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震撼百年的演講:王財貴教授北師大講座

—錄音校對稿

主講人:台中師大王財貴教授

時間:公元2001年7月24日

地點:北京師範大學

今天,我之所以來這裡就是要說明一件事情,請各位老師這一輩子務必要記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簡單的事,教育是非常輕鬆愉快的事,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

所謂的老師要有愛心、恆心、耐心,這些三心兩意是不需要這麼強調的,我們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質。

本來,一個孩子他就是那樣的純真純潔,他的品德我們只要不破壞他就很好了。本來一個孩子生下來潛能無窮,我們只要不障礙他就不錯了。所以,有許多老師,有許多家長一直在殘害,一直在障礙我們的孩子,所以使我們國家沒有人才。從今以後不要再那麼努力了,不要努力去障礙我們的孩子,千萬千萬,拜託拜託。

要知道怎麼樣做到這麼樣的愉快輕鬆,跟小朋友一起成長,我們今天有大概兩個小時的講座。在這兩個小時之前我請大家先看一段錄影帶,這是六年前的帶子。(錄影片)

「前幾個禮拜我們播送一代新儒學大師牟宗三專題,對牟先生一生為中國文化的貢獻深感佩服。牟先生有感於中國文化對現在社會轉向該是一貼良方,但是如何落實呢?現在他的嫡傳弟子王財貴就正在推動一項文化運動,從根救起我們未來的主人翁,這個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成績進步,還可以開發增進兒童的智慧,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這是一種什麼方法呢?請看記者胡春玉和肖瑞華的報導。這裡是台北市中正國小四年級二班的小朋友,他們每天在早自習也都是在讀誦四書。而這裡是復興街的一個社區媽媽家裡,小朋友下課後聚在一起也是在讀老子、莊子、論語、唐詩,這些一般人認為深奧難懂的中國經典,小朋友不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本論語了。全省目前初步估計大概有五千個小朋友正在接受讀經訓練,這些小朋友經過一年半到兩年的讀經教育,不但國語能長期進步,有的竟然也從經典中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令許多家長及老師又驚又喜……」

依照國際禮節看完了要鼓掌。這個片子是六年前拍的,所以剛才說現在全台灣省有五千個小朋友讀經。那是我推廣讀經以後的兩年。

從多少人開始推廣讀經呢?就是從一個開始的。一個到十個,十個到一百個,到一千個,到五千個。兩年就到五千個。後來三年就到五萬個,四年五年以後就是五十萬個,現在已經推廣了七年多了。現在只有台灣一個這麼撮兒小島,就有一百多萬個小朋友在接受這種教育。東南亞,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乃至於越南、泰國、緬甸,凡是有華僑的地方就有人在讀經,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澳洲、紐西蘭,乃至於英國、盧森堡等等或許我沒有聽過的地方,只要有中國人都有人開始在接受這種教育。

我們大陸祖國是我們的希望所在,是我們的文化根本所在,我們這裡不做誰來做呢?我們這裡不做得更好,誰來觀瞻誰來效彷呢?所以在大陸也有超過三百萬個小朋友分散在各個地方在讀經。

如果現在還不知道這種教育的人,你一定要開始知道。各位來自四面八方,我也希望從今天以後,大家能夠回到各位的家鄉,回到各位的省份,去告訴大家有這樣子的教育,而讓大家接受這種教育。

剛才說過,不是要老師更辛苦,不是要小朋友更多的功課負擔,不是要家長更加認真指導孩子,不是的。我前兩年,要到大陸來,經過香港,去見南懷瑾先生,南懷瑾先生就說了那樣一句話,他說:「現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師都在做一件事」,我想:「到底做什麼事呢?」他說:「都在殘害我們的幼苗!」當然這一句話,在一個作為老師的人聽起來是不很愉快的,其實大家不要不愉快,因為我也是老師。我教過小學,我教過初中,我教過高中,現在在教大學,我也是老師,我也要對這句話作痛切的反省,乃至於我們每個人,自己這一輩子就是這樣子而讓我們沒有更好的成就,在大陸這個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在台灣是如此。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台灣的教育是學美國,而且完全學美國,幾十年來的學美國,我們中國的東西統統忘記了,忘記中國東西並不見得、並不直接的就是不對的。我不是一個民族感情主義者,所以我不是說,我是中國人,所以我要復興中國文化。我們復興中國文化不只因為我是中國人,乃是因為我們這個文化是有意義的。

我重新再檢討我們中國的教育的理論,並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所以我非把中國教育理論再拿出來不可,不是的,而是因為這種教育理論它是有真理在其中的,所以如果我們的文化是有意義的,縱使我是美國人我也要來復興中國文化,縱使我是外星人,我也要尊重中國文化。我們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知識分子,我們憑知識分子的誠意,我們憑知識分子的良知來說這一件事情,所以今天所講的話超出任何的宗教,超出任何的民族意識,超出任何的政治立場,所以我們今天大家都是學這一行的,我們好好來檢討一下,我們一輩子費了這麼多心血,我們家長是這麼樣的期待孩子,我們老師是這麼樣的熱心用心來教孩子,尤其各位能夠到這來參加這個研習會,都是一時之選,我們付出這麼大,難道孩子是這麼難教嗎?難道人才是這麼難培養嗎?我們為什麼不停下腳步想一想?

我今天要貢獻給各位的,就是重新來檢討一下我們的教育的理論。

我剛才說過,大陸的情況我不很了解,所以以下所說,都是我在台灣的經驗,如果有批評到我們教育界的地方,我是在批評台灣教育界,不干大陸的事,但是如果大陸也類似有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可以反省反省,反正我們是以一個真誠的心來討論這件事情。

我們有哪些地方要反省呢?首先從最大最深的最高遠的一方面來講,就是有關於文化的心態。

我且講一個故事,講一件事情來做比喻。你看過侏儒嗎?侏儒是長不大的孩子,長不大的這個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就是天生侏儒症,有了天生侏儒症的這個孩子,不管生在皇宮貴族之家,給他多少營養他總是長不大,本來一個人按照正常的營養的供應,一個人都有長大的潛能,所以只要好好的養他,很輕鬆的養他,這個孩子就自然會長高,但是患了天生侏儒症就養不大了,所以這種天生的侏儒症,我們看到我們會覺得很同情,他的父母親也是很可憐的。不過我後來看到一個報導說,這個侏儒不一定是天生的,所以有人造的侏儒。為什麼要人造侏儒呢,因為有些像沿街賣藝的這些人,他需要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譬如說有帶猴子的,有帶大莽蛇的,有人說這些大家都看過了,我來帶侏儒來給大家看,而人呢,就會圍觀過來,然後沒有這麼多侏儒怎麼辦呢?他們有個辦法,造侏儒。怎麼造?去偷一個嬰兒,然後把他裝在罐子裡面,只露出他的頭養他,本來這個孩子是正常的,只要稍微地好好照顧,他就能夠長大,現在故意不讓他長大,但是你知道包小腳的女人就很痛苦了,現在全身都包著當然痛苦更加幾倍,所以這個孩子天天就啊啊叫,因為他要長大不讓他長大,啊啊叫,不管他,讓他哀叫了十六年,再把罐子打開,他就比天生侏儒還要矮,這叫做人造侏儒。我們如果看到這種侏儒,我們不是只有同情而已,我們簡直覺得他們,養他的人是可恨可惡。

我講這個做什麼呢?就是我們人除了身體的長大之外,我們還有內在的精神的心靈的文化層次的成長。

但是有些人不幸,他就患了文化的天生侏儒症,比如說他生長在叢林民族,在一個非常偏僻野蠻的地方,那麼他所面對的他的環境,沒有文化沒有精神的陶冶,那麼他一輩子就跟野人差不多,跟動物差不多,他的心靈得不到成長,長得身體很好,心靈沒有成長,這種人叫天生的文化侏儒症,這種人也值得我們同情。

但是如果生長在像中國這樣一個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而居然我們的國民或是我們的孩子居然沒有文化的成長,請問這是不是叫作人造的文化侏儒症?!近一百年來中國就患了普遍的文化侏儒症,至少在台灣我的感覺是如此。

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忘了中國文化了,在台灣已經是全盤西化了,中國人連中國書都不能讀了!

什麼叫中國人中國書都不能讀?打開經史子集而不能讀,還要靠翻譯,就代表這個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國文化。

一個沒有自己文化傳統的民族而想要去吸收別人的文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眼光短淺,心胸狹隘。

所以現在的台灣學的西方,他學美國不是學美國的冒險開發的精神,不是學美國的那種大氣魄民族的精神,乃是學美國的什麼呢?學美國的好萊塢,學美國的邁克傑克遜、麥當娜;學日本我們不是學到日本的企業家精神,乃至於連他們的櫻花那種悲劇精神都沒有學到,我們學到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漫畫。

為什麼別人有好東西你學不到呢?你喪失了自己的文化的信仰,一個喪失中國文化的中國人不僅對自己沒有好處,而西方的人假如要跟你中國人學一些所謂的中國文化,我們也不可能有貢獻。

所以忘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只是自己的損失,乃是一種對其他民族的罪過。

為什麼西方文化可以傳到我們中國來,為什麼我們中國文化不能傳到西方去?

現在假如派你或是我,有西方人,他的西方的教養很高,他希望他也學學中國的高度的文化,請問我能嗎?你能嗎?

