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南都:陳光標舊事再調查「首善」還是「首惡」指使警察強拆逼死人命

—指使警察強拆

作者:
村民描述,當日凌晨3點多,街上開來13輛警車,從南頭排到北頭,數百名穿制服人員將老街包圍。村民潘麗華聞聲出門,「上百人在沿街逮人、打人,我抱著小孩,幾個穿制服的到我們家翻,叫我把孩子放下跟他們走。我上了警車,然後看到有3個人被送到醫院搶救。」一份以「王集街1000多群眾」名義寫的「血淚狀」說:當時街上哭叫聲刺人心肺、毛骨悚然,有的被揪住頭髮「架飛機」,有的衣不蔽體鮮血直淌,有的雙腳在水泥街面磨破血流不止,在場群眾無不傷心掉淚。半年之後,離鄉打工的鄒英就突然聽到了公公吊死在農貿市場的消息。

王新回憶初一時的陳光標,「成天拿磚頭用手捶練氣功,成績並不好,經常曠課,髒話多。」孫玉明是陳光標的啟蒙老師、陳在聯淮小學時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孫說,陳比一般同學要調皮,學習成績不好,膽子特別大,挨訓時不反抗還笑。小時候看不出來他能有今天的成就。

有媒體報導,陳光標少年創業,17歲時「用拖拉機販糧」就賺了兩萬元,成為鄉里第一個「少年萬元戶」。王新及鄉人們認為誇張不實,「那時生產隊都沒有拖拉機。」「上世紀80年代有個萬元戶就不得了,(陳是少年萬元戶)這件事從來沒聽說過。」

王新說,陳在家鄉時的確做過生意,販過花生,開過販賣部,還跑過客車運輸,但生意都不大。

很會「宣傳」,是很多鄉人對陳的評價。在老年活動中心的會客廳,一面牆掛滿了陳光標與許多領導人的合影照,「那些照片把下面的很多幹部都唬住了,也讓我們這些老百姓很納悶。」王中志說。

在距王集街約一公里的聯淮村,陳光標少時住過的土坯老屋一直還保留著,鄰居「嬸娘」說,2007年春上來了一群人,在老屋的四周和頂上蓋起了鋼架大篷,將老屋保護了起來。「以後光標成了偉人,這裡要留著做紀念的。」

然而,成名後的陳光標在部分鄉人眼裡並未成為一種榮耀。倒是與當地政府的關係非常熟絡,陳本人也在一次與南都記者的通話中說,「你問問當地政府,我奔馳、寶馬、凱迪拉克,(曾)捐給政府做接待用車。」

舉報4年以無果而告終的王中志究竟死於何因?在天崗湖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病死,有的說是氣死,也有的說是被迫害死———「王中志是因為舉報受到了迫害,把他當書記(原王集村支部書記)的兒子抓起來,被氣死的。」有村民說。

4月26日晚,記者在天崗湖鄉找到王中志的老伴潘霞晨(音)。她介紹,老伴舉報躲到安徽不久就回來了。2009年初,兒子王建突然因「貪污6萬塊錢,被抓了起來,老王就說是針對他的陷害」。

王建被抓半年多後放出,「現在還是監外執行」,潘霞晨說,「從兒子被抓後,老王就氣不過,整天抽菸,兒子回來兩個月後他就死了,氣死的。」

潘霞晨說,「現在好多東西還不能講,等到時候了,我就敢講了。」

4月26日上午,南都記者曾致電王建,但他說「我不能講」,「等能講了我再跟你聯繫」。當晚記者來到王建家,但他家人以「他不在家」為由拒絕開門。

「90億」疑雲

新街口,是江蘇省城南京最熱鬧的商圈,也是當年陳光標事業起步的地方。

據媒體報導,1991年,23歲的陳光標來南京創業。在一次藥店的閒逛中,從一個袖珍疾病探測儀上發現了商機,之後簡單改進安上顯示器外殼,輸入生理圖像,患者手握兩個電極就能看到身體的疾病,被陳命名為「跨世紀家庭CT」的新儀器誕生了。

