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通貨膨脹形勢嚴峻 「北京菜市場」價格兇猛

 
中共政府加大干預新一輪食品漲價


2008年1月18日

北京菜市場:食品漲價兇猛
食品漲價兇猛: 北京菜市場
中共政府加大行政干預力度,限制新一輪來勢兇猛的食品漲價,廣東人大代表甚至提議恢復糧、油、肉的票證制度,以保護中低收入家庭的利益。但是絕大多數分析人士和社會輿論稱這是一種社會倒退。

中國通貨膨脹指數居高不下,迫使中央政府進入2008年以來接連以行政手段來控制物價。國家改革和發展委員會日前宣布,對日常糧食製品、食用油、肉、蛋、奶製品和液化天然氣等產品啟動臨時價格干預的措施。通知規定,大型食品企業要調整食品價格,必須提前10個工作日向政府申請,由當局審批。

根據官方的統計,部分重要商品價格明顯上漲。本月上旬,36個大中城市的食用油和各種肉類價格都上漲了%50左右。廣東市場上的瘦肉價格竟然比去年同期貴了3倍。正在出席廣東省人大和政協「兩會」的人大代表朱列玉表示,他將向省人大提出議案,建議在物價顯著上漲時期恢復使用糧票、油票和肉票的供給制度,保證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必需品供應。

*市場供應的補充措施*

朱列玉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解釋,他提出的票證制度是對建立國家儲備,保證市場供應的補充措施。他說:「我們有一些低收入人群,他們的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來購買生活必需品,比如大米、肉和食用油。對於他們來說,價格上漲的壓力更大。所以通過票證供應或者免費發放,或者以更低的價格來保證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朱列玉的建議使人們回想起30年前中國各地普遍存在的糧票、肉票、油票和豆腐票等等,引起社會輿論的重大爭議。新浪網的調查顯示,約47%的網民支持這一提議,但是即使擁護這一主張的人也擔心,在目前人口流動量日益增加、官員腐敗的情況下,公平發放票證實際上是難以做到的。反對這種提議的網民達到51%,他們認為,憑票供應違背市場的實際情況,是社會的倒退。

朱列玉希望他的建議不至於引起人們的誤解。他說票證制度是對市場調解供求關係的補充,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手段。他說:「我的想法和以前的票證制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前用票券是因為物資比較匱乏,買不到豬肉,我們用票來保證分配。現在,我的設想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情況下,為了讓物價穩定一下而起到輔助作用,同時對困難的家庭和群眾有所救濟。」

*通貨膨脹形勢嚴峻*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認為恢復票證制是一種「倒退的、反市場化的傾向」,他對美國之音表示,面對通貨膨脹,尤其是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社會上出現了一股「走回頭路」的傾向,這是很危險的。夏業良教授說:「如果要恢復票證制度,那就不是一兩種商品的問題了,它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全面的社會倒退,只要物質供應緊張,就都要發票。」

夏業良教授說,票證制度和目前政府採取的物價管制措施還不一樣,前者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後者是市場經濟框架內的行政權宜之計。夏業良強調,即便是作為權宜之計的物價管制,也不能經常使用。他說:「在經濟學裡面,物價管制是經濟學家普遍反對的做法,因為物價管制不能最終解決供需矛盾,反而會使市場上的供給減少。有了價格天花板,必然減少供應,加劇供需矛盾。」

但是另一方面,物價上漲的影響不容忽視。夏業良教授認為,政府的物價管制和民間出現的票證制度等極端思潮反映了通貨膨脹形勢的嚴峻。
**************************************************
 
中國再三干預價格防通脹 學者疑慮重重



圖片

路透北京1月17日電(Simon Rabinovitch/周昕)——中國官員周四聲稱,它新推行的價格干預措施將不會扭曲經濟,但是經濟學者和分析人士警告,持續的政府介入可能會導致短缺和黑市。

中國本周公布了計劃經濟式的價格干預措施,針對從方便麵到牛奶在內的一系列產品,並稱這是阻止通脹上升的「臨時價格干預」。

政府長期以來一直給石油和電力設定價格,並決心將它們的價格維持在當前水平。但是經濟學家聲稱,這是北京十多年來首次下重手干預食品市場價格。

「政府從未有過,也不會要求企業虧損經營,」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周四在政府網站的訪談中說道。

