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2019年中國經濟和社會將面臨的十大「驚濤駭浪」

回首2018年,國人一直引以為傲的中國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波瀾起伏。在全面回顧、分析和總結一年來所發生的重要經濟新聞的基礎上,我們按照對中國社會未來影響的重要性,把它們整理成十大類。我們隱隱感覺到,這很可能成為中國在2019年所將面臨的十大「驚濤駭浪」。

巨浪滔天

回首2018年,國人一直引以為傲的中國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波瀾起伏。在全面回顧、分析和總結一年來所發生的重要經濟新聞的基礎上,我們按照對中國社會未來影響的重要性,把它們整理成十大類。我們隱隱感覺到,這很可能成為中國在2019年所將面臨的十大「驚濤駭浪」。

這些重要的經濟類事件,包括:

債務泡沫繼續破滅可能觸發金融危機、

中美貿易戰升級將改變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

中國高科技外延發展遭全面封鎖而自我創新缺乏源動力

民營企業終難成為「自己人」倒閉潮難免、

失業潮加劇或觸發社會動盪、

瘦不下來的地方政府成為經濟和社會問題的主要製造者、

消費降級和起不動的新三駕馬車、

房地產泡沫恐將難以維持、

股市慢牛周期恐難如期而至、

權貴經濟模式和法治及全球化的衝突將不可避免…..

由於中共官方一直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長期以來把經濟增長視為其統治合法性的基礎,我們也預感到這些經濟問題,在新的一年中很可能觸發中國重大的社會和政治變局。

新的一年裡,中國經濟這艘巨輪,是會安全駛過前方的汪洋大海,還是會掀翻駕船的團隊?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一、債務泡沫繼續爆破,可能引發金融危機:600萬億債務灰犀牛會否降臨?

回顧2018年,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中美貿易戰,而是中國長期賴以推動經濟發展的推高債務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11月27日,路透社發表專訪,中共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慳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債務,2019年中國的債務違約問題將更進一步暴露,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他認為,中國經濟明年將遭遇三大困難,包括進一步暴露的債務違約問題,可能使金融機構的呆壞帳率快速上升至15%。

2018年11月底前總理朱熔基之子、中金公司前CEO朱雲來,在鳳凰財經的一個閉門會議上演講稱,中國長期以來只看到了GDP的高速增長,卻「忽視了資產和債務情況」,他指出,資產和債務增速幾乎是產出增速的兩倍,意味著債務以兩倍於GDP的增速發展。

按照朱雲來的測算,2017年中國80多萬億的GDP總額,年底債務存量差不多有600多萬億,這或意味著2018、2019年債務總量可能高達670萬億、750萬億。

這一巨額債務問題,正如當年的繁榮時期的日本一樣,也曾經在經濟高速增長下被深深掩蓋著。但是,到了2018年,在經濟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態」下,在中美貿易戰和民營經濟全面寒心的打擊下,終於還是暴露出了致命問題,開始集中發作:

一、2018已發生的:P2P爆雷、明斯基時刻、允許城投公司破產、自貢銀行擠兌等

1、2017年就開始的P2P爆雷,在2018年更是達到高峰

目前,曾經總規模約2萬億的P2P倒閉超過一大半,包括很多國資背景的公司,平台負責人跑路,數以百萬、乃至上千萬計的「金融難民」成為政府新的被維穩對象。

這個行業致命的問題恰恰是最吸引投資人的高額報酬率,從2014年2月份最高點時候21.63%,到2018年2月報酬率已經下調了將近2/3,卻依然有平均收益率達9.68%。

這就導致P2P變成了一個「你想要高收益,別人想要你本金」的危險遊戲。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2018年7月說過,「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2、40萬億的城投債出現違約,政府允許城投公司破產。

8月14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5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出現違約,這可能是第一例違約的城投債,但並非第一個出現違約問題的城投平台。4月底,中電投剛宣告旗下兩款資管產品延期兌付,到了5月初,其旗下又一資管產品被投資人爆料違約。作為地方融資平台,中電投三款資管產品兩次違約,共涉金額約8億元。

面對可能越來越多的城投債違約風險,政府的做法很簡單,與處理P2P爆雷幾乎一模一樣,即允許城投公司破產(詳見文章)、並且要做好對於受害者的維穩工作:

9月13日,中辦、國辦聯合發了一個文件《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稱:「對嚴重資不抵債失去清償能力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依法實施破產重整或清算,堅決防止「大而不能倒」,堅決防止風險累積形成系統性風險。同時,要做好與企業破產相關的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這種做法,無異於真正的債務持有者—-政府直接做好了賴帳準備,卻也應了賀鏗2018年5月19日說過的那句話:地方政府債40萬億,沒有一個想還的。

3、2018年債市118隻債券違約,涉資是2017年3倍

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新增42家違約主體,涉及債券118隻。違約金額方面,截至12月31日,2018年債券市場涉及違約金額達1154.5億元,而2017年這一數據為337.5億元。

根據中金公司的測算,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各種金融債券將大量到期,加上2019年內發行到期的信用債,償還總量將超過6萬億,創出歷年新高。相比2018年5.34萬億元的總到期量增加15%左右。

4、自貢銀行發生擠兌、總額2萬億的銀行壞帳

11月2日,網絡傳四川自貢銀行資金被三大股東聯合掏空,造成銀行嚴重逾期和虧損,因此發生了嚴重擠兌事件。自貢警方抓了一葉姓男子,稱其造謠。但是,希望之聲獨家調查顯示,網傳的三家公司實際控制人包括上市公司華西能源的黎仁超都是自貢銀行的主要股東,這再一次證實了官方口裡所謂的「謠言」不過是遙遙領先的預言。

