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老子看人生:沒有不幸福 只有不知足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人生知足不知足,請看看老子怎麼看:

知足者富

道德經》裡講:「知足者富」。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

長春觀太清殿「老子道徳經」(武漢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有個人在岸邊釣魚,他釣魚的技術十分高超,一會兒就釣上了一條大魚,足有一尺多長,可是釣者卻解下魚嘴內的釣鉤,順手將魚丟進海里。

圍觀的人十分驚詫,這麼大的魚還不能令他滿意,看來是高手啊。

一會兒,釣者魚竿又是一揚,這次釣上的還是一條一尺長的魚,釣者仍是不看一眼,順手扔進海里。

第三次,釣者的釣竿再次揚起,只見釣線末端鉤著一條不過幾寸長的小魚。眾人以為這條魚也肯定會被放回,不料釣者卻將魚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魚簍中。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就問釣者為何舍大而取小。

釣者回答說:「哦,因為我家裡最大的盤子不足一尺長,太大的魚釣回去,盤子裝不下」。

古人說: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於膏梁,布袍暖於狐貂,編民不讓王公。

一個貪得無厭的人,給他金銀還怨恨沒有得到珠寶,封他侯爵還怨恨沒封公爵,這種人雖然身居豪富權貴之位卻等於自願淪為乞丐;一個自知滿足的人,即使吃粗食野菜也比吃山珍海味還要香甜,穿粗布棉袍也比穿狐襖貂裘還要溫暖,這種人雖然身為平民,但實際上比王公還要富足高貴。

《親友書》中說:「一切財產中,知足乃為最殊勝,是故應當常知足,知足無財真富翁」。膨脹的欲望,讓人永不滿足,這是痛苦的源頭。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知足不辱

《道德經》裡講:「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有個地主去拜訪一位部落首領。首領說,你從這兒向西走,做一個標記,只要你能在太陽落山之前回來,從這兒到那個標記之間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陽落山了,地主沒有走回來,因為走得太遠,他累死在路上。

有個成語叫「得隴望蜀」,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這個滿足了,那個就會冒出來。被欲望拿捏的人,就像背負枷鎖的囚徒,永遠不得解脫。

人生一世,無非是為了內心的安寧與快樂,但是我們每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向外尋找快樂,最後卻換來一身的疲憊。仔細想想,這些壓力,不是別人給的,恰恰是自己給自己的。

名聲和健康哪個重要?健康和財物哪個重要?得到與失去哪個更讓人憂慮?太愛名聲會浪費太多的時間,一個人的聚斂的財富越多,最後敗亡的就越快。所以,知足才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

大千世界,萬種誘惑,什麼都想要,會把人累死,該放下就得放下,人生才有安寧幸福可言。

老子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知足常樂

《道德經》裡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到底擁有多少,而在於他是否知足。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貧困,一面教書,一面努力耕作,僅僅可以衣食溫飽。

每天黃昏時,胡九韶都要到門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謝上天賜給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說:「我們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麼談得上是清福?」

胡九韶說:「我首先很慶幸生在太平盛世,沒有戰爭兵禍。又慶幸我們全家人都能有飯吃,有衣穿,不至於挨餓受凍。第三慶幸的是家裡床上沒有病人,監獄中沒有囚犯,這不是清福是什麼?

知足的人最幸福。他們不做非分之想,不好高騖遠,不利慾薰心,不巧取豪奪,他們內心沒有憂慮,安寧快樂。

溫飽無慮就是幸事,無病無災就是福澤。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110/105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