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一朝滅亡 遺民躲進深山372年 現在卻說:我們才是純正的漢人!

一朝滅亡,遺民躲進深山372年(圖片來源:歷史面面觀/youtube截圖)

生活在明朝的百姓無疑是最幸運的,因為明朝不僅是富庶程度世界第一,而且在精神文化的影響力而言,也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朝代所無法比擬的。

在明朝,不僅有用不完的錢,還可以領略世界最先進的文明。現在的時尚之都是巴黎,在明朝北京就是時尚之都,你要想了解世界最先進的科技、領略最先進的文明,汲取最有營養的文化,生活在明朝的帝都,一切都可以滿足。

其實人在明朝即使不做官,做個普通老百姓也是很幸福的,明朝的賦稅收得比較少,除了江南地區因為比較富庶會多收一些,北方的農民繳納得少,賺錢比較輕鬆。

在明朝初年,統治者沒有階層意識,富農有錢,富農也可以當官。比如湖北富農嚴震直,蘇州富農沈萬三,都是在明朝為官的富農。

朱元璋覺得富農當官能更好執行中央政策,在某村,比一般官員親民性更強。總而言之,明朝就是一個字,富!兩個字,有錢!三個字,太有錢!國庫的門關不上,串錢的繩子都爛了。

隨著明朝科舉制度的完善,知識分子逐漸走向歷史舞台,就沒富農什麼事了。明朝知識分子也充分體會到了這個朝代的好。明朝的福利如此好,國家影響力如此大,人們的尊嚴感和幸福值都達到巔峰狀態,所以大明覆滅的時候,很多人都要死要活的,有的知識分子哭得死去活來,寧死也不給清朝幹活。

明朝的遺民抱著「不仕二姓」的姿態生活,不斷尋找反抗的機會,這些人無論是自殺,還是苟活,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寧可餓死也不當官,寧可擺攤算卦也不出仕。

明朝遺民到底以何為生?

過去文人落魄了,一般會賣字畫,文人熟讀《周易》,也會去給人算卦,但還有一種更體面的生存方式——私塾先生。

明朝知識分子一肚子墨水,又不能參加清朝的科考,那麼怎麼辦呢?他們只能教別人家的孩子參加科考。

在富裕的江南一代教書先生活得還算體面,在貧困山區大家拿不出錢來,就湊糧食給先生吃,教書先生隨時有斷糧的危險,有時會跟自己的親戚朋友乞食,然而就是那樣,他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原則,不會做清朝的官,明朝的遺民是很有骨氣的。

一些明朝的大儒,在明朝滅亡後,率領他的弟子耕種,頗有春秋時期孔子之風,這就是所為的「半耕半讀」。

「半耕半讀」是知識分子最常用的避世求生存的方法,知識分子不屑於經商,他們寧可種地。

到了康熙年間,由於康熙採取一系列政策,強迫明朝遺民來參加科考,有一部分屈從了,大部分沒有,有的人會選擇做幕僚,這部分人收入偏高。三藩叛亂的時候明朝遺民選擇支持漢人政權,說明他們骨子裡還是漢人。

由於大明的輝煌,讓明朝遺民靈魂深處一直住著大明,這種烙印終其一生都沒有磨滅,還傳給了他們的子孫後代。他們的後裔也一直延續著大明的精神,從來沒成為滿清中的一員。他們獨立、自強、不諂媚、不阿諛、靠自己的勞動或手藝簡單而淳樸的活著,延續著漢人的精神。

關於明朝遺民,我們聽到過幾個例子,有一群是李自成的殘部,他們逃到深山後,一直束髮,保留明朝的生活習慣,後來有人上山看見他們嚇了一跳,還以為是修行的道士。

在江西深山有一個村落的村民稱自己才是純正的漢人,現在的漢人並不純正。

如果你有機會進入廣西西部山區,你會發現有一支特別少人知道的漢族分支,他們不屬於少數民族,而是舊漢人。

他們穿著唐裝漢服,口音獨特,讓人覺得好像穿越,這一支漢族被稱作「高山族」,學術上定義為「高山漢族」,大家一致認為,他們來源於明末李定國的部下,李定國「兵潰」後,其部屬又繼續抗爭了幾十年,最後流散於滇黔桂邊地的少數民族地區。

當時肥沃的良田和水源已經被壯族占據,他們是土著居民,這一群明朝遺民只得去貧瘠無人煙的山區,他們停下了奔波的腳步,在此地紮根繁衍,將明朝的精神傳給子孫後代。

由於離群索居,他們也受到當地土著文化的影響,但在習俗上依然是純正的漢人,在服飾上依然固守的明朝古老的傳統,這些人很聰明,雖然他們祖先居住的土地資質差,但最終他們的生活比土著居民要好得多。

在今天的世界各地,我們也能看到大明的影子,比如生活在緬甸地區的明朝遺民。

大明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朝代,它雖然倒下了,但精神卻永存,那一抹「漢魂」也永遠存在於漢人的骨血之中,亘古不滅。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020/10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