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下一代偉大科技產品近在眼前

報導科技產業新聞很容易令人感到倦怠。矽谷的巨頭們總是進行著天花亂墜的宣傳,常有人聲稱某項技術革新經數學計算證明意義重大,而對於這些未被證實的言論,每個追蹤產業動態的記者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所以,當Quartz通訊記者米姆斯(Christopher Mims)將2013年稱作「科技領域的失落之年」,並稱科技產業這一年中沒有製造出富有價值的產品時,我能理解他為何得此結論。有的時候我也會這麼想。當我在報導某款新的(過度社交化)媒體產品,或者一種新的定位廣告的方式時,我都沮喪得抬不起頭來。

但之後,我讀到Daring Fireball博主格魯伯(John Gruber)和Gigaom創始人馬利克(Om Malik)對米姆斯觀點的反駁。他們認為科技產業最大的進步潛藏於媒體的視線之外,整個產業絕非停滯不前。

我認同這些更加正面的觀點。我認為應當打消負面情緒,以樂觀的態度看待2014年的科技產業。下面我將簡要陳述我的理由:

首先,不要再嚷嚷著呼喚「下一代偉大產品」的到來。今年蘋果公司(Apple Inc.,AAPL)沒有發布希麼新型產品(比如說電視或者智能手錶),你感到失望了嗎?新款智慧型手機沒有太多革命性的新性能,你鬱悶了嗎?你是否已一口咬定科技產業了無生趣,將不會再湧現出新的技術革新?你是否認為我們已身處一個百無聊賴的時代中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送你兩個字:幼稚。

我也總是希望能夠有新的卓越技術出現。但是僅僅因為近年來沒有出現類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新產品,就有人斷言科技產業已無法繼續創新。這種說法令我生厭。其問題在於,觸控式螢幕式智慧型手機(以及功能近似的平板電腦)是一種極其新潁、撼動了整個產業的電子設備,而我們在這一代產品中不可能再看到如此開天闢地的產品。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本身就是新一代的偉大產品,可我們卻像被寵壞的小孩子一樣叫喚著這還不夠。未來大多數技術進步主要將圍繞這些基礎技術進行改良和拓展,例如讓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更便宜,性能更強大,更小更輕,並將更大範圍地管理、連接我們生活。

2013年見證了一些此類創新成果的湧現。谷歌(Google Inc. Cl A,GOOG)旗下的摩托羅拉(Motorola)推出了性能出色的Moto G,這款裸機售價僅199美元的手機徹底地拓寬了人們對手機的接觸面。與此同時,蘋果的新款高端設備裝配了高效卓越的A7處理器,使得行動裝置亦可實現台式個人電腦的計算能力。移動應用數量的壯大也令人倍感驚嘆,例如叫車應用Uber和智能軌道賽車Anki Drive,都無不彰顯著智慧型手機改造真實世界的巨大潛力。

正如分析師埃文斯(Benedict Evans)所提出的,移動計算真正的革命是規模的革命;我們正從由個人電腦控制的網際網路轉向由30至50億部手機控制的網際網路。即將問世的設備中,無論是人們期待已久的蘋果電視還是谷歌眼鏡或智能手錶,沒有哪一種能夠像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那樣令人興奮。因此不要再只是為了新奇而追求新設備。下一個重大產品已經存在,它就在你的口袋裡,非常不可思議。

第二,隱私已經不再是事後才想到的問題。我曾經提出,閱後即焚的應用Snapchat是2013年最有意思的技術,因為它給不默認存儲我們所有數據的設備鋪平了道路。而Snapchat傳遞出的更重要信息是,隱私並非不再重要。

多年來,科技巨頭一直口頭承諾保護隱私。它們一邊宣稱「隱私對我們非常重要!」一邊收集你的大量數據。但科技行業一直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將隱私作為一個可以創新的地方、作為用戶在選擇應用或服務時會在意的一個功能來考察。

受Snapchat的出現、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監控活動泄密、以及人們日益擔憂自己生活在全方位監獄中的現象影響,上述情況在2014年將開始發生變化。讓我們期待重視隱私的應用如雪崩般出現——無論其採取的方式是默認刪除數據、以本地方式保存數據還是限制數據分享的範圍。

第三,針對企業的科技也終於有意思起來。多年來,商業軟體是創新的死胡同,被微軟(Microsoft)、甲骨文(Oracle)和其他根深蒂固的巨頭所主導。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2013年,幾個替代產品崛起,對傳統的商業科技產品構成了挑戰,比如一款巧妙的新文字處理應用Quip,或Box推出的協作軟體Box Notes。我猜這種趨勢還將在今年持續。

我期待的一個企業發展是,著眼於將雲服務引入具體、專門化市場(又稱縱向軟營)的公司興起。我說的是像Veeva Systems這樣的公司,它為醫療保健行業提供基於雲服務的銷售工具,並在去年秋季成功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IPO)。2014年,針對具體行業(如律所、酒店、醫療)的其他初創企業有望悄然實現擴張。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機器人不一定會取代你的工作。矽谷多年來的一個陳詞濫調是,機器將在多種類型的工作上取代人類。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如火如荼,我為之興奮的是它正成為人類的補充而非替代。可以看看Redfin如何利用科技打造更好的房地產經紀人,而不是取代他們;也可以看看Duolingo應用如何通過對人類智能開展「眾包」來提供比機器更好的翻譯。

我認為,我們正在見證人機合作新範式的曙光:機器智能與生物智能的結合肯定會比二者中的任何一個更為高明。機器讓我們更優秀,我們讓機器更先進。我們還有希望。歡迎來到仿生學的未來。

你們還有什麼可補充的嗎?我樂於聽到你們對於年度最佳和最差科技趨勢的看法。(Farhad Manjoo)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06/36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