就公開呼籲:「準備好更多斷網,提前取現,避免依賴數字服務。」
我們對目前俄羅斯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做些觀察:
一、俄羅斯境內斷網已經從臨時「安全措施」轉向常態化封鎖,影響到千百萬俄羅斯人日常生活。當局表示,切斷網際網路是為了保護民眾安全,特別是要保護一些存在「特殊用途」設施的地區。但是「特殊用途」設施到底是什麼,又有多少,多數民眾都不清楚,所以俄羅斯境內的網絡中斷,最終可能會影響到俄羅斯所有地區;
二、網際網路切斷和現金外流,是社會體系不穩的表象。這波斷網潮,不僅暴露出戰爭對民生的侵蝕,更預示數字俄羅斯的「防火牆」時代加速降臨,民眾生活倒退至現金時代,社會韌性面臨考驗。而且斷網令由中央政府下達,地方官員無權干預,僅推「白名單」服務,只能使用俄羅斯本國幾家網絡,但居民投訴說連本國網絡也失效。下諾夫哥羅德等工業區已斷網數周,GPS干擾致共享汽車癱瘓,物流延誤,有些城市居民為取現金或叫救護車,還必須乘公共交通到其他城鎮,聖彼得堡網際網路中斷官方雖未宣布是「永久」,但與全國趨勢吻合。經濟學家估算,7月份斷網損失約260億盧布(2.9億美元),銀行卡支付中斷放大了通脹壓力,民眾大量提取現金,是對政府失信的反應。這一切都是發動戰爭引火燒身的結果。

三、俄羅斯正測試「主權網際網路」,11月6日通過法令擴充了國家通訊與媒體監督局的權力,對民間通訊和網絡表達立法進行控制,激發民意不滿。但這種維安措施僅僅限制了民眾,卻難阻烏克蘭的「蜘蛛網」,未能阻止烏克蘭無人機深入俄羅斯腹地打擊煉油廠。歐盟議員就批評稱「俄羅斯的數字孤島加劇了人權危機」。可以說,要真正解決網際網路難題,只有儘早停戰。否則,網際網路安全將造成全民孤島,經濟倒退,社會裂痕加深,使得國家處於危險中。其實俄羅斯官媒也在透露實情:周四俄羅斯報紙就報導:「俄羅斯近7000家運輸公司瀕臨破產」、「創紀錄的四分之一公司貸款逾期」、「民用工業部門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