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單身:剩女 你二郎腿翹得太高了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一路打拼,一路尋覓,陰差陽錯就蹉跎下來,驀然間發現,比自己歲數大的歲數小的紛紛進了圍城,自己卻成了被剩下的那一小撮人。於是她們便有了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剩女。傳統觀念中,都是條件不好的人才會被婚嫁所剩,而現在「剩女」們並未慨嘆命運不濟,有條件、有能力、有追求的「剩女」們反倒成了時尚一族,甚至開啟一個時代。

  給「剩女」畫像

  2008年,人們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結婚狂潮,每個在適婚年齡的人好像都急匆匆地操辦著自己的婚禮。但也有很多人游離在外。她們28-35歲,相貌身材姣好,月薪3000元以上,在各種高級酒會、酒吧、會所、健身中心中出現,經濟獨立,身穿各種名牌時裝,最低學歷大學本科,生活無規律,追求者無數,不結婚,不排斥愛情……這就是目前網上新近流行語———「剩女」的畫像。

  她們是貌、能雙全卻適齡或者大齡未嫁的現代女性。可以將「剩女」主流群體歸納為3S 女人———Single(單身),Seventies(70年代出生),Stuck(被卡住的)。以前,只有條件不好的人容易被剩下,現在,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剩女」,成了另一種時尚。沒有任何宣言,「剩女」時代已經到來。有人說,「剩女」是一段婚姻大潮後的停歇,在她們之前之後的女人們都喜滋滋地跨進了婚姻的殿堂,而她們遲遲不動。據說最想嫁人的年齡是26—28歲,陰差陽錯地過了年齡段之後的她們反倒坦然起來。

  「大齡」完美主義者

  「剩女」們的共同點是:拒絕在婚姻上妥協,她們追求的是完美的婚姻,她們對自己苛刻,對另一半要求更高。論相貌、論智慧、論收入,她們不輸於任何人,也許正是因為她們的優秀,所以在比她們條件差的女人們都樂呵呵地跨進了婚姻的殿堂時,就她們這麼剩著。

  33歲的李珊是一個跨國公司的翻譯。不菲的佣金,使她成為各種高級健身中心的VIP會員。「我不覺得30多歲不結婚,對一個女人而言有什麼不正常,」李珊說。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執著,李珊18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的外語專業,她的理想是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高級口譯人才,所以她選擇了考研。大學三年的初戀,曾與男友立下海誓山盟,約定永不分離,畢業後工作的男友,對她的選擇給予了莫大的支持。但是,隨著課程的緊張以及大量學習時間的占用,很多次與男友的約會,都因她的各種學習而錯過。兩個人的感情開始變得漸漸生疏,男友最終提出,無法再忍受她這樣漫漫的求學長路,他們分手了。這對李珊是個莫大的打擊,一直相信天長地久的她,被男友這個簡單的理由拋向了情感的低谷。「分手後,我每天拼命地學習、工作,為的是轉移注意力,不讓自己再去想他。」憑著真才實學、憑著刻苦努力,28歲時李珊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中順利地進入了現在這家公司。事業順利,生活衣食無憂,並不能填補她內心情感的那片空白與荒蕪。她身邊從來不乏追求者,但每次約會之後,李珊總感覺不到那份默契,表面的絢麗與喧囂,反而使自己更寂寞。

  看著身邊的那些女友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李珊心裡涌動著一種莫名的衝動。但是,每次硬著頭皮被人拉去「相親」回來,都有一種死裡逃生的感覺。她說:「我不喜歡這樣的方式———兩個陌生人一見面就做買賣似的從房子、車子、存款開始談婚論嫁。」經歷了幾次這樣的赴約,李珊終於打開了心中的結,她認為,結婚不是為了完成任務,不是為了獲得周圍人對一個女人婚姻的認可。真正的婚姻應該是通往幸福之路,結婚是為了尋找一份心靈的感應與默契。「我依然認為感情是可遇不可求的,順其自然吧。」