我們的留學生不是都是社會的佼佼者嗎?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因為我去美國也講這樣的演講,有個留學生他給我說,你講得對,因為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也受到很大的困擾,一輩子都很遺憾。因為我剛到美國的時候,美國的同學非常的好學,他看到中國人就很高興:「啊,你從中國來,我聽說中國有一本書叫《易經》,《易經》是很有名,《易經》講些什麼?你是中國人,最好是告訴我了!」我們這個留學生說些什麼?「Iamsorry,我沒有讀過……」。「那你們中國有一本《老子》……?」「Iamsorry,我也沒有讀過……」,「你們是禮儀之幫,你們《禮記》講些什麼?」「Iamsorry,我沒有讀過……」,「你們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美在哪裡?」,「Iamsorry,我不知道……」,「你們是歷史的民族,你們第一本書叫《春秋》,有《左傳》,再有《史記》也很有名,什麼叫《春秋》、《左傳》,關公為什麼要看《春秋》?」「我不知道。」「《離騷》文學價值很高,那個作者還去跳河,請問他為什麼去跳河?」「我不知道……」,「《世說新語》?」「不知道」「宋明禮學家為什麼要辨論?」「不知道……」「那麼你們有一本書叫作《唐詩三百首》……」「噢,我讀過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這樣子的留學生,他自己是感覺到慚愧的,這叫作文化的侏儒,沒有長大的心靈。

你只學別人,夠嗎?現在整個世界興起了所謂的中國熱,大家也都知道,不僅是中國人知道,外國人也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假如中國人只是政治經濟軍事強大,那就應了西方人的一種看法,就是中國的可怕,中國將是又是一個可怕的民族,我們以後要想一想了,我們除了各方面強大之外,我們的心靈也要成長,我們的文化也要再度地放光芒,我們除了讓人畏懼之外,我們要讓人尊敬,我們要讓人喜愛,我們的下一代要有寬闊的心胸,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從哪裡做起?從文化的教養做起。

那我們的教育不是從上到下大家都非常的努力嗎?難道我們沒有考慮到所謂的文化教養嗎?其實不是沒有考慮,我們上從教育部下到所有的老師家長,大家都是非常盡心盡力的,只是如果這個盡心盡力沒有對準焦點,那就非常可惜,費力多而收功少啊。

我們且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對於教育的本質了解不夠透徹,我們對於兒童的心理發展認識不夠清楚,那麼我們所做的教育可能不僅沒有效果,還有反效果。近幾十年來台灣的教育思想我剛才說過從美國來,是美國的二十世紀初年的教育思想,是所謂的實用主義,所謂的邊需教學,所謂的行為科學主義,所謂的兒童中心本位,這些術語其實合起來用一句很簡單的白話說就是,「懂了才教」的教育。什麼叫「懂了才教」?就是我們要考慮一個兒童他的心智學習智能的發展,我們要考慮他到底能不能吸收我們所教他的東西,什麼叫吸收?就是我要講得很清楚,他要聽得很明白,聽完以後我要做測驗,他居然能夠回答我的問題,甚至最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來,我才知道我達到教育效果了。各位你是不是這樣想的,你現在在做教育是不是用這一種的方法來實施。這叫做兒童中心本位,它的背後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心理學,不要講術語那麼多,就是「懂了才教」。

我們要知道這個認知心理學只不過是認知的心理學。西方的心理學家他都知道,他所研究的是人類認知的心理發展,認知的心理發展所應用到的科目應該是認知的科目,認知的科目在我們這邊,大概是放在所謂的數學自然和物理化學,這些是認知的科目,凡是認知的科目最好按照認知心理學的發展來安排。什麼意思?就是懂了才教,而且教的時候要教得很清楚,而且讓他自己學得非常地明白,這一步懂了才可以教下一步,這叫邊需教學按步就班。我們要這樣教的時候,必須要了解一個兒童認知心理的發展,兒童認知心理的發展到底它的程序是什麼呢?有認知心理學的書可以看。那麼像美國他就是一個科學的國度,他對於科學教育正應該按照認知心理學來教,所以他們科學的教育是安排得比較合理的,如果我們沒有照這樣的合理的安排,恐怕我們的科學教育不一定能夠教得成功,在台灣科學教育是失敗的,為什麼?因為明明顯顯地違反兒童心理,所以台灣的孩子害怕數學,恐懼數學,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面對數學的壓力,一二三年級考試考得不錯,假如我們各位是如此,你教的孩子或你的學生,小學一二三年級數學考得不錯,你不要高興太早,四年級再說,四五六年級有許多的學生就有壓力了,那麼到了初中有二分之一的人數學考不及格,到了高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數學物理化學統統考不及格。在台灣,大學聯考數學總平均只有30分,一個國家辦教育辦得讓青少年數學只有30分,請問你的科學教育在哪裡?但是,難道不認真嗎?不是。

所以我剛才說,事情不是認真就可以的,假如你要去哈爾濱,你往南邊走,你走得越快,可能離目標越遠。所以先要確立目標,先要有智慧,然後才加上努力,要不然努力是白費的。

如果我們小朋友學習數學有壓力,我們應該學學美國人。

我們的孩子是那麼樣的聰明,那麼樣的認真,這一點點數學為什麼學得那麼痛苦,我們看我們怎麼讓我們小孩子學數學學得簡單,所以各位老師你如果有教數學教得很辛苦的經驗,以後你可以就解決這個問題了。

我這有一份美國的數學教育的內容,它是初中一二年級的數學教材,他們學什麼呢?第一:讓我們孩子學會四捨五入的技巧;第二:讓我們孩子會約分二十分之十約成二分之一;第三:讓我們孩子知道二又三分之一等於三分之七,讓我們小孩子學會分數加減乘除,小數加減乘除,讓我們小孩子會算正方形、長方形跟三角形的面積。

初中一二年級,我們什麼時候學的?小學三年級四年級就會了,所以半開玩笑地說,假如我們的孩子三四年級,不要說三四年級了,太淺了。五六年級數學算不好,你怎麼樣來引導他,一旦算不好了,就沒興趣了,就害怕了。

我們怎麼引導一個人,讓他喜歡數學?喜歡數學其實不只是數學,就是喜歡思考,他會思考他敢思考,遇到問題一個問題他想出三種辦法來解決,這才是科學教育最主要的目的。

我們科學教育最主要目的,是讓一般的國民都能夠思考,能夠面對問題,其次才培養一些科技工作者,最高一層才培養科學家。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民眾,都是學這個數學不是要做科學工作,但是我們的數學教育讓我們的國民不會思想,不敢思考,面對問題不知道怎麼辦,因為從小學四年級就害怕思考,因為他認為思考是那麼困難。所以四五六年級數學不好,你就應該安慰我們的孩子,千萬不要罵孩子笨哪,因為他不是故意笨的,那是他的父母親生給他那麼笨,所以罵孩子笨的等於罵到了人家父母親。

我們應該安慰孩子說,孩子啊!沒關係你這樣算不會對不對,我們初中再來算你就會了。到了初中他自己看這個題目,啊呀,我以前怎麼會那麼笨,這麼簡單的問題,我居然不會。現在他就會了,所以我大膽的說一句話數學科學是不用教的,誰教數學誰教科學誰就是笨老師。人類心靈當中本來就有邏輯,本來就有數學,我們只要稍微的引導他,怎麼引導?按照他心靈發展的秩序,他心靈怎麼發展?老天爺生我們人自然就給我們人從小到大,每一年他都有所增長,每一年他的理解能力就更高一點,所以初中生當然比小學生理解能力高一點,在小學不能理解的數學物理化學,到初中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那麼初中怎麼辦呢?他初中只算小學的數學,他初中的數學怎麼辦呢?很簡單,孩子啊,高中再來學就會了,老師不是就輕鬆了嘛,我們孩子不就愉快了嘛!好,那你說這個不行,這個是降低我們的程度,這不可靠這不行,降低我們的程度,我們怎麼可以科學程度降低呢?

請問,我們費了那麼多的努力你科學程度有提升嗎?現在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了,我們去市場上買菜用sin,cos買菜嗎?我們初中高中學了六年的數學那麼認真,那麼辛苦,請問你的數學在哪裡,你的物理化學在哪裡?而這個數學物理化學,這些正面的這些知識,這些方法技巧,還不用說,我們有沒有因為學數學物理化學,而培養到我們內心的一種面對問題的興趣跟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讓初中生高中生學了那麼多東西,天天非常痛苦,結果發誓一輩子不再算數學,對科學沒有興趣,像這樣的國民是不能培養出科學的氣氛的。台灣就如此,還好大陸可能不是如此。