新儀器身價倍增,由原來的100多元賣到了8000多元。隨後陳到老家鄰近的安徽做廣告,打開安徽市場,憑此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去安徽之前,陳曾在新街口一帶擺攤。

2008年9月,南都記者在新街口老郵局旁,找到在這一帶做了18年買賣的沈師傅。談起陳光標他津津樂道,說陳以前擺的攤就在他旁邊。

「他這個人能說會道。」沈說,「那時擺攤就是『賣嘴皮子』。」但對陳賣的儀器,沈不以為然,「那個東西叫我們看就是騙人的。」

沈回憶,陳總穿一身白袍,一副支架上放著儀器,給路過的人看病。儀器檢查完,然後開出藥方,對方給幾塊錢,一天能掙個百把塊錢。

沈說那時他們給陳取了個外號叫「假醫生」,陳曾回敬:你別叫我假醫生,我不姓假。

「他在這一帶做了幾年,那時就拿和某某領導人的合影,在攤上擺了兩三張,但具體和誰的合影記不清楚了。」後來陳就消失了,再後來沈就聽說他搞再生資源利用,而且成了大慈善家。

「我一直在納悶,搞再生資源利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收廢品,怎麼能賺那麼多錢?」沈猜測,陳後來一定遇到了什麼機緣,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相關報導顯示,到安徽淘金之後,陳又開發過一種「靈芝膠囊」賺到「第二桶金」。並於2000年組建江蘇黃埔,起初收購銀行不良資產,後來轉向拆遷和再生資源利用。2008年8月28日,江蘇黃埔一人員介紹公司業務時稱「主要還是做拆遷」。「簡單說,就是一邊拆房子,一邊對建築垃圾進行再利用。」陳光標對媒體也曾這樣解釋。

據報導和網絡公開信息,江蘇黃埔2004年營業收入就「近59億」,2006年、2007年營業收入均有「超過90億」、「有望達到90億」的說法,這讓一位從事再生經營行業的老闆咋舌,他認為「90個億,全世界也很難找到」。

而查詢由權威部門發布的2006年、2007年「江蘇民營企業100強」,均未見江蘇黃埔上榜,2006年排在第100位的企業年營業收入19.7億元,2007年排第100位的企業年營業收入為31.73億元。

2008年可謂陳光標登上「中國首善」元年。這年4月揭曉的一份「中國慈善排行榜」,他以1.81億元的上年度捐贈額居於榜首。對此,南都記者曾向陳光標本人求證,希望了解公司經營項目、年營業收入、利潤納稅等情況,並就公司1994年營業收入近59億元,2006年、2007年均近90億元的說法求證。

陳當時的回答是,「我只做再生資源利用,我什麼都不做,我就是變廢為寶賺了點錢,然後回報社會。這個行業,利潤一般來講20%左右,我公司的銷售額,今年(2008年)要突破100億元。去年的淨利潤近9億元。我本來就是做循環經濟,不存在偷稅漏稅。全國所有做再生資源利用的企業,國家是免稅的。」

而當年有自稱知情者向南都記者透露,稱陳光標在媒體中宣傳的公司廠房、員工「是借用別人的企業」。對此,陳光標也給予了回應:「我的主要產業搞房屋拆遷,假如我是你,買個100畝地千把萬塊錢,幹嗎要借別人的廠房?說實話,頭幾年我是租用別人的廠房,醫療器械廠我是租用的,你別說沒有這回事,就是有這回事,這個又有什麼呢?」