「價格干預措施不會影響市場機制發揮,」他說道。發改委聲稱,除目前新的價格控制措施外,政府控制價格的產品僅占所有產品的5%。

去年11月的消費物價指數創下了11年來的新高6.9%,這引起官方的高度關注,他們已經表示穩定價格是2008年的關鍵目標。

發改委已經下令,麵粉、大米、麵條、食用油、牛奶和液化瓦斯的所有主要生產商和零售商都必須在24小時內向政府通報任何一次性超過4%的漲價措施。

瑞信香港的中國經濟學家陶冬聲稱,這種高度不尋常的舉動僅僅能夠起到給通脹臨時剎車的作用,通脹壓力很快仍會浮上水面。

「部分資本主義和部分社會主義是很難做到的,」他說道。「市場機制最終將取勝,短缺經濟將迫使政府做出調整。」

陶冬舉了蘭州麵館的故事,當時蘭州的拉麵館試圖集體漲價,但當地政府對拉麵實行限價,結果拉麵分量就變小了。

執行

對於這些限價政策是否會執行,其他的經濟學家感到懷疑,因為這個大國的地方官員經常不執行中央政府的政令。

「監督這些價格調整和確保公眾不付高價的責任被放在了這批人和機構手中,他們在執行此類政策方面紀錄欠佳,」匹茲堡大學的中國經濟學家Thomas Rawski說道。

大型麵條生產商統一企業(0220.HK: 行情)、食用油巨頭魯花集團、奶業巨頭伊利集團(600887.SS: 行情)和蒙牛乳業(2319.HK: 行情)等在漲價前都需徵得發改委的同意。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聲稱,這些措施是為了消除恐慌,打破驅動通脹的市場行為周期。

「如果生產者預測這個價格可能是要往上漲的,他就惜售了,不賣出了,把東西放在家裡不賣,就囤積起來了,」他說道。「作為消費者來說,感覺這個價格可能往上漲,我就多買一點。」

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在官方智庫工作的經濟學家聲稱,這些價格控制顯示一些官員的思維仍植根於中國的指令性經濟時代。

「高官們總想做點事來控制通脹,」他說道。上次政府干預食品價格發生在1993年,當時通脹率達到10%以上。

「中國似乎正走回頭路,」他說道。(完)

翻譯:程華 發稿:王豐
 
*************************************
 
恢復糧票、肉票對抑制物價上漲沒有幫助
2008年01月17日 11:17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去年以來,以糧、油、肉等食品為主導的居民消費價格大幅上漲,給低收入群體生產生活帶來了較大影響。參加廣東省「兩會」的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廣東應在物價顯著上漲時期恢復使用糧票、油票、肉票供給制度。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幾乎離不開各種票證:買糧食要憑糧票,買布買衣服要憑布票,買油要憑油票,買肉要憑肉票。憑票購買商品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產品嚴重短缺,無法保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最基本供應,只能通過票證進行分配。但是,糧票、肉票本身並不能提高供應,對於抑制物價上漲並沒有什麼幫助。

  效率和公平始終是經濟學關注的核心問題,任何一項決策都圍繞著這兩點展開,而恢復糧票、肉票既違背公平也違背效率。

  從效率的角度來看,如果要發行糧票、肉票,首先要對市場上所能供應的糧、肉總量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統計,然後,比照供應量發行票證,否則,如果商品與票據嚴重脫節就無法實現實物商品的分配。而這項統計工作在目前根本無法完成。計劃經濟時代,糧、肉的供應是計劃性的,是盡在有關部門掌握之中的。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糧、肉等的供應是一個可變量,即市場本身具有天然的調節功能,當某種商品價格飛漲的時候,相關生產投入就會加大,供應量就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總量就根本沒有辦法統計清楚,如何發行糧票、肉票?

