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別再上當了:這樣的便宜貨並非真的便宜

八闋 http://www.popyard.org 並不是所有看起來像是便宜貨的東西都會最終真正幫你省錢。幸運的是,行為經濟學家查出了這些通常誘使我們亂花錢的噱頭和鬼把戲,讀讀下面的文字------別再上當了。

點擊圖片看原樣大小圖片

你用信用卡買的所有東西

使用零利率的信用卡購物可能看似划算,但是當你刷卡時(無論什麼樣的信用卡),你不太可能會很省的買東西。麻省理工的研究員Drazen Prelec和Duncan Simester做了一個實驗。參加實驗的人被分成兩組,讓他(她)們就體育比賽的門票出價。其中一組必須在24小時之內用現金支付,另外一組可以使用信用卡,使用信用卡的小組給門票的出價高的多----對於門票已經預售完的比賽,他們的出價要高上兩倍以上。另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那些用塑料卡片付錢的人花錢大手大腳,而且往往忘記他們花了多少。

生產廠商的打折

許多電子產品都附帶贖價券進行銷售,這些誘人的折扣有時可以致使買主們偏好個別品牌。然而研究顯示所有這些贖價券中只有一半不到是真正兌現了的。「這並非偶然,「Irvine市加利福尼亞大學的Richard Mckenzie教授說道,他同時也是《為什麼看電影時爆米花賣的貴》一書的作者。商家可以通過巧妙的操作贖價券兌現的期限來設置障礙的(比如,購買三周後的十天之內)這期間還有「損耗」----商家給消費者寄送了支票,但是他(她)們從沒將其兌換成現金。因為這些支票要不過期了,要不就是因為沒意識到這是個支票而將它們扔到一邊。」折扣支票都是用外觀設計的像垃圾信件的信封郵寄的」Mckenzie說道,隨即補充道:「贖價券正在淡出,人們也越來越精了。」

易趣上的拍賣

拍賣使人興奮,而興奮的人極可能出大價錢。「所有拍賣中將近有一半出價過高。」伯克利市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助理教授Ulrike Malemendier指出。多付的錢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易趣上的賣家通常都以固定價格的供應完全相同的商品。Malmendier和他的同事Young Han Lee發現一些易趣高手總能從高信譽的賣家中拿到高品質的商品並且花錢也少------這需要買一定數量才有便宜。為了避免拍賣時心情激動而大手大腳,他們建議拍賣師參考易趣上其他賣家同類商品的固定價格出價,一次報的最高出價不要超過這個價格。如果你出價高於這個價格的話,你就不要理會競拍,去別的地方以固定價格購買吧。

中檔產品

認為中檔的相機(或者洗碗機、烤麵包片機)是個奢侈和價值的一個完美折中?再仔細考慮考慮吧。史丹福大學的Itamar Simonson教授用一個經典的實驗揭示了這個圈套。參加實驗的人被要求在昂貴的高端相機和便宜的相機型號之間挑一個。他發現只要給他們第三個選擇 ---一個相對先前那兩個相機更貴的,擁有眾多特色的產品的話,這些參加實驗者大多數會選擇先前那架昂貴的高端的相機。因為最貴的那架相機使得「這個中檔 」的選擇相比之下看似最合適。「公司可以就顧客對中檔產品的偏好坐坐手腳,「Simonson講到,「比如在他們真正想推銷的產品旁邊擺上一個更貴的。」

免費的東西

杜克大學的Dan Ariely教授,同時也是《可預測的非理性》一書的作者,發現免費的產品可以觸發情緒化的反應,這致使大多數消費者放鬆他(她)們的警惕「大多數買賣有賺有賠,」他解釋道「當一些東西免費時,我們就信以為真。」Ariely舉了一些例子:網上商店會給大的訂單免運費,這致使你為了免掉運費而買一些你不需要的東西。或者高價DVD播放器附帶上「免費「DVD碟片,即使博物館或美術館的免費入場也會由於排隊和擁擠耗費你的時間。

健身館的年卡

我們都知道一月份參加了一年健身館會員的人,到三月份就會放棄他們的健身之道。他們為什麼要參加如此昂貴的活動?「人們對於他們未來的健身出勤率太有自信了,致使他們做出這樣一個選擇。」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Ulrike Malemendier說道,他和他的同事Stefano DellaVigna發現他們研究的5個健身「嘗鮮者」就有四個可以通過按次付錢而節省些錢。所以在加入年度會員之前,還是對自己將會去多少次現實點。

Tim Harford ,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他也是《生活的邏輯:非理性世界中理性的經濟現象》一書的作者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15/9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