但是誰能夠,誰敢這樣做呢?大家不敢的。其實一個人如果這樣,初中學算初中所應該了解的東西,高中去學高中所應該了解的東西,到了高中畢業十八歲,他自己認為數學這麼簡單,物理化學這麼簡單,我要學數學、我要學物理、化學,於是他考大學就考這些科系,到了大學十八歲人的頭腦成熟了,這是老天爺給我們的成熟,我們不費吹灰之力他就成熟了,我們只要稍微的引導他,按照他的程序稍微的教導他,到了大學他只有現在我們初中的數學程度,但是他考上數學系,這時候數學教授就可以訓練他,因為你成熟了,而且以前沒有補習,所以身體長得很好,也可以去訓練,在一二年之內,就可以把以前辛辛苦苦的五六年的學習全部學回來,所以台灣的學生跟美國的學生,同樣是大學數學物理化學系,台灣的學生在高中畢業的時候,老早就把人家大學一二年級的東西學完了,所以美國的學生一二年級的程度是很差的,但是經過兩年他就平起平坐乃至於超越而上,而他是自願要學的,所以他到了研究所更加深入地學習,所以我們贏他六年,他贏我們一輩子!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不是初中高中六年的事,更不是小學三四五六年級的事,我們要為孩子一輩子著想,所以一個科學工作者,大學訓練四年,從初中程度開始訓練到大學畢業,跟我們大學畢業一樣高,甚至更高,因為他自己會思考,科學要養成自己喜歡思考,自己願意思考,而不是讓他逼迫他算很多我們的題目,算很深很難的題目,這是沒有意義的。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凡是屬於認知的科目都要認知得非常清楚,假如他一知半解,你就要教下一個科目,下一個單元,那你就在殘害我們的孩子了。怎樣辦?告訴各位目前沒有辦法。不過我等一下可以提供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我們如果能夠提升他的學習的能力,能夠增進他學習的智慧,那麼雖然只在國小三四年級,五六年級,他照常算我們現在這麼深、學我們現在這麼深的數學,自然他都能夠輕而易舉。所以我們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降低我們的科學教材程度,適合兒童,讓他學得很高興,以至於培養思考的興趣;第二個辦法是,從小就是提升他學習的能力,讓他也能夠應付高度的數學教材。

我們只有這兩個辦法,如果不採取這兩個辦法之中的任一個辦法,像現在我們的教育,那是殘害兒童的。

好了,我今天不再講科學教育了。我要講的問題,是要比對另外一邊,另外一邊才是我們的主題。

一句話說,科學教育,應該按照科學辦法來教,就是科學教育既然要學得懂,所以我們要懂了才教,教懂了才有用。

而人生有很多的學習我們有很多科目不屬於科學,凡是科學之外的統統不屬於科學,所以科學的科目其實只占我們所有科目的十分之一,或是不到十分之一,其它十分之八九,統統不是科學。

我們人生不只是科學,所以西方人他們科學先進國家,對於他們孩子的科學學不好並不緊張,沒事,為什麼?人生的大部分不屬於科學;那麼這些大部分的學科既然不屬於科學,要不要按照科學辦法,要不要懂了才教?要不要教懂了才有用?我們不是要想一想嗎?

所以科學辦法,科學按照科學辦法教,非科學就不一定要按照科學辦法了,你若把非科學的科目都按照科學辦法,你就在殘害我們的孩子了,因為我們弄錯了方向了,我們犯了錯誤,固執。

我們舉一個例子,什麼叫非科學,什麼叫非科學的辦法。

譬如說音樂,音樂總不是科學吧,離科學很遠對不對?美感教育,音樂美術,這種教育不是科學,我們大家都知道。

但是現在我們的教育,這種的科目也按照科學辦法,什麼意思?認為懂了才能教,因此,在台灣就沒有音樂教育,沒有美術教育,有課程,老師家長認真教,但是沒有成果。

什麼叫作音樂沒有成果?就是家家戶戶都在聽流行歌,都在迷香港四大天王,就知道我們國民沒有音樂程度。

學過音樂的人,他當然也可以聽,但是他不是只聽這類東西。那我們為什麼會如此呢?就是我們的音樂教育完全失敗。

為什麼音樂教育會失敗?因為不按照音樂的辦法來教。

什麼叫按照音樂的辦法來教?有一句話說:維也納的孩子沒有不懂音樂的,為什麼?因為音樂是屬於耳濡目染,而不是屬於一點一滴的傳授,不是屬於思考分析,它乃是一種環境的陶冶。

怎麼陶冶?不是用流行歌來陶冶,不是用靡靡之音來陶冶,用靡靡之音來讓他一直聽的話,將來他的心性就敗壞了,什麼時候開始敗壞?非常早的時期開始敗壞,只要他有耳朵,就開始在敗壞,所以好的東西耳濡目染,不好的東西也耳濡目染。

一個人從胎兒當中三個月到五個月就有聽覺,那個時候就可以有音樂教育,用什麼音樂來教育呢?用具有音樂內涵的音樂,真正的音樂。

假如我們不知道什麼叫真正音樂,很簡單,古典音樂,中國有古典音樂,西方有古典音樂,為什麼它叫作古典呢?因為它是經典之作,所以流傳千古,叫作古典,並不是因為它時代很古,時代很古只有古董,而不是古典。所以不會選音樂的人就選古典音樂,父母親幫這個胎兒聽音樂。

假如你來不及,零歲到三歲人的聽覺神經發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所以三歲之內要聽盡世界有名的音樂,只要聽一遍兩遍終生不忘,深入到他心靈的深處。

所以幼兒所學的東西,都影響他一輩子,好像深入到骨髓一樣,一輩子洗刷不掉,好的東西,就有好的背景,你如果讓他去學這些靡靡之音暴力之氣,到十八歲就發作給你看。

所以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要讓他充滿愛心,要讓我們的國民悲天憫人,溫柔敦厚,教育的時期就在三歲之內。

你不要花錢,不要花時間,不要花精神,你不要把孩子,硬跟小孩說,你乖乖給我坐在這裡聽貝多芬,不需要,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鬧在吃飯在睡覺,統統可以聽。

因為兒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時候,越是全盤吸收,像海綿一樣的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處,將來慢慢地發酵,就好像種子種下去一樣,將來慢慢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現在你當然看不到,種子我們怎麼能看得到它的成效呢?但是你不播下這個好種子,他就播下壞種子。

「三歲定一生」中國人的老話,西方人現在也這樣講。

那一個丹尼爾高曼,寫作EQ的人,他為什麼要寫EQ這本書?因為他看到美國青少年的這個人慾橫流是不可挽回,所以他就考慮怎麼來教育,讓一個青少年有這種優雅的性情,他終於用腦神經的發展發現要在三歲之內教育。

音樂是最簡單的。我們中國的老話,中國的老書《孝經》就說「移風易俗莫良於樂」,如果我們國家要讓我們將來的社會有禮貌、有秩序、有教養、有愛心,三歲就要教完他。放古典音樂不要花你時間,任何時刻都可以,這個古典音樂可以小小聲,不要妨礙大人的工作,因為大人聽這些音樂,他聽不習慣,因為大人已經沒救了。

但是一個嬰兒,他的耳朵是非常靈敏的,而且世界上有多少種聲音,他的心靈他的腦神經就產生多少種應對的方法,所以越豐富的聲音刺激他的頭腦的發展,這叫作耳聰,耳朵是聰的,如果你孩子超過三歲,我們頭腦神經還有百分之二十的機會,所以幼兒園三歲到六歲是一個階段,幼兒園的老師一定要天天在校園裡面放優美的音樂,不要每次都放「哥哥爸爸真偉大,媽媽姐姐多歡喜」,放了三年就完了,他的心靈就受到永遠的污染,所以六歲之內很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超過了六歲,六歲到十三歲剩下百分之十的機會,小學階段務必務必,你下課時間就可以放好的音樂,放古箏、古琴,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要放流行歌呢?

我們建議在這七年之內,我們讓所有的北京城的計程車上面的音樂都放古典音樂,將來外國人來大陸就有不同的觀感。

孩子十三歲之內很重要。

你的孩子如果超過十三歲的呢?我看就算了。

依照人類心理學的發展,依照人類腦神經的發展,十三歲之後,我們那種直覺的能力就消失了。

我們那種深度的學習的這樣子的習慣就沒有了,老天爺所給我們那樣子的強大的攝取的力量,攝取的這個功能就收回去了。

除非你自己再打開心門,再接受這樣偉大的心靈的呼喚,你還跟它起共鳴,但是這種人是很少的。

我們為什麼不在任何一個人統統是天才的時候,給他天才的教育,你為什麼要把我們孩子放在垃圾堆裡面?教育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另外,美術教育也是這樣,讓一個孩子三歲之內看盡世界名畫,世界有名的風景,世界有名的建築,只要圖片就可以了,只要一幅名畫看過三次終生不忘,這叫作眼睛明亮,耳聰加上目明就叫作聰明。

這個孩子一輩子的學習就比別人輕鬆愉快,不費吹灰之力。

我們人才的基礎就奠定了,三歲。這不關我們老師的事,但是老師要去宣導,這是關乎家庭教育,我們的家庭幾乎沒有教育啊!我們的家庭就認為,小孩子懂什麼!

小孩當然不懂,但是人生只有懂才行嗎?你現在不學將來一輩子不懂啊,現在學了每一年都有他的懂乃至於懂一輩子啊,千萬不要再迷失了,不要再問他懂不懂。

數學要懂不懂,音樂不要懂不懂,美術不要懂不懂。

那你說,我如果一邊教他音樂,一邊告訴他音樂的知識不是很好嘛,我告訴諸位,他有鑑賞音樂的能力,他聽過幾百首世界的名曲了,他要知道音樂的這些理論,等到他十八歲,二個禮拜統統學完,你怕什麼?

知識是最簡單的事,心靈是很難的事。

你怕什麼?為什麼現在就要告訴他這個人叫作貝多芬,這個人是十八世紀的人,他的寫作的技巧是什麼,它分幾個樂章,第一個樂章代表什麼,第二個樂章代表什麼,這不是音樂,是音樂的扼殺!

