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疆番茄醬遭義大利抵制,出口暴跌。番茄醬資料圖。(MARCO BERTORELLO/AFP via Getty Images)
義大利是中國番茄醬的最大買家之一,但今年以來,中國新疆產的濃縮番茄醬遭到義大利民眾抵制,出口大幅下滑,大量番茄醬滯銷在倉庫,堆積如山。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番茄醬生產國,多年來憑藉新疆和甘肅的工業化規模種植,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主導全球番茄醬市場。
以番茄料理聞名的義大利,一直依賴進口中國產的濃縮番茄醬,與義大利本土番茄混合製成罐頭產品,並銷往歐洲各地的超市。
不過,中國的番茄醬廠商現在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商業困境。據《歐洲商業雜誌》報導,受義大利消費者抵制、監管審查和產業經濟格局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義大利進口中國濃縮番茄醬的數量急劇下降。
據《番茄新聞》(Tomoto News)統計,2025年第三季,中國番茄醬出口總量年減9%,對西歐國家銷售量下降67%。其中義大利的採購量大降76%。中國目前的番茄醬庫存高達60萬至70萬噸,相當於約6個月的出口量。
另外,中國海關數據也顯示,2025年前9個月,中國對義大利的加工番茄出口額從去年同期的7500多萬美元,暴跌至不到1300萬美元。
義大利產商指責中國產商壓低番茄醬價格,損害了義大利番茄產區的利益。
與此同時,義大利當局加強了監管審查力度,引發人們對供應鏈透明度、農業生產方式以及新疆生產商勞動條件的擔憂。
中共當局對新疆維吾爾族人的大規模拘禁和監視,使新疆地區成為全球強迫勞動和侵犯人權的代名詞。美國國會2021年通過法律,禁止從該地區進口商品。新疆人權問題在歐盟也是一個政治敏感問題。
一位義大利經銷商表示:「人們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餐館和消費者對產品的來源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零售商也不希望自己的貨架上出現任何爭議。」
中國加工商在多年強勁需求後已經擴大了生產規模,義大利退出中國市場後,導致番茄醬供應過剩,倉庫爆滿。
中國廠商試圖將庫存以極低價格銷往非洲、中東或南美,但這些市場無法消化義大利退出中國市場後留下的庫存。
而且,目前過剩的庫存大部分是工業級濃縮番茄醬,適用於散裝罐頭和餐飲服務行業,這縮小了潛在買家的範圍。
義大利對中國番茄醬進口量的驟減,也是歐洲整體格局調整的一部分。歐盟正在加強對農產品供應鏈的監管,鼓勵區域採購和身份保護食品。
目前,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主要的番茄醬生產國,正在遊說歐盟制定更嚴格的標籤和原產地披露規定,這可能會進一步將中國番茄醬推向歐洲市場的邊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