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讓你人緣更好的7大定律

引導言:現代社會,越早搭建人脈圈就越容易成功。平步青雲時,有人為你搖旗吶喊;需要幫忙時,有人為你兩肋插刀;痛苦失意時,有人幫你安慰療傷。本期,「生命時報」邀請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汪冰、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馬健文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岳玲,解讀讓你受歡迎的七大人際定律。

風雨定律

感情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淡;友情經得起平淡,卻經不起風雨。

真正的朋友在哪裡?這似乎是現代人共有的疑問。

英國社會學家傑拉爾德-莫倫霍斯特發現,我們每隔7年就會失去至少半數的密友,或失去聯繫,或關係破裂。如不能及時交新朋友,我們就會淪為「孤家寡人」,抗壓能力也會下降,並出現健康問題。

「愛」是動詞,因此,行動才是最好的說明書。

1.遇到對你好的人,要學會感恩,認真感謝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並告訴他這對你有多重要。

2.遇到你在乎的人,更要學會付出,嘴上說「我愛你」卻沒有實際行動的人,就像說愛花卻從不澆花的人一樣可笑。

3.美國心理學家泰瑞-阿博特提醒,只有對友誼保持開放、真誠、不斷更新的態度,才可能不斷認識新朋友,發展更珍貴的友誼。拓展朋友圈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擁有一個長期的共同愛好。大家一起做喜歡的事,不僅讓人暫時躲開壓力,擁有愉悅的歸屬感,還會在集體活動中互相體貼、幫助,找到心靈共鳴。

方圓定律

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因為前者會傷人,後者會讓人遠離你。

「想更快樂嗎?請大膽說「不」。」美國「魅力」網站教我們這樣提高滿足感。生活中有許多要求並不是我們願意接受的,可直言拒絕難免會傷害他人,給人留下稜角太分明的印象。可當個什麼事都答應的「好好先生」又容易讓人覺得虛偽。因此,太方或太圓都不是處世之道,做人最好做個橢圓。

拒絕別人時要講究方式,同時照顧自己和對方的情緒,才能既維護自己的利益,又讓別人樂於接受。首先,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性格的某些方面不是很匹配,做戀人不合適,我們繼續做朋友好嗎?」這樣說既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又不至於損害他人的自尊。

其次,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你就能更理解對方,對方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最後,與人商量時不妨部分接受對方的要求,同時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從而達到雙方都滿意的效果。

評價定律

不必好奇別人怎樣評價你,想想你是怎樣評價他的。

一位男士主動跟女士握手,哪知女士的臉頓時變得通紅,扭扭捏捏與男士的手碰了一下,馬上觸電般地抽了回去。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參加聚會,其他孩子都彬彬有禮,可自家孩子卻在草地上滾了一身泥,父親恨不得馬上帶著不爭氣的「犬子」離開。我們身邊,這種自尊心強、臉皮薄的人並不少見。

許多人過分在乎別人的評價,便給自己樹起一面盾牌,封閉自己。儘管這樣可以避免受挫,可過度的心理防禦會被認為有心機、虛偽,讓自己變得孤獨內向。事實上,人際交往本來就是個互相評價的過程。與人交往時,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要因為害怕別人的評價而丟掉一些無法挽回的機會。說話時可以配合一些肢體語言,比如適當提高聲調、邊說邊點頭、攥著拳頭等,既給自己加油打氣,又能讓對方覺得你的話更可信。

成敗定律

沒有成就時,你會因平庸而沒有朋友;但有了成就,你卻可能因卓越而失去朋友。

「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自從我們記事起,這句話就被老師、長輩不斷提起。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因為沒有成就的人會因平庸而得不到關注,甚至沒有朋友。可更多的人發現,有了成就之後,朋友照樣離去,最後連一個能說真心話的人都沒有。