捐贈「數據」

打開江蘇黃埔公司的網站,如果為聯繫業務而來,會懷疑誤入了某家慈善網站。網頁幾乎被慈善內容淹沒,而對企業狀況、公司構架、利潤利稅等數據卻鮮有詳述。

捐錢公司,幾乎成了江蘇黃埔的代名詞。

公開的報導顯示,江蘇黃埔成立後短短4年間就先後捐資1.96億元,捐物6700多萬。至2008年累計捐款捐物已達6.13億元。

陳光標也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自己將百分之五六十的精力花在慈善上。而且所捐款物都是「真金白銀」,從不把捐贈與當地項目捆綁在一起,每一筆捐款收據都保留著。

陳以1.81億的上年度捐贈額折桂2008年「中國首善」後,江蘇黃埔網站曾短暫公開過2007年的捐款收據,經統計為7057萬元,和80台電腦。(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南都網)

天崗湖鄉老年活動中心為該年度最大捐贈項目,由陳通過江蘇省光彩事業促進會、省紅十字會、省慈善總會3家單位向家鄉投資2600萬元捐建。

在由江蘇光彩開具的共計1063萬元收據中,未標明捐款用途;省紅十字會標明「援建老年活動中心」的收據共700萬元;省善總會標明「定向老年活動中心」的收據共400萬元。

眾多收據中,一張蓋著「西南崗老年活動中心」公章的收據,用途也是「捐建老年活動中心」,捐款額為1600萬元,收款人為「劉艷」。

據報導,陳光標曾向宿遷市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而該慈善總會一位負責人介紹,1000萬元用於定向捐建老年活動中心。

另有報導顯示,2006年12月28日,陳光標向泗洪縣捐款1000多萬元發起「共同的陽光」公益活動,捐款用途也為「包含捐建一所全國一流的古建式老年活動中心等」。

這意味著,陳獲稱「首善」的當年最大捐贈項目「天崗湖鄉老年活動中心」,從收據和報導顯示的「捐贈額」至少已達4700萬元。這還不包括其宣稱的其通過江蘇光彩事業促進會所捐的資金。

2600萬元的捐建項目何以出現至少4700萬元的捐贈「數據」?

而「2008中國慈善排行榜」主辦方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對該榜單的評比數據來源,說法是這樣的:除由權威部門提供捐贈數據外,還包括捐贈者自己提供數據、各種公開媒體報導數據等。

另外,在江蘇黃埔網站曾公開的2007年捐款收據中,還可見由「天崗湖鄉政府」2007年11月26日開具的1200萬元捐款,項目為「陽光公路、農貿市場、養老院、幼兒園教學電腦」。而陽光公路建於1999年、農貿市場早在2006年竣工。而這份收據顯示,由「天崗湖鄉政府」開具的這份收據,也包括「農貿市場」項目在內。

另一疑問在於,外界報導陳光標的捐款多為個人名義,而可見的所有收據中,捐贈方均為「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這些捐贈到底該算在公司,還是個人頭上?

而在媒體的視野里,陳光標總是奔走在慈善路上,鮮見作為企業家安身立命的關於其經營方面的報導。陳光標的公司有多大?如何取得他自己所聲稱的經營業績,始終是懸在民間的巨大問號。

陳光標曾表示,他在全國的分公司有幾十家。記者通過網絡查詢,2009年9月8日一則網上消息顯示,當年才由江蘇黃埔公司在四川綿陽的高新區註冊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分公司———綿陽分公司。之後還有「成都分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媒體報導及網頁內容,但分公司的經營也以再生回收為主。

2010年9月26日,南都記者據江蘇黃埔綿陽分公司網上公布的公司地址找到「綿陽園藝街20號」,卻是中物院科技孵化基地的辦公樓。一位中物院人士說,江蘇黃埔只是租用他們的地方辦公,規模不大。其經營項目為綿陽災後的板房回收和處理。(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南都網)

在江蘇黃埔綿陽分公司的辦公室,只見少數幾人在這裡辦公。記者向一名女員工諮詢江蘇黃埔的其他分公司,她說「成都還有一個」。

「馳援」子虛烏有?

