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28年前 黃萬里對三峽大壩到底說了什麼話?

(作者黃肖路女士為黃萬里先生之女)

今晨上「人民網」讀到「中科院研究員:三峽工程將來最大的受害者是上海」:

2014年6月14日陳國階在鳳凰網評論頻道與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社會學系聯合主辦的「三峽工程、水壩建設與環境研討會」上,做了題為「三峽工程環境影響再認識」的發言。他在發言中說:「例如,泥沙對於上海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過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現在沒有了。對上海有害的現在增加了。例如,長江污染、海水倒灌、海岸沖刷等將加劇,對於長江口和東海漁業生態系統也將造成不利影響。」……陳國階稱,他在十年前就提出這個觀點,即三峽工程將來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上海。

陳國階的這些觀點,我的父親黃萬里教授早在28年前的1986年1月就在華東交通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總第3期)的論文(見《黃萬里文集》2004年自印版第213頁至219頁)《論長江三峽大壩的修建前提》中發表了:

……

二、論三峽大壩對流域自然地理的影響

長江出三峽,從四川挾帶了大量的泥沙並沖刷了河底的卵石到中下游,在地質歷史上建立了兩湖三江沖積平原,而且仍在不斷建立著蘇北和上海浦東的灘涂;同時河口向海中延伸,相應地堆積起沙土,抬高著河床和兩岸平原。右岸上海浦東400年前海岸線在今欽公塘位置,距今線約4公里,平均近期每年漲地10米;……合計江蘇東疆每年造地至少十萬畝,這個莫大的財富是長江從四川等地搬來的。在三峽大壩攔沙後,這些財富將不會如前增長,甚至會受海流衝擊,海岸線有時可能退縮。

在中游當江水高漲,洞庭、雲夢、鄱陽、太湖等湖泊起調節作用時,上游帶下來的有機肥泥普遍施給了各省窪地,不斷維持著有利的生態平衡情況。這在築壩後不會再起同樣的效用,是不利於農業和漁業的。

建垻後將截斷部分泥沙流一兩百年,將永遠完全截斷卵石流。江河水流原是有利於人類的自然現象,建垻對長江中下游造陸進展和生態環境起破壞的作用。

在陳國階先生發言的近22年前的1992年11月12日,三峽大壩開工以前,黃萬里教授在致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等的信中(見《黃萬里文集》2004年自印版第349、350頁)也有以下的陳述:

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常委會江澤民總書記、諸位委員:

……

長江三峽高壩是根本不可修建的,不是什麼早修晚修的問題、國家財政問題;不單是生態的問題、防洪效果的問題、經濟開發程序的問題、或國防的問題;而主要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河床演變的問題和經濟價值的問題中所存在的客觀條件根本不許可一個尊重科學民主的政府舉辦這一禍國殃民的工程。它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川漢保路事件引起辛亥革命實為前車之鑑。

……

黃萬里

清華大學1992年11月14日

黃肖路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共識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722/41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