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銀行業壞帳甚於次貸 企業倒閉潮添柴火

繼惠譽後,另一國際評級公司標準普爾21日也預期,中資銀行今年的不良貸款比率將上升,標普指出,宏調力度加大、美國衰退影響中國出口,令中資銀行面對更大的信貸風險,帶來的威脅甚於次貸。分析認為,最近沿海企業的倒閉潮是銀行壞帳增長的原因之一。

 

  珠三角等沿海企業向來是中國各銀行的貸款大戶。而由於人民幣升值、勞動法和通脹等因素催逼,許多企業承受不住高升的勞動成本出現財務危機或倒閉,在此情況下,許多銀行貸款便變成了壞帳,而且隨著沿海企業遷移和倒閉潮的不斷加劇,銀行的壞帳也不斷上升。也預示了未來還會有更多企業遷移潮的負面影響顯示出來,而且這種影響可能會超出官方的預期。

  《星島日報》報導,標普信用分析師廖強指出,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出口構成負面影響,部分房地產商已出現困難,中國通脹升溫,若企業無法提升產品價格,或有更多企業財困,邊際企業的償還能力下降,或導致銀行關注類貸款轉為不良貸款,加上中國今年收緊信貸增長,銀行貸款增長減慢,令舒緩空間縮小,料不良貸款比率可能上升。

  在中國數月前明言實施從緊貨幣政策後,證券界對中資銀行股前景已變得較為審慎,德銀21日發表報告將除了招行外的中資銀行H股目標價,調低18%至24%;計入德銀後,年初至今起碼已有六家外資行調低中資銀行股目標價,當中包括高盛、大摩、瑞銀、瑞信及野村。

  德銀認為,中國1月通脹升至7.1%後,中央短期會採取更多貨幣緊縮措施,包括以加息兩至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合共1.5%至2%,計入各銀行的盈利預測後,大銀行今明兩年盈利預測因此調低介乎1%至7%,在調低盈利預測下,仍錄得47%及15%增長。

  此外,標普也認為,目前來看,中資銀行貸款質量發生大規模惡化的可能性還不大。倘若出現大規模貸款質量惡化的情形,將會對銀行利潤及評級造成負面影響。

  標普同時指出,中資銀行的市場風險偏好總體比較保守;而且儘管風險管理能力距離市場領先水平尚有很長一段距離,但與其自身並不複雜的市場風險狀況是匹配的,中資銀行的市場風險仍然較低。

  標普指出,儘管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將眾多國際銀行捲入其中,但由於大多數中資銀行在該市場的涉足規模較小,因此對它們的直接影響有限。其中中國銀行的風險最高,但僅憑這個因素尚不足以對其目前評級造成壓力。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222/7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