在中國,地方銀行由當地企業持股,在近些年一路高歌的高債務遊戲、房地產投資潮和新經濟投資衝動下,金融界恐怕沒有人會認為自貢銀行會是唯一出問題的地方商業銀行。

截至第三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自己匯總的(即法人口徑)不良貸款2.03萬億元,占比1.87%。曾在監管機構工作多年的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披露,銀行到期貸款大都是通過一紙手續給「延期」了,這意味著真實壞帳率遠比這個高的多。

12月25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儘快啟動永續債發行」。就在很多人還在笑話永續債是「憑什本事借來的錢憑啥要還」的時候,12月27日一夜之間,證監會核准了3家銀行的1200億元可轉債,這個時候,業內人士才發現,永續債原來是個明修的棧道,而其它各種方式補充銀行資本才是要暗渡的陳倉。

此前,融資方案從過會到拿到批文,多半需要花超過一個月的時間。而此次的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耗時不超過10個工作日。

二、2018年危機的原因

回首2018年加速爆破的債務泡沫的原因,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的總結,或者可以作為一個代表。他認為,本輪危機會來源於中國政府的左傾政策和高稅收導致民企生存難、失去了投資意願,而當局不顧實力盲目與美國打起的貿易戰則加速了危機。

賀江兵表示:「首先嚴重的左傾和倒退讓民企噤若寒蟬,什麼做大做強國有企業、民企外企建立黨支部;其次,嚴重的稅費直接整死不少企業。而企業倒閉破產,加劇導致消費降級,新車連續五個月下滑。最終會導致房價、信貸、地方債、家庭債務危機。」

更早時候,2018年7月,賀江兵認為明斯基時刻已經悄然到來,債務爆雷的順序將依次是:出口企業轉移倒閉潮,樓市與地方債崩,銀行不良爆表。

目前,第一步出口企業轉移倒閉潮已經發生。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樓市崩盤,但是也看到了房地產行業傳統的金九銀十消失,萬科喊活下去,而銀行債務則悄然上漲。

三、2019年:六大金融維穩措施,恐無法防止600萬億債務灰犀牛的出現

經濟學家許小年在11月份的一個演講中,曾說2019年,中國經濟將遇到3隻灰犀牛,債務危機是第一隻。

截至目前,中國政府為了防控維穩爆雷的債務問題,先後出台了六大措施,除去上面的定向爆破P2P、允許城投公司破產,還有以下四項:

10月起,為了避免股市進一步下跌,引發上市大股東抵押股票(註:類似短期借貸,一旦股票低於抵押值,會被強制平倉,引發股市進一步下跌)的大規模爆雷,中央金融維穩辦強力干預股市,要求地方政府和一行二會「幫助市場主體消除股權質押風險」;

面對企業和個人債務爆雷,可能造成的商業銀行倒閉潮,11月底,選擇成立系統重要性新金融機構,並為其建立「生前遺囑」,重點保護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裡面的30-50家「大而不能倒」的大型機構,對於其它小型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等則已經無暇顧及;

試點金控公司管控模式,力爭相關監管辦法2019年上半年正式出台,據稱將採取類似於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重點防控模式;

為了放開30萬億理財產品引發的違約風險造成衝擊銀行,4月份強力取消保本型理財產品,10月份出台草案要求商業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12月新規正式定稿實施。截至目前,包括四大行在內,有超過22家商業銀行已宣布計劃成立理財子公司。此舉意在讓理財產品購買者分擔風險,避免商業銀行倒閉(詳見專題文章)。

對於緊急補充銀行資本金和即將有更多中小銀行在股市寒冬IPO,儘管行業首席經濟學家對外解釋這是因為要應對信貸增速的自然行為,但是在我看來,從今年急速下滑的經濟形勢、債務違約浪潮的增加、銀保監會強制對30萬億理財產品停止保本兌付、以及建立系統重要性經金融機構重點保護大而不能倒的銀行等行為看,無疑,這也是金融維穩措施的一種。

由於目前股市低迷,銀行補充資本金採取的主要是可轉債。按規定,轉股價格不能低於淨資產,而目前即將發行可轉債的四家銀行股價都十分低迷,僅在每股淨資產七折附近。因此,如何順利在未來六個月內啟動發行,對這幾家銀行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多家機構建議有一輪銀行股的「估值修復行情」,但是不出意外,在可見的經濟加速下行的形勢下,這個所謂的銀行行情,將是一個機構和有關部門聯合做的局,誰信誰就天真了。

目前,在債務中掙扎的主體,主要有以下四大類:民企、希望通過炒房緩解中產階級焦慮症的個人、靠地方債投資而一路凱歌高進的地方政府。

我們可以看到,以上的政府金融維穩措施,主要保的是「大而不能倒」的大型金融機構和金控公司、政府、以及少量大型民企,而同時可能損失的是相關的投資人、儲戶和理財購買者個人。而對於大部分民企,儘管10月份緊急救市以來,政府有一些關於激進的給予民營企業多少貸款金額、比例等的說法,還在最高層舉辦的民企座談會上安慰大家是「自己人」,但是似乎沒有多少人太當真。

中國的企業家、經濟學家們多次呼籲的減稅降費,在2018年我們沒有看到,迄今為止,只有製造業增值稅率從17%降到16%,個人所得稅提高了起征點,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比例有一點提高(官方稱有望減負470億元)。

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儘管政府稱要「大規模減稅降負」,但是經濟學家們斗膽可以想像的也僅是1萬億元。而在過去的兩年,政府都對外宣傳減稅總額超過1萬億元,

結果?我們在2018年已經看到了。

2019年,我們會看到奇蹟嗎?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鄭清源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101/122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