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最新刺激政策內容自相矛盾?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2019年政府工作提出幾點想法:控制總體債務增長、減稅、加快政府債券發行和提高對小企業的放貸規模。

這聽起來似乎要求太多且有些自相矛盾。

其中一些目標恐難最終實現。在不加快整體信貸增長的情況下,要求銀行向小企業發放更多貸款,這幾乎不可能做到。若要大幅提升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就需要增強銀行系統流動性,以免利率上升而進一步阻礙經濟增長。這意味著要推出更多貨幣寬鬆措施,雖然可能不會像2015年那樣泛濫,但金融環境總體無疑將日趨寬鬆。

中國政府已正確認識到,過去10年實施的前兩輪經濟刺激計劃造成了大量壞帳。這些刺激措施的資金支持主要來自國有銀行向國有企業發放的貸款,而沒有體現在政府帳面上。這一次,刺激資金將反映在中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李克強周二發表的政府年度工作報告重點提出,2019年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人民幣2萬億元(合2,980億美元),還將實施其他一些舉措,旨在實現今年經濟增長6%-6.5%的目標。此外,地方政府獲得了人民幣2.15萬億元的專項債券發行額度,較2018年高出近60%。此類債券通常用於為基礎設施融資。

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

所有這些新的政府債券將需要買家,這意味著銀行業流動性將會提高,原因是銀行持有幾乎所有中國市政債券。李克強確實呼籲下調中小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以促進放貸,並在適當情況下使用「利率、量化和價格工具」。

不過他也表示,總體信貸增速應該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保持一致。由於去年名義GDP增速僅為9.7%,且今年似乎必定會進一步放緩,這意味著目前約為10%的總體信貸增速也需要進一步下降。中國決策者既要發行大量新政府債券,同時又希望以某種方式神奇地遏制經濟增長放緩勢頭,在這種情況下,至少可以說,他們不太可能有餘地實施更緊縮的貨幣政策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已令許多國家和公司感受到危機,這則視頻用三個例子進行了說明:受國內經濟形勢不穩和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中國消費者對高端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下滑,韓國晶片製造商隨之遭受打擊,並可能陷入惡性循環;中國汽車銷售和工業產出下滑抑制了對成品油的需求,中國國有企業從而對亞洲其他地區大量出口石油,新加坡、韓國等國面臨競爭,成品油價格下跌;在澳大利亞,中國遊客和留學生的增長放緩,令該國本已堪憂的經濟承壓。圖片合成:Crystal Tai

簡而言之,中國政府仍堅持著相互矛盾的目標:一方面要促增長和擴大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另一方面要控制整體債務水平。結果可能是,中國政府或在今年下半年某個時候推出刺激措施,其力度相對以往標準要弱一些,但仍足以導致整體槓桿加大,而經濟充其量也只會微弱復甦。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306/125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