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會對川普政府的和平建議陽奉陰違,表面上答應,實質依然不會馬上放棄搶占軍事籌碼的行動。
而作為從前蘇聯陣營中脫離出來的烏克蘭人,對於俄羅斯的秉性自然比誰都清楚,所以,也不會同意放下武器,立馬停戰,以免陷入被動的局面。
然而,我也斷言,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已經沒有能力將這場早已陷入消耗戰的戰爭持續下去。硬撐下去,除了消耗寶貴的生命,以及未來重建國家的資源,毫無意義。
即便毫無意義,但歷史就是這麼弔詭,即便明智的人都知道,川普提議的停戰-和平-重建,是目前形勢下最好的方案,但猶如「囚徒困境」,沒有誰敢冒險主動走出第一步,眼睜睜看著更多生命毀滅在歷史的慣性之下,而無能為力。
提前解脫的機會不是沒有,但俄羅斯並沒有珍惜。
10月16日川普與普京通話後,宣布將在布達佩斯舉行元首會晤,但6天後川普以「時機不對」取消該計劃。拉夫羅夫透露,當時雙方外長通話後本來會推進後續部門會晤,但美方未採取行動,並稱會晤無意義。
雖然可惜,但這依然屬於「陽奉陰違、邊打邊談」的範疇,並不讓我意外。
因為一駕失控的火車只有在面臨脫軌崩潰的危機,才有可能放棄幻想,徹底停下來。
在當時,俄羅斯還沒有被逼到牆角,所以心存僥倖,我當時分析說,PJ未必不懂川普,只是他面臨國內壓力和維持人設的需求,會讓他不會馬上接受這個註定的結局。
最近,俄羅斯著急了,在失去了布達佩斯美俄會談機會後,俄羅斯近期多次釋放與美國緩和關係、推進會談的信號。
11月1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仍然未收到美國方面就川普的核子試爆聲明的答覆,PJ總統已指示不進行核子試爆,甚至不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顯然,這是對川普在上個月30日宣布重啟核子試爆的回應,以「示弱」的積極姿態來重新爭取與川普政府會談的機會。
11月9日,拉夫羅夫稱俄美雙邊對話在繼續,他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都認可定期溝通的必要性,雙方不僅保持通話,也準備必要時面對面會晤,還透露俄方已向美方提交外交財產與航空交通問題的解決建議。
11月11日,拉夫羅夫進一步表態,若美方提議籌備能成功的元首峰會,布達佩斯是首選地點,願就此展開討論。
由此可見,俄羅斯渴求與美和談的姿態不可謂不誠懇,不可謂不急迫,是什麼讓俄羅斯放下高昂的頭顱,試圖挽回和平的機會呢?
如我前文所述,當然是形勢逼人。
一方面,是因為俄羅斯國內經濟形勢持續惡化,2025年俄羅斯GDP增長預期從年初的2.5%多次下調至1.5%左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年僅增長0.9%。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5%,但第三季度增速降至0.6%,工業增長近乎停滯。而在烏克蘭的持續打擊下,俄羅斯的經濟命脈——能源產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油氣出口收入同比減少21.4%。
另一方面,俄羅斯明白川普不是懦弱的白左,給你和平的機會你不要,那麼,接下來等待你的,就只能是強硬的回應。
為了避免自我毀滅,爭取和談的機會,就成了一個務實的選擇。
相對於俄羅斯面臨的嚴重危機,烏克蘭的日子也不好過。
雖然烏克蘭依靠無人機戰略重創了俄羅斯的煉油能力,俄羅斯也同樣採用空襲摧毀著烏克蘭的電網,凜冬將至,烏克蘭已經損失了60%的天然氣產能,冬季缺口達40%,急需從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緊急補貨。
而烏克蘭國內爆發的貪腐問題,給西方援助能否順利蒙上了陰影,還別說歐盟國家一貫的「口惠實不至」,隨時可能的「斷供」,都讓烏克蘭打贏戰爭的能力持續減弱。
要明白,光靠喊幾句漂亮的口號,是打不贏戰爭的,能夠讓「烏克蘭必勝」的,不是咬牙切齒的詛咒和許願,而是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和資金支持。
我還是要重複我說了N次的話:
無論對於侵略方俄羅斯,還是抵抗侵略的烏克蘭人來說,停戰-和平-重建,都是唯一以及最佳的結果,越早放棄天真爛漫的執念,越早務實地認識到和平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對人民真正負責的態度。
對比所謂「勝利」的虛名,保護生命,不讓生命毫無意義地逝去,才是具備「實質正義」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