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認識痔瘡5大誤區 防治有8法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由於其發病位置特殊,許多人不好意思看醫生,自認為大便帶血即是痔瘡,於是喜歡自行購藥治療。事實上,其他疾病也可伴發出血,如結、直腸息肉,直腸癌,潰瘍性結、直腸炎等。很多患者對於痔瘡的認識存在誤區,因此, 提醒讀者,了解疾病,認識疾病,走出誤區,正確治療,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誤區一:痔瘡是小病,不必在意

  痔瘡是「小病」,常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引起重視。

   若出血不止,就必須治療。如果對痔瘡麻痹大意或不好意思很可能會延誤病情。因為,有些痔瘡會呈噴射性出血,患者還沒感覺,有的病人則反覆出血達半年之久,最後導致面色蒼白,全身乏力,嚴重貧血。如果痔瘡脫出,不能及時復位,還可發生嵌頓、痔核壞死、感染等。

  誤區二:醫生檢查隱私部位,不好意思

  有些人認為,讓醫生檢查隱私部位,是件很害羞的事,於是能拖則拖,但是,劉佃溫提醒,拖延時間越長,治療難度越大。近年直腸癌在年輕人中發病率增高,尤其發現大便下血,伴有大便規律、形狀改變,像拉肚子一樣有黏液血便,應立即就診。

  誤區三:痔瘡易復發,手術也沒用

  「有些人做了痔瘡手術不久後又復發了,就發出絕望的論調:痔瘡不能根治。」其實痔瘡是可以達到徹底治癒的,但要提醒的是不同的痔瘡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而且,做過痔瘡手術,也不能不注意日常防護,因為鄰近部位也可能發生,因此,術後注意生活調理是預防復發的關健。

  誤區四:希望有辦法根治所有痔瘡

  「一次注射,永不復發」,「打一針根治痔瘡」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一種誤導,不要奢求一種方法能治療所有痔瘡。不同類型的痔瘡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單純內痔可選用藥物治療、注射結紮等;外痔可選用熏洗、敷貼、手術等。內痔出血,卻相信某種膏藥外敷,療效肯定不好,因為外敷法僅適用於外痔和混合痔。而混合痔,單純注射不能達到完全治癒的目的,尤其是環狀混合痔,最徹底的解決方法還是手術。

  誤區五:痔瘡手術可致大便失禁和肛門狹窄

  這是沒有根據的傳言。手術治療痔瘡,不傷及括約肌。重度痔瘡手術後、注射術後會有不同程度的肛門狹窄現象,關鍵是手術、注射要正規操作,提前防範,一般都能避免。

  另外,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提高,通過留置長效止痛泵、打長效止痛針,基本上可以達到術後不痛或無痛。

 

  防痔八法:

  1.多吃素,少肥甘,辣椒酒,適量限。

  2.六淫邪,要迴避,燥濕熱,最宜忌。

  3.臟腑虛,要調適,正氣存,邪不至。

  4.勿久坐、負重行,氣血暢,身康平。

  5.防便秘,防瀉痢,腸運暢,便自易。

  6.講衛生,常洗沖,晚坐浴,保潔清。

  7.計生育,不多產,減腹壓,斷痔源。

  8.慎房事,不貪慾,潔自愛,交有律。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大河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707/17278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