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回國必備:《中國飲食安全攻略》網上走紅

一篇名為《日本人寫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的文章火了。因為他講到了一個國民倍感關心的話題:食品安全!從雙匯瘦肉精、沃爾瑪假綠色豬肉,再到生蒙牛牛奶含超強致癌物;從地溝油到染色饅頭再有肉味香精,國民們不禁要問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何時是個頭!「百毒不侵」的國民還能吃什麼?這個時候一位日本人寫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出爐了。真是旁觀者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個日本人筆下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有哪些。

一篇名為《日本人寫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的文章火了。因為他講到了一個國民倍感關心的話題:食品安全!從雙匯瘦肉精、沃爾瑪假綠色豬肉,再到生蒙牛牛奶含超強致癌物;從地溝油到染色饅頭再有肉味香精,國民們不禁要問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何時是個頭!「百毒不侵」的國民還能吃什麼?這個時候一位日本人寫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出爐了。真是旁觀者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個日本人筆下的中國飲食安全攻略有哪些。

購買食材遵循「就近原則」

  中國地大,相對於日本來說,中國的運輸就沒那麼發達了。那中國的食物如何保鮮呢?日本東京市場的海鮮都是當天空運過去的,中國城市的大部分海鮮品都是陸運,運輸過程中如何保證海鮮的存活呢?很多商家為了讓魚活更久就會有水中加入「孔雀石綠」(可以有效殺滅病菌,高致癌、在海產魚類中高殘留)和「過二硫酸銨」(製作肥皂的漂白劑、增氧劑)。吃魚要吃現抓的,海產魚還是冰鮮的好。不熟悉的魚不要隨便吃,比如河豚、石頭魚等。考慮到污染問題甲殼類動物如貝類、小龍蝦等就不要吃了。長江以南的近海城市,貝類還是可以吃的。渤海內的貝類就不要吃了,這裡的海水污染得據說比下水道還嚴重。

  蔬菜吃新鮮上市的,水果吃中間上市的

  對於蔬菜和水果,最好吃應季的。總原則是:蔬菜要吃新鮮上市的,水果要吃中間上市的,太早太晚或者反季節的,最好不要吃。菜有蟲不要緊,洗洗泡泡就可以了。由於農業科技的發展,好多食品都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但要小心這樣的反季蔬菜與水果藏的安全隱患,比如冬季吃到的草莓大而空則說明用了「膨大劑」。胡蘿蔔只有秋冬季有,夏季銷售的如果表面光滑形裝筆直、尾部比中間還粗且頭部是往內凹的,說明基因改造胡蘿蔔

  從農場到餐桌減少加工環節

  食材新鮮的比真空包裝的好,一種食物,加工的環節越多,加入的添加劑或農殘就越多。所以最好購買有機、綠色、新鮮的蔬果。日本一檔電視節目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中國產、日本產、美國產的相同蔬菜放在一起,日本的蔬菜2天就枯萎了,美國的蔬菜3天就枯萎了,而中國的蔬菜堅挺地保持了一周。這不是說中國蔬菜品質高,而是添加劑超標,所以蔬菜能保存更久。少買煙燻和冷凍食品。特別不要購買散裝的冷凍食品,裡面有重新混入的過期產品,而且散裝的冷凍食品難免有購買時掉地上售貨員重新放入櫃檯的風險;煙燻的東西儘量少吃,還有香腸,特別是紅色的香腸,肉熟了都會變白,如果還是紅色就說明有很多色素,這還不是最主要的,裡面超標的亞硝酸鹽才是罪魁禍首。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329/24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