  李珊相信有一天她的白馬王子終將會來到她的身邊。她覺得現在的她每天充實而快樂,「可能有些事情想通了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煩惱了」。

  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讓這些優秀的美女們徘徊在無止境的追尋中。葉嵐現年36歲,一家傳媒公司總經理。2003年,葉嵐初戀了。「那是一種極度唯美的愛情,也許至今那份愛的感覺還沒有完全退去,想起的時候依然還會有許多碎片似的幸福在內心穿越。」她的日記折射出她心底對那段美好戀情的喜悅與留戀。但幾次莫名的爭吵,打破了他們原有的平靜。於是葉嵐花了兩年時間才讓自己從失戀的旋渦中拔出來,「希望自己是一個內心有力量的人,這是我的人生目標。」如今她的公司已成為知名的傳媒與廣告策劃公司。「我現在做事情都會警惕自己是否把事業當成一種麻醉劑,如果用工作來逃避其他事情,其實是很恐怖的。我不是不想追求愛情,而是對愛情期望太高,所以還沒等到。」

  葉嵐認為一個和諧的兩性關係應該是心心相印的,先是有共同興趣,然後才是別的東西,如身體的、物質的。她說:「我希望擁有簡單的,相互信任的愛情。在我心裡,我不希望愛情夾雜著其他物質的東西在其中。」當問及她是否有一天會為愛情而放棄事業時,她幸福地笑著說,她會選擇愛情,因為她覺得從女性本身來講,感情更重要。

  「要剩」還是「被剩」?

  「剩女」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這裡有無奈被「剩」的、有自己要「剩」的,有鬱悶愁苦的、有自我感覺良好的。

  大學教師林娜承認自己是「被剩」的,她抱怨:我想不通,運氣怎麼這麼差?別人都走上了「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的美麗軌道,我怎麼就這麼難?我不醜、不笨、性格不怪心胸不窄,懂得溫柔和性感,為什麼偏偏「剩」下了我?

  張倩則不然。張倩是一家裝飾公司總經理,她覺得自己是主動「要剩」的。她珍視單身所賦予的一切權利,從花道茶道到跆拳道,泡酒吧泡健身房泡會所,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實。她得意洋洋地說:「我比很多結了婚的女友過得好。不用圍著全家的餐桌轉,可以一連幾天吃水果餐,也可以在家一邊看小說一邊慢慢煲湯;出門旅遊不用牽掛家務事。很多人都說我比同齡的女人看上去年輕許多,正是『單身讓我如此美麗』」。

  「剩」而自信心態最重要

  對於「剩女」現象,哈爾濱市社會學專業杜剛教授認為:「剩女」的根本原因在於男尊女卑的傳統文化觀念在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中根深蒂固,男人選擇配偶和情人,會選比自己差的女性,女性也喜歡找那些比自己優秀的成功男人。總體上說,男人的擇偶標準是向下,女人的擇偶標準是向上。在年齡上也是如此。錢鍾書先生在他的名著《圍城》裡,借方老爺子之口,很精彩地闡述了這個道理:「嫁女一定要嫁勝似吾家,娶媳一定要娶不如吾家。」 這樣一來,問題出現了:男人的單身群體多數位於社會底部,就是農村或城市貧困男人,因為沒有更底的女性可選;女人單身群體位於社會頂部,因為她們的位置本身就高,再往上的優秀男人數量有限。「剩男」集中在社會底層,經常被社會所忽視。「剩女」集中在社會上層,受到的關注比較多。

  其實,晚婚是現代社會經濟轉型期出現的一個普遍現象,許多條件優越的人,在選擇婚姻的時候過分挑剔,造成大齡未婚的局面,這是十分自然的現象,人們一定要坦然面對。晚婚不要緊,要緊的是心態最重要。輕鬆度過無愛期,也許,愛就在不遠的前方。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千龍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112/11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