我也不是來講藝術教育,我要說的是更重要的一種教育。

因為人類的文化成就,人類的智慧都靠語文傳下來,所以以下要講語文的教育,而且語文的學習是比其他的學習還要更加的困難更加的深刻的。

但是語文的學習老天爺老早就安排好了,語文是幾乎不要教就會的,誰那麼認真教語文誰就是笨老師,誰就在害人。

我們把語文拆開來分語跟文兩面。語就是說話,文就是讀文章寫文章。

北京的孩子都學會一口北京腔,台灣孩子都學會一口標準的台灣普通話。北京的人學不到的,要不相信你去看看,我們台灣有標準的台灣北京話,你知道嗎?這是何等的耳朵的力量、何等的聽力,你知道嗎?這是何等的學習力量,你知道嗎?是你父母親教的嗎?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你根本不要教,只要這個地方有這樣的語言,三個月學完,乃至於有兩種、三種、四種、五種語言,三歲之內全部學完。

你要知道,一種語言是多麼的複雜,電腦學不會的,電腦學起來還是沒有像我們這麼靈活呀,我們講話是不要思考的。

一種語言就這麼複雜,發音複雜,詞語複雜,文法複雜,兩種語言兩倍複雜,有兩倍複雜的學習就造成了兩倍的聰明程度,所以讓你的孩子多學幾種語言,是造就他一輩子反應非常的靈活的最好的教育,而且是不費吹灰之力,根本不要教。

但是你要懂!不懂就浪費他的天才了。

學英語太簡單了,還要教嗎?還要教得那麼辛苦嗎?

你去看美國嬰兒好了,他三歲就學完了。說個半開玩笑的話,我在台灣勸導那些來聽演講的人,因為他們都有孩子,我就跟他們說,假如你有孩子的時候你要注意了,父親講家鄉話,母親講北京普通話,再請他的阿姨來講英語,請他的爺爺來講日語,請一個德國的司機,再請一個西班牙女傭。三歲之後這個孩子會講五種語言,但是他不會跟你講英語,因為他知道你不懂英語,他只跟他的小阿姨講英語。

語言是不要教的,但是假如我們不了解人性,不了解人類發展的歷程,我們就白白浪費掉了。

等到錯過時機,你就要用九牛二虎之力,焦頭爛額,還是學不好,假如用九牛二虎之力可以學好,我也甘願,但是時機一去不復返,叫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呢?沒有百年身,連百年身都沒有了,下輩子再說!錯過時機永不再來。

各位,你是老師,你是家長,要好好注意這件事情!

不是你認真教學就好了,你要教得時機恰當。

要教得時機恰當非常簡單,要懂得人性。要懂人性很簡單,每一個人都懂。

今天我來這裡沒有講一句新的道理,是你自己老早就懂的事,你自己就知道要這樣做,你為什麼不做?而且當一個老師,你還用相反的方式來做。

可憐可憐我們的孩子!

我們被犧牲了,不要再犧牲我們下一代!

要痛哭流涕的啊!

現在我所說的不是聖語,你不要教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在學校裡面教語文的時候,如果所教的是白話文,就等於浪費你的老師的青春,浪費兒童的生命。

為什麼?白話文是不要教的。為什麼不用教?只要認得字,就會讀白話文,只要認得字,就會寫白話文,因為按照胡適之先生的說法,白話文叫作我手寫我口,我口就是講話,我的手會寫字,我就會寫白話文,白話文是不需要學的。

不過我們語文教員,還是有工作做,學什麼呢?學作文,什麼叫作文?記載我們語言的工具,而這種記載,從古以來,他為了要記載我們的語言,要記載語言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我們講話比較不慎重,隨便說說,隨便算了。

但是我既然有思想,我要記載下來,要傳諸久遠,我就要慎重,怎麼樣慎重呢?第一點;我們的思想都要精確,不是隨便說說,要精確化,要考量、要整理、整理才能精確;第二點;你不要太哆嗦,要很簡明來表達;第三點;你既然要讓很多人來看,你要非常的優美地表達。所以,這種表達是把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語言經過整理後精確化、簡捷化、優美化,而才把它記載下來。這樣的語言不是普通語言,這樣的語言叫作文章的語言,寫文章的時候特別用的語言,是人造的語言,是升華的語言、是高度的語言,這種語言不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它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這種文章的語言簡稱文言,所以人類之偉大,一個文化可以傳下去,我們可以欣賞到非常優美的文學,就是靠文言文。

自然環境可以學語言,自然環境不能學文言,學文言是使我們人類這個學習的角度更加的開放,使我們人類能夠進入到歷史當中。如果只學會講話,他就進不到歷史,進不到文化裡面去。

因此,要傳承所謂的人類智慧,你要能夠繼承所謂的傳統,你要站在巨人肩膀之上,你必定要學會讀你自己民族的文言文,包括西洋人也是這樣,不能讀文言文,就代表他們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只好當作一個從零未開發的原始民族來看。他們如果接受到外在的文化,他只有全盤的吸收,所以台灣就變成叫作全盤西化。

可憐的台灣人!希望我們大陸趕快去拯救,水深火熱。(掌聲)但是,你能拯救嗎?(眾笑)我看兄弟之邦,差不多。我來這裡,大家說我是台灣來的。其實我所讀的書,孔子山東人、孟子山東人、老子河南人。我到四川去,游杜甫的草堂,無限的這個思古之悠情就產生了。所以這裡沒有任何的瓜葛,只有一種東西就是人性,就是你跟我的誠懇。

我們要注意了,我們怎麼把這個已經斷了的這個斷層,我們怎麼把它接起來?其實我們自己也可以努力,但是,我們已經來不及了。雖然來不及,大家也不要太傷心,因為中國有一句老話,說「死馬當活馬醫」,我們自己也可以稍微努力。但是你不要太努力,因為你的努力不會有大成就了,補救補救可以,不要想要成為大人才了。

我們的大人才在我們的下一代那邊,不要浪費了他,因為這種高度的文化教養,必定要在十三歲之前完全的完成。

怎麼做?你首先這個工具上要養成他能夠讀經史子集的能力,就是要文言文的教育。

你說它裡面有糟粕,中國的傳統有糟粕。有糟粕是一回事,如果你說有糟粕,也要一個有功力的人才知道哪裡有糟粕,不可以隨便亂講。

所以你要發揚它,你要有能力;你要批判它,你也要有能力;你要咒罵他,你也要有能力。

所以,首先我們培養這種能力,然後我們從閱讀當中,我們漸漸的融入其中,也可以說古人的智慧漸漸開發我們的智慧。

尤其是我們現在所推廣的這種教育,他所讀的內容都是永垂不朽的智慧之作,叫作經典著作。

這些經典著作讓他耳濡目染之後,他不會變成一個三家村的小里小氣的一個頑固分子。這些經典著作本身就是一個開放性的、一個高遠的理想,一個開闊的胸懷。

你要涵養你的性情,你要增長你的智慧,你要提升你的眼界,你要增進你的道德勇氣,都必須靠這些永恆的著作來啟發你。

我們不是跟著孔子走,乃是我們讀孔子的書來啟發我自己內在的心靈。

如果孔子講的話不是我內在心靈要的東西,我可以不要孔子。

我們是憑這樣的精神來讀書的。

但是孔子講的話如果是千秋不朽呢?他還是新的,所以未曾老去;他還是有活力的,未曾死去。只要有人類,你就必須這樣做!

不是孔子教我們這樣做,而是你自己本身就希望這麼做。只是這些書再來喚醒你。

所以經典是喚醒人性的著作。不是來壓迫你,不是來宰制你,不是來奴役你,千萬千萬要認識這一點,要不然我們就不能讀那些書了。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一個巧言令色的人,他的心靈一定是不乾淨的,一定是不誠懇的,這種人你一定要小心啦!

當孔子講這句話的時候,是在二千五百年前他是在山東講的。

但是二千五百年之後,我們在北京的人就可以巧言令色嗎?你巧言令色就是有仁德的嗎?你就可以去交巧言令色的朋友嗎?不是的,我們還是鮮矣仁。

如果一個美國人,他巧言令色就好嗎?不是的,他巧言令色照常鮮矣仁。

這叫做「經典」。這種話為什麼我們不去讀?

杜甫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假如你真的是在一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這種環境之中,一個人如果不會感時花濺淚,不會恨別鳥驚心,這種人沒良心。所以杜甫不是他自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乃是普遍的人性都是如此,這樣子叫作「千古之作」,這樣子叫作「永垂不朽」。沒有任何的政治勢力,沒有任何的經濟勢力,可以使那些東西永垂不朽。只有人性,人性不在杜甫那裡,不在孔子那裡,在我們自己這裡,這叫作「經典」;而「經典」不只是有了這樣的性情的涵養,不只是對我們人性的光輝的啟發,它又是最好的文學著作。

所有文學家只不過學到經典的一個面向,他就足以成家了,唐宋八大家是不需要讀的,因為他們是中等層次。他們從哪裡學來這些文學技巧?經典之作。

所以你要有好的文學的素養,你直接讀經典可以節省你很多時間。

有人曾經說讀經這樣一種教育,就是教育的經濟學。因為它太經濟了,只要學一點點,它就有很大的收穫。

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個老師,希望你記住一句話:我們所要教給學生的一定要教他有用的東西,而且這個有用一定是高度有用,而這個高度有用是一輩子有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只要教五分鐘就影響他一輩子,你只要教幾句話就讓他一輩子受用。假如不是這種教材你不要教。因為什麼?因為學的剛才說的那種教材,自己就會了,你教他做什麼?

