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楊小貞:最終,我還是選擇關閉了朋友圈

作者:

高中老師又參加評選了;朋友的作品入選了10強啊;學院又搞什麼競賽了……快給我贊給我贊!

快給我的評論點個讚,我想要這個禮物杯子;幫忙把我這條轉發點讚!

今天從早到晚工作好辛苦求安慰;看,新髮型,新生活;午後,我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喝一杯咖啡,看著窗外的喧囂……

還有七大姑八大姨轉的雞湯文、養生謠言……

這就是每天的朋友圈,心好累……

不知不覺,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刷刷朋友圈,大多數人的動態都流逝而過,同時流逝的,還有我們的時間。

於是,很多人乾脆關閉了朋友圈。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35.8%的受訪者想關閉朋友圈,其中19.7%的受訪者正打算關閉朋友圈,13.8%的受訪者曾經關閉過朋友圈,2.4%的受訪者已經關閉朋友圈。

小南上周推送文章《為什麼朋友圈給你點讚留言的都是那幾個人?》,不少網友留言聲稱已經關閉了朋友圈:

關閉朋友圈半年多,感覺自由了些,受束縛少了,更多時間干點實際的事。(BH7OQM)

基本放棄朋友圈了,不留言不點讚,可是真正的朋友依然在,所以,用留言點讚‌‌‌‌‌‌「換‌‌‌‌‌‌」來的‌‌‌‌‌‌「朋友‌‌‌‌‌‌」本來就不是朋友。(邊緣)

朋友圈已經到了同事同學曬孩子曬美食就不得不點讚否則就會得罪人的地步,因為我就被小心眼女同事半開玩笑質問過,遣詞造句都是字字斟酌的暗示叫你給點讚,真是煩透了,面對面的假意寒暄已經夠夠的了,朋友圈還要來這套,所以我已經關閉了朋友圈。(XX)

這樣的日子挺累的,所以我現在不發朋友圈,只給喜歡的朋友點讚或評論。(靜文)

早放棄朋友圈功能了。點不點讚有什麼所謂呢?(楊KitKit)

朋友圈滿足了某種窺探欲,會產生定期刷新的強迫症,讓個人的時間被切割得更加碎片化。我期末考試那個月期間會關掉朋友圈,就是為了戒掉社交強迫症更好地專注手頭的工作。(仁仁仁)

本以為,風生水起的朋友圈是大家展示自己生活的最佳平台,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選擇關閉朋友圈?

1

好吧,其實你不是一個人。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馬斯洛在總結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時就提出‌‌‌‌‌‌「獨處需要‌‌‌‌‌‌」是自我實現者的15個基本特徵之一。

他認為獨處是自我實現者的一個重要特徵:他們獨處而不感到孤獨,他們不管是與他人一起還是個人獨處都感覺放鬆和愜意,因為他們已滿足了自己愛與歸屬的需要,所以他們無需刻意讓別人陪伴,他們在獨處中找到樂趣。

其實人本心理學家把這種獨處的需要視為‌‌‌‌‌‌「積極獨處‌‌‌‌‌‌」。人需要群體性交往,但又需要個人的獨處空間。天天刷朋友圈實際上就是對個人空間的侵蝕,雖然沒有面對面的交往,但是朋友圈內的生活狀態依舊在你眼前跳躍。從早晨睜眼到晚上閉眼,時時刻刻都處在群體交往之中,獨處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自然感覺要炸了。

我們白天的工作,大部分時間面對的都是同事、上司、客戶等,這一類人屬於次級群體,是一種為了特定目標而設定的群體,群體成員之間的關係缺乏感情深度。相比較而言,諸如父母、伴侶、子女等具有親密關係的人屬於初級群體,我們更傾向於將自己的苦惱、心裡話說給家人聽。

當我們下班後,依舊被手機捆綁,被朋友圈洗版,你將會感到那種缺乏感情深度的次級群體真是無時不在,白天一天應付職場內的人際關係已經夠疲倦了,結果下班後自己的閒暇時間還是這些人的狀態,不累才怪。

其實你更渴望的是一個人放空自己,或者與愛人面對面吃一頓燭光晚餐,一進門就看到迎上來的孩子,不是嗎?

2

受當今文化工業的影響,各種文化藝術作品內容和風格‌‌‌‌‌‌「趨於一律‌‌‌‌‌‌」,朋友圈內的好友動態也是如出一轍的內容,要麼就是‌‌‌‌‌‌「我今天又去哪哪哪啦!‌‌‌‌‌‌」要麼就直接一張‌‌‌‌‌‌「美美的自拍‌‌‌‌‌‌」放上來,企圖獲得關注點讚。還有充斥在朋友圈內的代購和廣告、謠言,於是朋友圈又變成了‌‌‌‌‌‌「發財致富的名利場‌‌‌‌‌‌」。

據社會學家布迪厄所講,語言和符號本來就是一種權力的彰顯。朋友圈內的曬圖、曬狀態,就是一種個人文化資本的傳播,在當今倡導‌‌‌‌‌‌「人人平等‌‌‌‌‌‌」的社會裡,個人終於有個可以展示的平台,即使是在自己的社交圈內,也能帶來不小的滿足感。

但是,自己發的狀態一定是傾向於自己生活積極的一面,從旅行到獲獎,人人都聒噪得像只鳴蟬,人人都想要發聲,接收者只要不屏蔽你那他是一定會看到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暴力‌‌‌‌‌‌」的彰顯,打開朋友圈管你願不願意,反正就是都看到了。但是,很多人會想,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許多不發朋友圈的人會漸漸發現朋友圈的實際存在價值離自己的遠去,於是索性關閉了朋友圈。

記得哲學家薩特有一個著名論斷:他人即地獄。其實朋友圈就暗含了你對他人和他人對你的雙向判斷,當這種判斷差生重大差異的時候,對比就產生了。或者在這種無形的對比之下,很多人會覺得是不是別人的生活狀態都比我好?於是就會引發自我的焦慮感,為了躲避這份深深的焦慮,那還是把朋友圈關了吧。

就這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退出朋友圈,這些人可能更多的希望得到面對面交往的真實感,而不願意被這個時代鋪天蓋地的信息所裹挾;也可能有人為了節省時間,不想再體驗一刷半天就過去了的空虛感。

不管怎麼說,是去是留,似乎都在挑戰著作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南都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106/83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