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清朝九位皇帝過半子女夭折的真實原因(圖)

溥儀外,清朝其他九帝的子女中,15歲以前夭逝者,共74人,而清代9個皇帝共有子女146個,殤亡數是出生數的一半,其中皇女60人中竟夭37人,夭亡率高達61.7%。應該說龍子龍女在保育方面不會有大問題,何以出現這麼高的死亡率?本文摘自福寧客的個人博客,原題為《清朝皇帝為何一半子女養不活》。

康熙皇帝畫像

歷代皇子皇女多夭亡,而清朝尤其嚴重。清代後期的同治帝沒有遺胤,他的堂弟光緒帝也無後人,真是有點怪。然而這一切都是可以作出某些解釋的。

清代自順治帝建立統一的全國政權,到宣統帝滅亡,共經歷十個君主,宣統帝在童稚之年退位,可以不考慮他的生育問題。其他九帝的的子女中:

15歲以前夭逝者,共74人,而清代9個皇帝共有子女146個,殤亡數是出生數的一半,其中皇女60人中竟夭37人,夭亡率高達61.7%。應該說龍子龍女在保育方面不會有大問題,何以出現這麼高的死亡率?

我們先看這樣一個事實:皇帝的頭幾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順治帝的長子、長女是這類中人,康熙帝的頭六個子女都在4歲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兒和頭三個兒子也是殤逝的,乾隆帝的長、次女及次子分別活了2歲、1歲、9歲,嘉慶帝的長子和長、次女均於4歲以前離開他們的父皇,道光帝的頭六個子女和康熙帝的一樣,沒有一個人能夠活到成年,咸豐帝的長子亦是幼殤的。上面提到的就有25人,占殤逝總數的1/3強。死的這些嬰幼兒出生時他們的父親年齡都很小:順治帝15歲得其長女;康熙帝14歲做了父親,所夭亡的頭六個孩子全是他在18歲以前生養的;雍正帝所歿的長子、長女是他17歲那年出世的;乾隆帝18歲生的長女沒能夠養活下來。這裡說的皇帝生育年齡都是虛齡,按實足年齡計算要減去1歲。生育要10月懷胎,這又要減去1歲;如此算來,康熙帝的第一個兒子是他12歲時的精子,12歲還是少年時代,自身發育還不完全;而夭亡者的生母也是和皇帝一般大小的少女,發育也不成熟,他們結合生育的子女當然先天嚴重不足,缺陷甚多,再精心護養也不能久留於人世。皇帝成年之後,自身身體是發育成熟了,但妃嬪眾多,性生活若沒有節制,所生育的子女也仍然多有不健全的,故而死亡率高。總之,先天不健全是清代皇子皇女殤逝的主要原因。

清帝前7人有生育,平均每人生養21人,但是到了咸豐帝時銳減,僅得3人,其後同治帝、光緒帝則全沒後嗣。皇帝遺胤的多寡,同他們的享年有一定的關係,如順治帝死時才24歲,如果他能長壽,可能還會添不少子女。但也不一定,咸豐帝26歲有了載淳後還活了五六年,且正處在生育旺盛的年歲,然而卻沒有再添子女,這只能說明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治帝死年19歲,年紀雖輕,已結婚兩年,后妃5人,若有生育能力,早該有幾個子女了,然而卻沒有。光緒帝享年38歲,始終無出,顯然與他年齡無關,真正問題在於他的生殖功能不正常。自咸豐帝起,皇帝享年不永,胤息奇缺,說明他們體弱,是不景氣的現象,而這種式微,與國勢的衰弱又是完全相一致的。這表明兩者間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皇帝虛弱,無力勵精圖治;國力不充,也使皇帝憂慮,心勞力絀,健康惡劣,在此情況下,像咸豐帝、同治帝那樣不節制性慾,本身只有早亡,遺下弱嗣,甚至沒有血胤。7個皇帝的兒女,由80位后妃所生,平均每人只生1.8胎。康熙帝55個子女的生母是32人,平均每位后妃生育1.7人,其中有21人只分娩過1次。為康熙帝生育最多的是雍正帝母親德妃(孝恭仁皇后)、誠親王允祉母親榮妃,各生6個子女。敬敏皇貴妃生怡親王允祥三兄妹,是在康熙二十五年至三十年的6年內連續誕育的,密妃王氏於康熙三十二年至四十年也給康熙帝生了3個兒子,康熙四十一年到四十五年襄嬪高氏生產了2人。這些事實說明,康熙帝對某些后妃有所喜愛,或在一段時期寵幸某個妃嬪,故而她們生養子女多於他人。可見,帝王多妻妾,是造成多子女的重要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820/60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