2008年陳光標首登「中國首善」。然而讓他聲名鵲起的卻是一個月後的汶川地震。報載,他「指揮60台機械、120人千里馳援,成為進入災區的首支民間救援隊」。

然而這一年有消息質疑,其讓全國人民曾為之感動的「義舉」———派60台重型機械馳援災區,親自背出300多具屍體,救出13個孩子性命等,多為編造甚至子虛烏有。

據當時的媒體報導,震後3小時,在南京(另有報導為武漢)開會的陳光標即調派公司60台大型挖掘機、吊機、推土機,配備120名員工,分別從南京、合肥出發星夜兼程馳援災區,於5月14日凌晨3點(早期報導為13日中午)趕到都江堰。這支被稱為「史上最強的民間志願隊」,創造了幾乎與解放軍同期抵達的速度奇蹟。

據2008年江蘇黃埔網站曾介紹的數據:這支救援隊,打通了北川、汶川和映秀的生命線,在岷江邊修出近4公里長的道路,讓大部隊得以進入災區;救出活著的被掩埋群眾130餘人,掩埋遇難者屍體近萬具。(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南都網)

而報導稱,陳光標在廢墟中背出了208具(另報導為280具、300多具)遺體,救出3個(另有稱為13個)孩子的性命。

質疑的消息稱,陳光標是在震後第二天才飛到成都,並在成都附近租了總數10台左右的挖掘機等,開赴災區。而在媒體和網絡上,這支隊伍變成「千里馳援」的「60台大型挖掘機、120名精心挑選的機械手」,「從南京和合肥浩浩蕩蕩開赴而來」。

至於「背出208具遺體」等,也都被質疑為編造的數字。

對此,南都記者曾往災區多方求證,但並未獲得有關消息的實際證據。但採訪中遇到的都江堰廣豐工程機械租賃公司李明文說,這幾乎是一個簡單的常識。60台工程車,大的每台在30噸以上,中小型也一二十噸,即使用拖車,這麼大的隊伍從南京跑到都江堰,除非警車開道不然幾乎沒法走。

岳師傅是成都城北客運中心長途客車老闆,他介紹,從南京到都江堰約2000公里,如果走河南境內,當時寧強到廣元有一段80公里的二級公路,以前是老蜀道都是山路,坡陡路窄彎道多,車輛也多,如果不開應急通道,工程車極其難走。如果走湖北境內路線,湖北、四川交界有一段200公里的路,比寧強到廣元還難走。

「長途客運車從南京開到都江堰,不堵車不休息的情況下也要30個小時,在高速上跑90-100公里/小時。工程機械車最快也就每小時70公里,用30多個小時從南京跑到都江堰,這是天方夜譚,絕對不可能。」岳師傅也表示懷疑。

以他的估算,幾十台工程車從南京跑到都江堰,最少也要50個小時。而且從南京到成都一路上收費站多達7個,光通過這麼多收費站就夠耽擱的。

但在隨後的回應中,陳光標對以上說法給予了反駁,並堅稱馳援救災的事情屬實。

陳說,5月12日,我的11台機械從北京幹完活開到山東,就直奔災區了。我在合肥總共有21台。在當地(成都)又租了10台。後來有人說,沒有60台只有40台,有些媒體弄出來……(意為這不屬實)。

陳說,從南京開到災區,不會超32個小時,我要求他們除加油外,小便都不下車。當時有人提過疑問,我可以跟他打賭,我們馬上現跑,我要超過32小時到都江堰,我給他500萬。後來大家相信了。

關於「背過208具遺體」的說法,陳說,208具我沒有說,但200多肯定是不止的。只要有良知有正義的媒體,208好,280也好,這個(都不會去追究)。我救活的是12個。5月12日到6月12日整整一個月,最後一天臨走時我又救起了兩個人,這個是我親手救的,當時中央電視台都拍了下來。你記住陳光標從來不講一句假話,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09/36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