台灣的語文教育失敗了,嚴重地失敗了!我們費了那麼多的時間來學國語國文,但是語文程度一年不如一年。為什麼?專門在浪費孩子。我們舉幾個例子。我們的小學,他認為小學生懂什麼,小學生懂什麼呢?小學生只懂得他身邊的生活,於是我們要生活寓教育,教育寓生活,所以我們要教他身邊的語言。所以他懂得什麼呢?小貓小狗,所以我們教材里「小貓叫小狗跳,老師早小朋友早,我的書包里,有書又有筆;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不回去。」小華、小明、小英的故事講了六年,這三個人在六年之內陰魂不散。學了這三個人的故事之後,一個人到了十三歲升上初中了,他的心靈裡面除了認識兩千多個中國字以外,他的心靈當中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一無所有」,完全浪費!

現在我舉一個另外的例子,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唐德剛先生,他反省胡適之,他的所謂白話文運動。

胡適之先生是鼎鼎有名的名人,他自己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邀請,在他晚年的時候,用英文講自己的一生的經歷,叫作自傳,不是口述自傳。

因為是英文,但是這個很有歷史價值。所以,他就叫他的學生唐德剛,現在在美國紐約大學當教授,唐德剛,他把它翻譯成中文。在翻譯的時候,唐德剛一面翻譯一面就下注解,就對胡適之先生的功業,有一些評論。

在討論到民國八年「五四運動」,民國九年「白話文運動」的時候,唐德剛先生這樣說,我來念給大家聽,書上說:「這一場的白話文運動,尤其是以白話文作為中小學教育工具這一點,其建設性還是破壞性究竟孰輕孰重,最好還是讓在這個運動影響最重的時期,受中小學教育的過來人來現身說法。因為民國九年的時候胡適之建議國民政府,把我們小學的國文教育完全改成國語就是完全改成白話文,小孩子只學白話文就好了,不要再學那些極其拗牙的古文了,這叫白話文運動。」

唐德剛先生就是那時候正好是小學生要入學的人,於是他親身經歷到了這種變化。他說,要由我來說才能夠知道這種教育到底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是對國家有利的,還是在殘害國家的。

「筆者本人就是胡先生所稱許的,當年新學制所受教育的小學生之一。不幸,我是個鄉下孩子,距離我家最近的國民小學叫作『公立小學』,『公立小學』一概都照政府的辦法教白話文,這個小學也在十里之外。我們上不了公立小學,只好在家裡祖父開一個私塾來教我們幾個親戚的孩子。我祖父是革命黨,他的頭腦是很新的,所以他有許多的改良,不是按照一般的私塾教育。但是,在國文這一課他卻規定我們要背誦古文,作文也要用文言文,不許用白話文。我在這個私塾之內讀了七八年之久,我的國文就『從床前明月光』一直背誦到『若稽古帝堯』。」「若稽古帝堯」是尚書,尚書號稱極其拗牙,所以把尚書都背完了,大概《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都背完了。「所以最後連《左傳選萃》和《史記精華錄》也能整本的背。

在我們這些同學當中,除了二三個實在念不下去之外,大多數的孩子都不以為是辛苦,最後在家長的鼓勵之下,竟然也主動去讀《資治通鑑》和《昭明文選》這些大部頭書。那時候才幾歲?十一歲。

在我們十二歲那年春天,家長送我們上初中,必須有一張小學文憑,所以就把我們插班到公立小學去。我還很清楚記得,我們在公立小學所上的第一堂國語課,就是有關早晨那個公雞的白話詩,他的詩是這樣子的: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聽富人笑,哪聞窮人哭;喔喔喔,喔喔喔。那時,表兄和我三個人都已經會背誦全篇『項羽本紀』」就是《史記》的一篇文章「項羽本紀」,項羽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我去數一數總共九千二百個字,他們全都會背。「但是上國語課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和其他六年級同學一起大喔而特喔。在我們樓下就是小學一年級,他們國語課我記得幾句:『叮噹叮,上午八點鐘,我們上學去。叮噹叮,下午三點鐘,我們放學回』。那時小學生們念國語還有朗讀的習慣,所以早上早自習,晚上晚自習,只聽得全校的孩子一邊喔喔喔一邊叮噹叮,好不熱鬧。」

各位,有教就有,沒有教就沒有。同樣上學,同樣教書,他同樣做功課,你教他什麼他就是什麼。

胡適之的例子,可以讓我們做一個警惕。胡適之四歲就開始讀古詩,六歲上私塾就開始背古文;到了九歲的時候,讀了三年古文,他自己就能自己看古典小說了。所以語文教育,語文教育嘛,能夠看古典小說,這個語文程度已經很高了。兩年之內,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說,一輩子的作文,基礎就奠定了,九歲!十一歲的時候,他的老師就正式教他讀古書,因為已經讀了四年古書了,以前讀書是背,現在是自己讀,已經有能力自己讀了。老師教給他第一本書叫作《資治通鑑》,十一歲就讀完了。到十三歲就把《左傳》讀完了,把《左傳》讀完了,大概這輩子中國書都讀過了,以後就是複習、綜合、創造。

任何以前中國讀書人,都在十三歲之前把所應該讀的書全部讀完。一些重要的書都放在肚子裡面,假如沒有這樣子的教育,這一輩子不要想要成為一個所謂的大人才。就沒有了,大人才就跟這個人分家了。

胡適之接受這種教育,他也沒有變成書呆子,以後他的記憶也很好,學英語學得很快,所以十九歲考公費留學,二十歲出國去,到了二十七歲在哥倫比亞大學,拿哲學博士。他憑什麼拿博士,他寫了一篇文章,叫作」先秦名家研究「。諸子百家已經很困難了,名家更困難,沒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礎,能夠研究先秦名家嗎?所以胡適之非常容易就寫出來了,因為十三歲前就讀完了,而且他寫出來以後美國教授看不懂,所以糊裡糊塗地讓他通過畢業了。二十八歲回來北京當北大教授。他憑什麼當教授,十三歲之前的功力。他後來寫了一本書叫作《中國哲學史》。他憑什麼寫《中國哲學史》,你能嗎?不到三十歲全國聞名,憑什麼?十三歲之前受的教育基礎。他去演講引經據典不要帶書的,從來不會錯誤。因為他至少會背一千首詩詞,至少。其他的書不用說了。

在他成名之後,建議我們的教育部,不要再讓兒童讀古文!

從此以後中國人沒有胡適之。出不來了,出不來了!可憐的中國!

胡適之讀古書長大的。你不是要寫白話文,白話文不是寫得很好嗎?胡適之讀古書長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話文不是寫得很好嗎?讀古書長大的。錢鍾書、沈從文,讀古書長大的。魯迅、老舍,讀古書長大的。林語堂梁實秋,讀古書長大的。

什麼叫白話文?不好好思考這點,萬世不得超生!

他為什麼能,我們不能?我的孩子比他笨,全國的孩子比他笨嗎?!思想的問題,教育思想的問題!

一個孩子,你教他什麼,他就學什麼。一個孩子的基本學習能力,是吸收的能力。是海綿式的吸收,整體的吸收。你教他什麼,放在肚子裡面。

懂不懂?不懂!但是不懂就沒有用嗎?你看看胡適之就好啦!長大就有用,一個人是會長大的,學的這些不懂的東西,他有七十年去懂,你怕什麼!

但是現在不學,一輩子就來不及了!

什麼叫作「生涯規劃」,這叫作讀書教育的「生涯規劃」!

你要知道現在所學的不是現在要懂,但是一輩子有用,而現在不懂的學習是不是很痛苦?我們來檢討這件事情。假如學得很痛苦,不要學了,我們的孩子太痛苦了。假如不是呢?你怎麼說呢?所以,以下介紹這樣子的教育。

我們不要再講理論了。我們就很實在的,你應當怎麼做,這樣教育在台灣稱為「讀經教育」,就很簡單,就是去讀經典著作,其中教材是「經典」,教法是「讀」。在我們大陸,一般人對「經」這個字有忌諱。其實你不要忌諱,我說就是:經常之道嘛!永垂不朽的著作嘛!你任何時代都可以有嘛!現在也可以有呀,但是現在如果沒有這種經典人物出現,就沒有啊!

所以不是古代才叫「經典」,不是這樣講的,我們完全是開放的心胸。只要你是夠格,你是夠高、夠深、夠遠,你可以感動千秋萬世,你就是經,就這樣。

所以不拘經,還是史,還是子,還是集。杜甫的我們當作經來讀,李白我們把他當作經來讀。但是,《紅樓夢》,就不大夠,對不對。但是它在小說是經典之作,不過它比起杜甫、李白還差一點。我們就這樣來選,這樣來選經典著作,所以要選擇教材是很簡單的。

我介紹大家選擇的方法,我們沒有固定的,一定要規定什麼教材。

我們又不是教育部,所以不規定,但是你自己可以選一選。

與其教語文課本,不如教三字經。三字經讀會了,語文課本就會了。教語文課本是沒有用的,語文課本它是幼兒園他就學會了。

所以,各位老師!你的孩子你的學生如果有以下的情況,你要小心。什麼情況?就是我們剛開學的時候,發下語文課本,他當天就看完,而且看完三遍,他能夠跟他的母親講語文課本裡面的故事。我告訴各位,你這本課本就不要教了。怎麼辦?明天再發一本新的語文課本,要不然你在浪費孩子。

我們下課的時候,聽小孩子在他的朋友之間講話,他所講的話這麼流利,所用的詞語這麼豐富,如果它比我們的語文課本還要更高深,我們語文課本是在浪費他,他如果在家裡看電視,他看自己的課外讀物,如果那些的知識更加豐富詞語更加的優美,我們還在教語文課本,我告訴各位你在浪費我們的孩子,你是有罪過的。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學了高度的表達,低度的表達自己就會,不要學。

你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所以教三字經。當然還有百家姓、千字文,這些所謂的童蒙書啦。

但是要學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詩不如讀唐詩,唐詩讀好了,那些都不要學就會了,而且可以提升他的語文程度。但是與其教唐詩,不如教古文,古文會了,唐詩自己就會,所以學唐詩浪費時間。你若要學古文不如學諸子百家。因為古文作家都是學諸子百家來的,學古文作家是浪費時間,古文作家你跟他平起平坐就好了,你拿來欣賞一下就好了,不要那麼努力去學了,因為他不值得你努力。你要學諸子百家,不如學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學會了,諸子百家沒有不會的。

四書五經裡邊以四書為標準,四書又以《論語》為開頭,所以中國人要讀的,第一本書就是《論語》。

這一本書不讀,枉廢你是中國人!

