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炎黃春秋社長揭秘生存秘訣五不碰 您能猜到幾個

《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杜導正近日對本報記者回憶了17年來的辦刊艱難歷程,並作出上述表示。

陋室內發表具影響力文章
    
    1991年,時任中顧委常委的蕭克將軍參與發起了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並於當年4月借《中華英烈》的刊號創辦了《炎黃春秋》。17年來,這本月刊屢屢因「說真話」而引發社會思想大衝撞的文章,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中國新聞出版領域的奇蹟。
    
    然而創刊之初,雜誌社資金捉襟見肘。「我從沒要過政府一文錢、一間房、也沒有任何正式編制。」杜導正回憶道,「沒有辦公設備,就從總參的朋友那裡 『化緣』來了4張舊桌子、2個舊板凳,桌子上還糊?厚厚的文革大字報。就連當年蕭克將軍來視察時,我們還是臨時下樓買了二茶葉。」
        
    至今,《炎黃春秋》編輯部已有13名工作人員,但薪酬卻遠不如同行。北京某著名大學曾力邀總編輯吳思跳槽,許以20萬元人民幣的一筆過補貼、 120平方米的住宅,以及每月8000元的高薪;但吳思仍願意拿2200元的月薪在《炎黃春秋》「為理想而奮鬥」。杜導正直言:「《炎黃春秋》是一片淨土」。
    
    《炎黃春秋》的「秉筆直書」也得罪了一些人。僅在去年發表謝韜關於民主社會主義的供社會探討性文章後,不僅在思想界和政界引起軒然大波,傳統教條左派也為之舉行了至少6次批判會,然而《炎黃春秋》依舊安然無事。
      
    堅守「五不碰」原則
    
    據杜導正得到的非正式消息,「中南海對《炎黃春秋》嘴上不說,但心裡是滿意的。」但杜導正也有「五不碰」:多黨制、軍隊國家化、「六四」、法輪功、現任和上一任中共領導人。
    
    杜導正對《炎黃春秋》還有更美好的願景,「如果給我更好的政策,我一要辦繁體字的海外版,二要改版成半月刊,三是辦書店,四是做出版社,五是辦大學。」然而,據傳由於9月號關於趙紫陽的一篇文章引起某退休元老不滿,《炎黃春秋》收到了來自官方的非正式勸告,以年齡過大為由勸他退休。但杜導正鄭重表示,個人絕對沒有退出雜誌社的意向。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18/11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