  其次,印製糧票、肉票本身就需要相當大的成本,而且,糧票、肉票等,主要是針對本地居民發放的,而在目前的中國,人口流動性非常大,一些城市的流動性人口甚至占了一半比例。這意味著,發行、分配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折算成成本也是不小的數目,既然目前的市場並沒有出現花錢買不到糧、肉的狀況,因恢復糧票、肉票而耗費成本純屬多此一舉。

  從公平的角度來看,任何分配的過程都難以避免權力尋租,即使在腐敗不嚴重的上個世紀80年代,照樣有人通過倒賣各種商品票證大發橫財,完成第一桶金的原始積累。在反腐形勢嚴峻的今天,恢復商品票無疑為權力尋租提供了又一重要平台。同時,由於商品票證一般都是比照本地的商品供應量,針對具有本地戶籍的居民發放的,在流動人口大量存在的情況下,商品與票據之間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脫節,那些流動人口占比較高的城市的票證要遠遠超過市場可供應商品的總量,反之亦然。

  實際上,糧票、肉票等只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商品票證的載體已經不復存在。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市場經濟進程逐漸加快的今天,以計劃經濟的思維來解決供需問題不僅毫無用處,而且非常危險:

  其一,它可能加劇人們對商品供應緊張的擔憂,進而,引發囤積居奇、搶購等投機行為。其二,它將嚴重損害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影響我國市場化國家地位的認同度。我國政府歷經15年的艱苦談判,才得以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但是,截至今年1月11日,才僅有75個國家或地區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在這種時候出現計劃經濟思維的回潮是不合時宜的。(魏也)
 
**************************************************
 
中國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 六種商品調價須申報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六日電(記者 於晶波)中國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國家發改委今日宣布,成品糧及糧食製品、食用植物油、豬肉和牛羊肉及其製品、牛奶、雞蛋、液化石油氣等六種重要商品須進行提價申報和(或)調價備案。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期間,有關企業應按照規定履行提價申報和調價備案的義務。對於違反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行為,價格主管部門將責令經營者改正,並依法實施行政處罰。據悉,方便麵行業、食用植物油行業及乳品行業的十二家企業進入此次需要提價申報的企業目錄。

  根據中國官方要求,對達到一定規模的生產經營企業實行提價申報。有關企業須在提價前十個工作日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調整價格的申請。有關企業一次調高價格達到百分之四以上、十日內累計調價達到百分之六以上、三十日內累計調價達到百分之十以上的,需在價格調整後二十四小時內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書面報告調價情況。

  目前,中國約百分之九十五點六的商品均為市場定價,約百分之四的商品為政府定價。發改委官員今日表示,此次列入臨時價格干預範圍的是極少數價格上漲較多、且與居民基本生產生活關係密切的重要商品。實行臨時價格干預並不會改變企業自主定價的性質,不是凍結價格,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行政干預價格只是輔助性手段」。

  去年八月以來,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連續五個月超過百分之六,今年一月上旬,中國三十六個大中城市豆油、豬肉、牛肉和羊肉零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百分之五十八、百分之四十三、百分之四十六和百分之五十一。中國官方認為,價格上漲對廣大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而「不合理漲價已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完)


北京去年12月新房售價同比漲17.5% 漲幅全國居前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07年1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7.5%,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漲幅排名靠前。

  數據還顯示,2007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5%,漲幅與上月持平;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降低0.6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漲幅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烏魯木齊25.3%、北海19.3%、惠州19.0%、北京17.5%、南寧17.4%、寧波17.3%、蘭州16.7%、重慶15.9%和長沙15.1%等;環比漲幅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海口 4.4%、合肥1.8%、九江1.7%、南充1.6%和桂林1.5%等。



07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售價同比漲10.5%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07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5%,漲幅與上月持平;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降低0.6個百分點。

  一、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4%,漲幅比上月低0.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低0.7個百分點。分類別看,國民住宅、普通住房和高檔住房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9%、12.1%和11.8%,環比分別上漲0.0%、0.3%和0.2%。分地區看,同比漲幅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烏魯木齊25.3%、北海19.3%、惠州19.0%、北京17.5%、南寧17.4%、寧波17.3%、蘭州16.7%、重慶15.9%和長沙15.1%等;環比漲幅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海口 4.4%、合肥1.8%、九江1.7%、南充1.6%和桂林1.5%等。

  二、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4%,漲幅比上月高2.1個百分點;與上月比,二手住房銷售價格與上月持平。同比漲幅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 烏魯木齊24.2%、寧波16.5%、無錫15.2%、深圳13.9%和長春13.1 %等;環比漲幅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宜昌6.4%、大理4.2%、洛陽2.4%、桂林2.2%和天津1.8%等。

  三、非住宅商品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0%,漲幅比上月高0.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低0.3個百分點。辦公樓、商業娛樂用房和工業倉儲用房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3%、8.0%和5.2%。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119/7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