第二本書是《老子》;第三本書隨便選,經、史、子、集隨便選。

我們在台灣,我介紹第一本書讀《論語》,第二本讀《老子》,第三本書讀《唐詩》。

《唐詩》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給他好玩,所以附帶讀《唐詩》,千萬不要那麼認真教《唐詩》,那太小兒科了。

好,教材就這麼選。

你說那怎麼辦,我怎麼教?

假如今天我只講到這裡,吊味口,那簡直是空中樓閣。我又不是專科出身,我又不是讀中文系,我自己以前也沒有很深的素養,我怎麼可以教呢?

所以現在,各位,今天我們來這裡最主要的是學到教學法。

這個教學法呢,只要兩分鐘就可以學完,而且保證每個人都會。

所以,等一下我們這個演講結束以後我們這個大門關起來,我們要測驗,誰不會教就不准誰回家。我們要保證每個人都會教,要不然我們何必來這裡坐兩個小時呢。但是大家不要擔心,只要你聽兩分鐘,我保證你會,不會算我的,不會算我不會教。所謂名師出高徒!

為什麼這樣子困難的書,這樣子高明的書,而教法會那麼簡單呢?我剛才不是講過了嗎?凡事合乎人性,凡事順乎自然,天地之間本來就是很簡單的。

所以我們教學法,就是順應著兒童的心理,然後依照教育的本質,應該這樣教,所以我們這樣教。並不是說,因為我們的老師都很差,所以我們這樣做。不是,是本來就要這樣教,你的程度很好,也要這樣教,何況你程度不好,所以這種教育本來就如此,本來如此。

好,我現在講我們怎麼樣去教學生呢?我們只要會講一句話,就可以當讀經的老師了,就可以指導他文化的進度,不管你是老師還是家長。你可以把這句話教給你的同事,教給你們的家長們。同樣,講這句話就可以教讀經,而且教一輩子都這樣教,效果深遠,兒童一輩子都會記得你,都會感激你。

這句話只有六個字,這六個字很簡單。

請各位注意,就是:「小朋友,跟我念」,我稱為讀經教學六字真言。

大家可能都覺得聽這個老師演講很「愉快」,這種「愉快」有一種嘲笑的味道。「哼!這樣子還讓你講,哼,我們老早就這樣子教了」。但是我現在要分析一下,我們大部分的人,對這六個字並不了解。首先,你為什麼說「小朋友」這三個字?很簡單,不要說「小朋友」,可以說聲「餵」,也可以,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才能學習。而一個老師、一個家長是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的,而且愈注意的學生,注意力越集中的學生,他學得就愈好。所以我們要時常引起他注意,所以常叫「小朋友」,「小朋友」這樣叫他,一個善於教導的老師一定時常呼喚,叫作「耳提面命」,所以要常這樣叫「小朋友」,隔一段時間他們已經不注意了。再叫「小朋友」,一定要掌握尺度。一個新的老師去到一個新的班級,他不知道哪一個人可以當班長。我告訴你,很簡單,站上講台忽然喊一聲「小朋友」,那個抬頭最快的、眼睛最亮的孩子可以當班長。老師講了「小朋友」,還在那裡東摸西摸,還在流口水的那種不要當班長。因為他一定學不好,所以「小朋友」只是提醒他,而一個小朋友是善於集中精神的,雖然他集中精神的時間不能維持很久,但是他善於被引導。我們大人就不一定了,像我在這裡講的口味橫飛,我說:「各位老師」,大家還是這樣(做昏睡狀)。為什麼呢?沒救了。你不再對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了。兒童不是這樣,所以你一叫「小朋友」,他就轉過頭來,一定的,這叫「合乎人情」。第二句話「跟我念」,更是正中下懷。因為兒童就是這樣學習的,就是跟著學的。兒童的天性很像猴子。每一種動物一生下來都要跟他的父母親、他的長輩學習。越低等的動物它跟的時間越短,它的幼兒期越短;越高等的動物,因為它要學到非常豐富的生活的內容,所以它要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是幼兒期,都是跟著父母的。人類的幼兒期最長,基本上是十三年,而人類不只是跟父母學習,人類還安排了很多的辦法,讓他跟老師學習,所以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老天爺就給你十三年的幼兒期。如果老天只給你三年的幼兒期,一個三歲的孩子就說:我翅膀長硬了,我要飛走了,我告訴你人類就滅亡了。千萬不要隨便引發兒童的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小時了了,是大未必佳。我們要讓一個兒童十三歲之前,完全在我們的老師家長優良的帶領之下,但你一定要優良,你不要帶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你如果帶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你不會教,他老早離開,老早翅膀長硬最好,但是現在我們有好的東西要給他,他必須用十三年的時間來學到這些五千年的文化,乃至於西方重要的文化都在十三歲之前,要灌注在他的肚子裡邊,肚子裡面要滿腹的經論。

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培養人才。而要做這個事情是這麼簡單,就是「小朋友,跟我念」。他一定跟你念,如果一個小朋友居然不跟你念了,我告訴你,你這個老師已經失敗了,這個小朋友已經不再長進了。我們叫他跟我們念,並不是叫作控制他,並不是叫作不民主,不是的。民主,或者說我們要讓他活潑,讓他自由,不在這裡說。如果你帶你的孩子上街要買冰淇淋,你一定要問他你要吃什麼口味。因為他自己有自己的口味,這是他自己可以決定的。現在你要教育他,你不該問他你要不要讀經。你是與虎謀皮呀!而且你等於放棄你老師的責任了。他哪裡知道他要不要讀經?這是他不能知道的,是你要負責的。家長跟老師要負起他一輩子的責任。這叫作真的民主,這叫作真的多元化。觀念不一樣,場合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觀點來面對,心靈不可以太狹隘。

好了。教他讀經就是「小朋友,跟我念」,現在很多老師都說,我們天天都在「小朋友,跟我念」啊,所以這句話有沒有學問呢?「小朋友,跟我念」這六個字沒有學問,但是說了這句話以後你念什麼給他聽就有學問了。

現在我們的老師尤其台灣的老師,怎麼說呢?他也是上講台小朋友跟我念:「小老鼠上燈台」,小朋友念什麼?當然念「小老鼠上燈台」,念了六年,四個字可以形容,你們都知道,一無所有。他跟你念這個做什麼?他在三歲的時候老早就念完了。他跟你念這個做什麼?我們要提升一個人的心靈的程度啊,我們要加深他心靈的分量啊!你還要教他學小老鼠做什麼?這是他在日常生活中他跟小朋友在一起就學完的事情。為什麼要放在課堂上來教,小華、小明、小英的故事?他自己看課外書就已經看得比我們多了,為什麼要到學校裡面教?你不是在浪費嗎?我們只教高度的,那些低度的自己就會。

所以從今以後不要再浪費孩子。

「小朋友,跟我念」,念什麼呢?你說,小朋友跟我念,你就開始念「學而時習之」,他一定跟你念「學而時習之」,他不會跟你念成「少小離家老大回」,不可能。所以,請各位老師今天回去就開始實驗。假如你實驗失敗,不要聽我的話。假如你實驗成功,你要好好的反省了。而且要告訴其他人我們不要再浪費孩子了。

你今天回去找到一個小孩子就說,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他忽然念成「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孩子不能教,沒有前途。

但是你要說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不管這是什麼只要他是你教的,保證跟你念「道可道非常道」。他不會來問你,「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只要他這樣念,他就天天學。

好!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起見,現在我們來實習,教學要實習。實習了,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往前走。

現在每一個人來實習,太耽誤時間。我做老師,大家做小朋友,你不要跟我做對。你要當小朋友,學小朋友這樣做。

小朋友,跟我念:「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眾念)。

念得沒有精神,怎麼會,再來一次。

對小朋友說他,再來一次,他也無所謂。你說他沒有精神,他也無所謂,我們大人心裏面就有反應了。你怎麼說我沒有精神,我跟你念一下就不錯了,告訴你就給你面子了。這個大人當然很難教,所以我不喜歡教大人。沒救了!小朋友不會這個樣子的,保證不會這樣。

好!重新來。我們再一次。小朋友跟我念:「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眾念)好,念得很好,老師很高興,再來一遍「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眾念)好,大家看著書。一年級以上都可以看書,大家看著書一起念,念錯了也沒關係。「子曰:詩三百」,預備起!「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男生念一遍「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女生念一遍「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女生念得比較好,男生比較差,我們男生再來一遍。「預備起,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好,男生念得很有進步,大家應該鼓掌(鼓掌)。好,大家再一起念一遍「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第一排念一遍……;第二排念一遍……;第三排念一遍……;第五排念一遍……;第六排念一遍……;大家在一起念一遍……;張三念一遍……;李四念一遍……;站起來念一遍……;坐下來念一遍……。

會背的舉手。

只要一分鐘到二分鐘,他就會背了。

經過兩三天的複習,終身不忘,成為一輩子文學以及文化教養的基礎。

我們全國的國民只要大家思無邪,天下太平!鼓掌啊(眾鼓掌)!

