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鄭筱萸獲判死刑:網民質疑「借人頭平民憤」



他指,當局作出有關判決,並非因鄭貪污的金額多寡,而是其涉及製造假藥事件,影響民眾的健康和生命,與一般的貪污案不同。


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則認為,判決顯示中央加大反腐的力度與決心,會有相當強的警示作用。不過王友金則認為,事件只屬鳳毛麟角,對內地現時貪污成風的現象無法起到阻嚇作用∶「內地家已經腐爛得好緊要,對死刑已經麻木,要治貪污,唔系一、兩個死刑就可以阻嚇到,要大刀闊斧地打擊貪污先得。」

網民:但願不是借人頭平民憤

內地網民雖支持當局做法,但亦提出質疑∶「但願不是借人頭平民憤!殺一個鄭筱萸容易,改變無官不貪的局面卻難!」「對鄭筱萸的判決非常正確,大快人心,但請問駐局紀檢部門為何無責任,難道他們監管到位嗎?」「當今社會,貪官當道,清官夾縫中生存!要麽不做官,要麽就一定要做貪官!」亦有網民懷疑有關判決只是當局在做騷∶「終於有了一個較公正的審判!但能否執行呢?上訴後會否維持原判呢?」

另據報導,涉及內地多宗食品、藥品事故,造成最少12名嬰兒死於毒奶粉、21人死於「齊二藥」、「欣弗」假藥事故、逾30萬名中港PAAG受害者等問題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前局長鄭筱萸(音:少余),昨因「受賄、玩忽職守」罪,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內地PAAG受害者張小姐興奮地說∶「大快人心,殺得好!」香港PAAG受害者朱小姐則質疑有關判決屬政治因素。

這是內地近年繼江西省前副省長胡長清和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克傑後,又一名因貪污罪被判處死刑的高官。香港PAAG受害者朱小姐對有關判決表示「麻木」。

港受害者:中央監管去邊?

朱小姐說∶「死一個官員系咪就可以解決到問題?政府、中央監管去邊呢?」她指,到目前為止,深圳法院仍不肯受理有關PAAG訴訟,而涉及到PAAG事件的深圳富華醫院至今仍可正常營運。

官方新華網報導,法院昨指鄭筱萸,於1997年至去年,利用職權為八間製藥企業在藥品、醫療器械審批等方面謀取利益,並先後直接或透過其妻子劉耐雪、兒子鄭海榕收受這些企業的賄款共649 萬元人民幣。鄭同時在2001年至2003年期間,擅自批准降低藥品企業換發文號的審批標準,導致最少有六種假藥可合法在市面上流通,包括出事的「齊二藥」、「欣弗」等。法庭指其行為危害民眾生命、健康,造成極惡劣社會影響,故判其死刑,並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

今年62歲的鄭筱萸,1994 年起擔任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1998年起擔任國家藥監局局長,直至2005年6月退休。消息指,中紀委在他離開藥監局時已開始對其調查。其貪污問題被曝光的直接因素,是其左右手之一、藥監局藥品註冊司前司長曹文莊,遭中紀委調查時將鄭供出,以及鄭的妻、兒,在其外國代理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被海關查獲後,而揭露有關問題。

一家三口賣批文准假藥出售

國家藥監局一名官員說∶「鄭一家三口,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利益鏈,藥品、醫療器械通吃。」消息人士指,劉耐雪雖只是北京一生物科技公司研究員,但「乾的全是拿批文、賣批文」的事。其子鄭海榕則是上海一正醫療器械公司的負責人。兩人收受的絕大部份是企業賄款。法院人士指,劉母子與曹,三人的案情與鄭的性質不同,將另行處理,而曹案亦將於本月內開庭。

檢舉人坐牢無悔揭貪

此外,舉報國家藥監局貪污的張志堅和高純,前者因為轉載網上文章揭發貪污事件,結果被囚9個月,至今仍然失業。不過,張志堅昨日說:「沒有後悔,我一直都沒有認為我做錯,我認為我轉載這種應該是真實的。」

去年3月,身為海口一家製藥企業新藥研發專員的張志堅,轉發了一篇網上文章,提到康力元與國家藥監局前局長鄭筱萸等官員有「權錢交易」,以及一年內該藥廠出產的100多種新藥很快通過審批推出。一個月後,他就以涉嫌損害康力元商譽被刑事拘留,直至今年1月才被釋放,但一直找不到工作,「一些企業問我,如我們像康力元一樣,內部存在一些不規?的東西,你會不會檢舉揭發?」他應徵的公司都擔心會被舉報。

鄭筱萸罵「第一神經」

另一名檢舉人高純,本來是江南最大一家抗生素製藥廠的製劑室主任,擁有執業藥劑師資格,過去12年來不斷舉報藥監局,2004年,鄭筱萸更在電話中罵他:「你是第一神經!」而高純亦回罵對方「你是第一貪官!」

後來,高純舉報藥監局違規協助自己公司註冊藥物,被公司領導毆打,更被剝奪專業資格。在廣州打工的高純說,雖然窮得每日只能吃兩個5元飯盒,但他從未後悔過。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530/4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