低調才是真正的智慧。當你平庸時,要不斷努力;當你成功時,更要學會低調做人。要想交到真朋友,還要做足功課。要和朋友分享彼此的夢想、互相傾訴困境等。看到朋友「走錯路」時要主動指出,也許當時會引起對方的不悅,但他事後會明白「不縱容才是真愛」的道理,會對你心存感激。

試著主動關心朋友的情緒,觀察他們的喜怒哀樂,記住他們的愛好習慣,通過不經意的默契,引發彼此心靈的契合。此外,真正的友誼是細水長流的,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豪言壯語,也不一定要有回報。對那些在你平庸時不離不棄的朋友,更要珍惜,用加倍的真誠回報他。

餡餅定律

當天上掉餡餅的時候,小心地上可能有個陷阱等著你。

誘惑,可能是塊餡餅,也可能是個陷阱。在熱播劇「賢妻」中,男主角原本家庭美滿、生意紅火,可由於第三者插足,結果不僅失去了美麗的賢妻,事業也遭遇打擊。最後,妻子的大度讓丈夫幡然悔悟,他最終挽回了愛情和家庭,也拯救了事業。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比如高薪工作、令人心動的異性,甚至同事的一個許諾。然而,誘惑的背後可能隱藏著看不到的威脅。正如春晚小品「折騰」所表現的那樣,銷售狀元為得到房子假離婚,卻險些失去結髮妻子。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只有心動搖了,外界誘惑才可能帶來威脅。因此,當內心蠢蠢欲動時,一定要提醒自己看清楚是餡餅還是陷阱,讓自己冷靜下來,而不是盲目跟從。此外,做決定前列個表,把每種選擇的得失列出來仔細比較,幫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理智的選擇。

寬容定律

人們最大錯誤就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我知道,不用您操心」、「我的事您少管」……面對年邁的父母,你是否覺得他們囉嗦、沒用,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你看別人家老公,掙得比你多多了」、「都30歲的人了,你怎麼就不知道打扮」……面對愛人,你是否總是挑剔指責,怎麼看也不順眼?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況,那麼請馬上告訴自己,給身邊人多一些關愛。感情是需要互動的,一方面,我們要對他人的關心給予肯定,對方的心理才會有基本的尊重和滿足感。對於來自父母、伴侶的關心,一定不能冷漠地拒絕。可以從改變語言開始,把「我知道了」、「有完沒完啊」改成「我會的」、「您不叮囑我差點忘了」等。

另一方面,家人之間一定要經常在一起。無論多忙,每周也要至少抽個兩三天陪家人吃晚飯,在其樂融融的家庭聚餐中增進彼此的感情。遇到意見不一致時,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多花5分鐘解釋,也許大家就能相互理解,避免誤會與隔閡。

眼淚定律

在傷口上落淚或撒鹽,效果是一樣的。

祥林嫂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她原本是一個勤快能幹的女工,可丈夫和兒子雙雙離世讓她難以承受。從此,她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逢人便講兒子的死和自己的遭遇。起初,鄉親們會特意過來聽聽她的故事,安慰她幾句,可大家慢慢地聽煩了,祥林嫂也被鄉里人所厭惡。

其實,在傷口上落淚和撒鹽都會讓傷口更疼。但不同的是,落淚的疼只會讓人越來越消極,而撒鹽的疼反而會刺激自己振作起來,改變現狀。因此,遭遇打擊和痛苦沮喪時,不妨告訴自己,既然效果一樣,何必做無用功呢?與其對著每個人哭訴自己的遭遇,讓別人和自己一起悲傷,還不如一笑而過,冷靜下來分析失敗的原因,汲取經驗教訓,避免再犯同樣的錯。

編後語:同樣的道理,對那些面對挫折時才想到你,並且只會對你哭訴的人也要儘量遠離,不要被對方的不良情緒所感染。試著拒絕他幾次,讓他意識到不能只把朋友當成「情緒垃圾筒」。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718/58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