你煩惱什麼呢?這種書讀一章不夠,二章、三章、五章、十章、二十章、一百章乃至於五百章一千章,你還要教我們的國語嗎?你還要教白話文嗎?尤其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乃至於二三歲的小孩子,你要教他認字,用這種方法最快。那些小孩子什麼字也不認識,拼音也不認識。但是最好他有書,他書拿顛倒了沒關係。因為我們人類認字,不是認那個意義。不是用意義來認字,乃是用圖案來認字。漢字具備有非常的明顯的圖案的性格。這一種的圖案的認識,可以增進他腦力的發展。這是日本人說的。日本人,日本有個教授用漢字來訓練兒童的聰明,因為漢字就是每一個方塊,每一個方塊不同的變化。你看這有多少的變化。所以讓小朋友常看這類圖案他就會認字,會背書以後更會認字,你想像一個孩子如果讓我們教他《論語》,教他一個禮拜他至少認兩個字:「子曰」,至少認這兩個字。後來一個字一個字會認,所以,不需要教認字,只要教他背書。而一個兒童的記憶力是人生一輩子當中最好的時候,黃金時代。從出生開始就成長他的記憶力,這個時候如果訓練他的記憶力,可以成長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於有的人能夠過目不忘。現在我所看到的讀經孩子,具備有過目不忘,讀二遍三遍就把一篇文章背起來的人越來越多。憑什麼?憑有訓練。十三歲之後就不能訓練了。所以我們利用他強大的記憶力,他還不能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自然地教他,只是記憶不必了解。怎麼記憶?就是反覆練習。反覆幾遍呢?要看孩子的資質,但是我建議反覆一百遍。聰明的孩子反覆到十遍,他就會背了,反覆到一百遍,終生不忘;一般的孩子五十遍會背,反覆到一百遍,終生不忘;資質比較差的孩子,反覆到一百遍,他會背,但是他還是會忘記,沒有關係,乃至於他一個字都不記得,沒有關係,他至少比一般的人程度還要高。所以我們的最好的要求是他會背誦,但是要求背誦是不大合理的,因為我們有個別差異,有些孩子很快就背完,有些孩子背得比較慢,所以我們就不要求背誦,只要求他反覆的讀,最好讀一百遍。假如能夠讀到五十遍也不錯。

你這樣教了以後,他的注意力漸漸地能夠集中,他的記憶力漸漸地能夠提升,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提升,他的語文程度漸漸地增長,語文程度一增長,理解力就跟著增長。所以剛才說我們有另外一種讓數學、科學學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就是增長他的內在的學習能力,要增長內在學習能力,必須按照人類自然發展,人類首先發展的是語文,然後才發展思考,所以不要在這么小的時候,訓練他的思考,是沒有用的,違背天理。現在你訓練他的語文,正是他的時期,大好時期。語文的訓練,剛才說過,記憶力提升對他一輩子的學習都有莫大的好處。考上北大北師大的人不只是他理解力好,記憶力他是高人一等,要不然考不上這種大學。記憶力什麼時候培養?十三歲之前,用什麼培養,用語文來培養,不是叫他背數學公式,叫他背這些經典著作。語文能力好了,理解力好了,閱讀能力也好了,他就喜歡讀書,所以到時候老師只供給他課外讀物看就好了。我們一個學期只教一本語文課本是不夠的,我們除這本語文課本之外,我們要讓他一個學期最少能夠看三百本到五百本的課外讀物,所以如果開始教讀經的老師,你會漸漸發現孩子的程度,比你越來越好,你是不夠資格指導他的。我們不可以以為我們在指導孩子,我們不可以讓孩子都在我們腳下。我講給你聽,我們不可以只準備一桶水然後舀一杯給他,我們不可以這樣。我們自己只有一桶水,我們要指點給孩子一條河!老師是不夠資格的,老師的作用在哪裡?那麼老師是不是沒作用?不是,老師的作用最大,在指點他的迷津,指出一條他的方向,所以叫作仙人指路。一個人迷路了,遇到一個,遇到一個人問路,這個人是神仙,他當然知道路在哪裡,他用手一指,他就救了你的一命,不費吹灰之力。

時間有限,聽說到十一點要結束,對不對?還有幾分鐘,我就講一些實際的例子來印證一下,這個各位回去做也能如此。

首先我講的是我家裡的孩子,因為這個大家比較親切,因為剛剛看過電視了,而我不是來這裡宣揚,這裡也沒有什麼值得宣揚的,就是因為是親身的體驗,所以比較深刻。我有四個孩子,在大陸是犯法的,有的孩子比較聰明,有的孩子比較不聰明。我大女兒比較聰明。我開始教這些功課的時候又太慢了,千萬不要太慢,越早越好,所以五六年級才教她,她就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太聰明了,「我們學校又不教,我們老師又不考試,我們同學又不讀,我幹嗎要讀?」啊!沒辦法,所以她只學了一點點,但是學這一點點到了初中高中啊,就不得了了,她的作文不必指導,下筆千言,就只學那麼幾句哦。

我的第二個孩子是男孩,是比較笨,所謂比較笨,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學校里都可以表現,一二三年級都是二三十名,都是後邊的,老師以為他有自閉症,或老師以為他怎麼樣,反正到了六歲還不大會講話,到了七八歲還流口水這種人,我第二個孩子。第二個是男孩子,我唯一的這個男孩啊,所望者終生呀!所仰望者終生,結果這個男孩是這樣,但是我不緊張,因為我知道,我懂心理,所以我不緊張。到了他三年級的時候,他姐姐是五年級,差兩歲。我教他姐姐的時候也教他,我怎麼教他呢?我就拿一本書給他說:「孩子啊,你這麼大了,你應該讀讀這本書了。」拿去給他翻,第一頁讀給我聽。他就翻開了,第一頁,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把第一章五十幾個字都讀了,都沒有讀錯,我翻第二頁,第二頁就讀了:「第二章,天下皆知……」又是六十個幾個字,總共一百十幾個字,統統沒有讀錯,一個三年級,成績這麼差,而且是小子,一個小子就在讀《老子》這本書,是小子讀《老子》,而居然沒有讀錯,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有注音,所以他沒有讀錯啦,所以太簡單了嘛!老師何必那麼浪費精神呢?就像我一樣就好了,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但是你要知道,等一下你就知道我是一個最負責任的父親,我就這樣教他。好了,說:「你會讀了嘛!現在你去讀,你們三年級小朋友下午沒有上課,他整個下午都可以,功課也做完了,我說你去讀,把它多讀幾遍讀不完別來找我」。他讀了一個小時才來找我,還是不會,還是結結巴巴的,我說:「不行」,待會晚上還來背。所以,晚上我就要給他讀,給他問,而他就很流利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背完了。於是,我說了一句這輩子最重要的話,這句話你要知道,我說這句話,引為這輩子最重要的話,我說:「孩子呀!從今以後每天背兩章。」《老子》八十一章,多少天背完?四十天。剛才不是美國的學生在問我們留學生嗎,你們的《老子》講些什麼嗎?四十天就全部會背了。我們的孩子有多少四十天浪費掉了!四十天背完!我從來沒有指導過一次,只有說了那一句話。另外呢?背完了就算了嗎?不是。我知道人類會遺忘,咱們學教育的知道有遺忘率,越早複習越好,所以趕快複習,一天複習十章,十章大概五六百字,他以前都會背,現在把十章連起來背,輕鬆自在,所以每天都背十章,八天複習一次,總共四十八天。還要再複習,複習第二次,二十章連起來背,大概一千個字連起來背。你要知道一個孩子能夠在頭腦裡面存放一千個字,像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他的整個生命力就開拓出來了,一輩子的聰明就奠定了,一千個字就好了。現在我們教小朋友們背書,只說:「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沒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沒了。我告訴你,浪費生命啊!一天到晚連起來背,四天背完總共五十二天。第三次複習,四十章連起來背兩千五百字,連起來背,兩天背完,五十四天。最後一天,從第一章背到八十一章,《老子》五千言一口氣背完。從那一天開始,《老子》跟著他一輩子(鼓掌)。讀完《老子》我馬上後悔了,我弄錯了,要先讀《論語》。趕快開始讀《論語》。《論語》不是八十一章,《論語》四百九十八章,號稱《五百章》。三年級讀《老子》,然後四年級讀《論語》,然後他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叫作脫胎換骨。他的聰明是父母親生給他的,他的天生的秉賦啊,但是他這種是秉賦很差的孩子啊,只是讀了不過半年,他就整個變了,連氣質都變,裡面變,氣質變,他的頭腦變。老師都非常驚訝說:「這個孩子怎麼現在變聰明起來了」,五六年級名列前茅,初中全班第一名。初二老師叫他去跳級考高中,他到高中全校第一名。高中本來讀兩年要去考大學,我們教育部不准他考大學,所以第三年就浪費掉了,考上台大。考上台大以後讀了三年大學,考研究所。台北兩家最有名的研究所,政大,政治大學研究所,他考第一名,台灣大學研究所他又考第一名,考兩個第一名。大家都說:「你的孩子是天才。」我說:「最笨的。」大家問我的孩子怎麼這麼會讀書,你從哪裡學到讀書的方法?沒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為什麼會聰明起來的,就是三年級的時候我讀過《老子》,會背《老子》,大家可能都會想,我也要去背《老子》。來不及了!這是第一個故事。下面的人說,我這個孩子將來成就比我高十倍,憑什麼你知道嗎?憑我那一句話:「孩子呀!從今以後你每天背兩章」。他就可以高我十倍。教育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啦,我有什麼力量啊?沒有,我又沒有給他講《老子》,我若講一句《老子》給他聽天打雷劈。但是他不了解《老子》嗎?從初中開始,這個智慧漸漸產生。高中的時候能夠引用,到大學的時候,他就能夠用《老子》的思想去比對世界上的哲學家。憑什麼?三年級的時候,九歲的時候,五十五天的教育。有沒有讓他在家專門讀《老子》?沒有,課餘時間,就這麼簡單。有教就有,沒有教就沒有,這個沒有是一輩子都沒有,這才是我們最大的痛心所在!

所以,我為什麼要講得口沫橫飛,為什麼要講得這麼激昂慷慨,我們要救你的孩子啊,我們要救我們的國家啊(鼓掌)。

那我這個孩子是不是了不起呢?不是,我這個孩子都說:「現在讀經的孩子啊,他比我強一百倍。」為什麼?因為現在有人在推廣讀經嘛!以前沒有人推廣的時候只有我家在教嘛,現在我這樣推廣了五六年,現在全台灣有一百萬的孩子,一百萬的孩子一萬人如果有一個認真就好了嘛!其實一萬人,哪有是一萬個人才有一個呢?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很認真的。他們只要讀二三年、四五年,就不得了。

我再舉一個例子,讓大家更加的捶胸頓足,回家好好反省,好好把握。

有一個人,在八年前我剛推廣的時候就聽我演講。這個人是學西洋東西,學牙醫,一輩子都只讀西洋的東西。但他聽了之後,他自己覺得,哦,小孩子要讀我也要讀,我要有一套大人讀書的方法,大人也可以讀經。憑什麼大人可以讀經?把你的心理年齡降低跟兒童一樣,就是當你要讀這些書的時候,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你就這樣念,這樣念,千萬不要想要了解,一想要了解,你心煩氣燥,你就讀不下去了,所以你就一遍一遍的讀,再一遍一遍的讀。所以他從那時就開始讀《論語》。後來他結婚了,他叫他太太也來聽我演講,他們兩個夫妻每天早晨起來先做功課,讀半個小時《論語》,你一句我一句,感情好得很。

然後他們這樣讀,他的太太,就是愛人哪,愛人同志,他的愛人同志懷孕了照常這樣讀,這個胎兒就在肚子裡面聽十個月的《論語》,出生以後相貌不凡!(眾笑)而且非常好帶,幾乎不費父母的任何的煩惱,晚上從來不會哭,不是笨到不會哭,聰明到不需要哭。十個月的《論語》嘛,教育嘛!

出生以後父母親照常讀《論語》,這個嬰兒就在旁邊,我剛才講過,醒著可以,睡著也沒關係,反正在聽《論語》,等到這個孩子一歲的時候,一周歲會講話的時候,他就會背《論語》了。一歲半就認得很多字,二歲就開始讀書,讀自己的課外書,讀那些幼兒園的書。

我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因為我反正這樣講,我這樣講過了以後,我什麼時候跟你見面呢?你什麼時候告訴我呢?所以那個人也是一樣,我都不知道。

等到經過七年多,這個小孩子五歲半了,他又見到我了,他說:「我的小孩子現在,我很煩惱,因為他讀書,太喜歡讀書了,讀太多了。」他現在讀什麼呢?讀世界名著!五歲半。世界名著字太小,父親不讓他讀,他就偷偷讀書,所以這個孩子讀書的時候很緊張,聽到父親的腳步聲就把書藏在床下。「我在這裡玩」,他爸爸說:「玩,好,你趕快玩,好,不要讀書。」

各位,如果天下的家庭都是如此,我告訴你呀,天下太平了!

現在我們台灣的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他在煩惱我們的國民不喜歡讀書,煩惱我們的孩子不讀書,煩惱我們的青少年只喜歡玩,他知道閱讀習慣要從小學開始,所以他拼命地在提倡兒童的閱讀教育。我就告訴人,看誰能夠去傳話,你不要再提倡了,你用我的方法,你連禁止都禁止不了。有很多老師教了讀經以後,小朋友的語文能力一提升,接著他們看書,越看越喜歡看,理解能力越來越高,他的這個知識量超過老師,他還是喜歡看。下課的時候老師看到全班怎麼都不動,老師非常生氣,因為他們都在看書,下課都在看書,老師很生氣,就說:「我數到三,不出去的我就處罰。」「一!二!三!」大家往外面跑,拿書去外面讀。這一種孩子,老師不窩心嗎?老師在煩惱什麼?這種孩子還要教他數學嗎?還要教他自然嗎?還要教他社會嗎?還要教他語文嗎?老師根本不要教書了!那你老師做什麼?老師只說孩子啊,往前走,孩子啊,你的前途比我好,孩子啊,你趕快讀經,所以,老師只做一件事:讀經。然後再做一件事,鼓勵他多讀課外書。老師不費吹灰之力,人才從此培養成功。不要再寫生字,跟我寫:一筆、一划、一鉤,你給我造詞,你給我造句,你給我作文。教造句跟作文是最笨的老師,造句不用教,作文不用教,只要他看一千本書,他就作文給你看。假如他沒有看過一千本書,你作文是白費力氣的。要把握教育的重點,不要再浪費老師的青春了。尤其是老師教讀經,老師進步最多。以前你沒有讀過《論語》,乘機會讀《論語》,以前你沒有讀過唐詩,乘機會背唐詩,所以老師進步最快。現在我們老師天天到晚,只教兒童的東西,老師大學畢業的時候本來很有學問,教了三年,跟他不懂差不多(眾笑)。可憐的老師!你為什麼不陪他長大。你教他讀《論語》,他讀《論語》,你也讀了《論語》。他會背一本,你會背半本,因為你的記憶力比較差了。這種孩子一輩子感激老師,一輩子啊!他越長大,越感激老師,這個《論語》哪裡讀來的,我小學老師,某某老師教的。各位呀,這叫作千秋萬世之業呀。你教他國語做什麼,他自己讀就好了。然後你教他看書,越看越多,一年看一千本書,這是正常的。六年之內看完六千本書。什麼叫六千本書?中國沒有書給他讀了,這叫六千本書啊。

現在我們台灣有讀經的孩子,讓家長煩惱的是,不知道到哪裡拿書給他讀,因為沒有書了,圖書館的書統統讀完了,小學還沒畢業呀,你知道嗎?為什麼不做這種教育?!你還講給他聽,我來分析給你聽,這叫什麼文法、段意、大意,你分析做什麼?他都比你厲害了,你教他作文做什麼?有學問就會作文,沒有學問,教他什麼看、聽、感、想、做起、承、轉,沒有意義的,不要做沒有意義的事了!

各位老師!英文也很重要,我們讀英文怎麼讀,你知道嗎?從第一天讀英文開始,就讀美國大學所讀的書。他們幼兒園怎麼讀大學的書?現在台灣幼兒園的孩子讀什麼呢?莎士比亞。怎麼讀?我告訴各位,不要老師,只有六個字的教學法,只要你知道六個字,你就可以做最好的英文老師,每個人都可以哦。這六個字就是:「小朋友……」(下面接話「跟我念」)跟你念就完了!

「小朋友,跟它念」錄音機(鼓掌)。

聽一遍,鴨子聽雷公,不懂。二遍不懂,三遍不懂,十遍有印象,二十遍跟著念,三十遍,五十遍很熟,一百遍會背。

讓他這一課或者這一段,這五句好了,讓他聽兩百遍,一輩子都忘不了,終身受用!

只要這種句子背上一千句,你就不用煩惱他一輩子的英文了。

然後,我們還有英文的經典著作。幾千年來,用英文寫的最好的、最有思想內容的著作,像林肯的演說,美國的獨立宣言,剛才說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像這些東西,只要十篇二十篇放在肚子裡面,我告訴各位,將來要了解西方文化的人是中國人。

我們既了解自己的祖先的文化,我們又可以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核心。

你假如只是讀那些非常簡單的所謂兒童英語啊,你這一輩子就浪費掉了,你將來遇到外國人只會跟他談天氣啊,你跟他做生意的時候,只會想要錢哪。你就不會說出一句很偉大的話,你說,你就不會這樣講,你說,讀經的孩子才會這樣講,講什麼,「你們耶穌說,你要跟我做生意」,他就會「對對對對」,他就會跟你做生意了嘛!

就是你要引用他們深度的有意義的,你要跟他們講有道理的東西,你才能做大生意。

民族文化的融合,要有高度的心靈來融合。高度的心靈是開放的,是對所有的文化傳統都能夠吸收的。

但是,一定要在十三歲之前打定基礎,打基礎的方法就是:不管懂不懂,把重要的東西放到肚子裡面;不重要的東西不要教,他自己會。

相信呢?就做。不相信,十年以後你再後悔來不及了,來不及了!

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

不為任何的,不為任何的目的,知識分子的良心!(鼓掌)。

阿波羅網友留言:

王教授當是解時下做父母者於倒懸之一人。朱子曾言,讀書為求道,至於學業乃身外之物。三千年來,只有聖賢之書長在,余者不見其蹤,何敢不讀也。其實只是按三字經所言的老規距學下去,知行並舉,即立有善果,並不計年齡大小。人若誠心一片,無謂早晚,俱有就道之途。共勉。

責任編輯: 紫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902/10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