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中國式溝通法怎麼就這樣「看人下菜‌‌」

—我明白了中國式溝通法則

作者:

‌‌「中國式‌‌」溝通套路多,你中了幾個?

當年,我還是一枚實習生時,曾吃過一記大悶虧。

每周四下午小組例會,有一項固定節目,團隊每個成員互相說說本周對團隊裡的其他同事在工作方面的一些意見。

這項活動初衷很好,但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走過場‌‌」的活動。但當時我不諳世事,以為大家不介意聽真話,而且自己也想在團隊領導前留個好印象,加上實習的這家公司是一家規模很大的香港上市公司,企業文化也比我之前實習的公司開明很多。考慮以上種種,於是我真的對在座的每位同事提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一開始大家眼裡露出驚訝,後來慢慢變成略點同情的笑容,最後,整張臉轉成冷漠、以及嘴角一絲不屑的笑容。

散會時,團隊領導說‌‌「小吳提的意見挺好,我們下去都要認真思考。我也看看自己能做些什麼幫大家把工作改進的更好。散會!‌‌」往後的好幾天,團隊的同事都沒怎麼搭理過我,而領導所謂地‌‌「看看自己能做些什麼‌‌」當然也沒有下文了。我想起散會那天,一位坐在我工位後面的同事經過我身邊時丟下一句話‌‌「腦子有病吧‌‌」。

因為這句話,我心裡委屈了很久。直到自己工作了幾年後,再想起那位同事說的話,我承認,當時的自己確實‌‌「腦子有病‌‌」。

我很喜歡看的一部美劇《豪斯醫生》,每次重溫時,當然會被劇里那位怪大叔豪斯醫生俘獲芳心。但我喜歡這部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劇里的職場溝通方式讓我真心羨慕。

首先,大家不是‌‌「看人下菜‌‌」,而是‌‌「看事下菜‌‌」。

不管你是我的領導、還是醫院的最高掌舵人,只要你的業務出了問題、做事不對,我不會因為是你的下屬就妥協、遷就。

其次,大家不玩‌‌「你懂得‌‌」這套把戲,幾乎是直來直往,非常坦率。

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是豪斯責罵下屬蠢、下屬們指責豪斯不考慮病人只顧自己的感受、或者沒有醫療倫理。總之就是:認為你不對時,我心裡怎麼想就表達出來,一點也不藏著掖著。

最後,職場溝通上不分性別。

看這部劇時,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劇里的人都是一個性別不會是女性溝通就區別對待。

電視劇肯定比現實誇張了,但我們也確實能管中窺豹看出中美在職場中溝通的差異。‌‌「中國式‌‌」職場溝通法則幾乎和上述三點相反,‌‌「套路‌‌」頗多,但共性就是讓人心累。

‌‌「中國式‌‌」職場溝通法則一:老闆的意思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有一些領導專屬的潛台詞,作為員工要有基本的理解力。

你想加薪談自己的職業規劃,講了一大通,最後領導說‌‌「我回去再考慮一下‌‌」(不同意);你給領導提了個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兒,領導說這事咱們晚點再說(這個事你不要再提了);當老闆對你說‌‌「你其實很聰明、很有天賦‌‌」(請警惕:這絕不是在誇你,你可以把這句話解讀為:你怎麼這麼不努力/不出成果/拎不清?)。

上司們一般不直抒胸臆,因為相信‌‌「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個原則,也喜歡把領會自己的心思作為考量這個下屬聰明與否的標準之一。

‌‌「中國式‌‌」職場溝通法則二:成熟的職場人要‌‌「不動聲色‌‌」。

之前看過一篇引起爭議的文章,說一位同事的父親去世了,他沒有告訴公司里的任何人,他每天照舊在上班時談笑風生,完全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同,直到好幾天後大家才知道他父親去世了。

這篇文章讓大家站成了兩隊。一隊覺得‌‌「太不可思議‌‌」,親生父親這麼重要的至親去世,居然表現的如此冷漠;另一隊認為,成熟的職場人就應該喜怒不形於色,這才是專業性的表現。

我們總喜歡把‌‌「不顯山不露水‌‌」的人看作成高人、成熟的人,這樣才能防止別人輕易猜透你的心思、或者因為自己的情緒而給他人帶來困擾。可這真的是成熟、專業的表現麼?

臉書COO謝麗爾•桑德伯格在自己的暢銷書《另一種選擇》裡曾提起,丈夫戴夫•高德伯格於2015年5月突然去世,這段經歷讓她一度陷入了極度的悲傷和空虛。在家修整了一段時間後,她重回工作崗位,也是秉持著‌‌「專業性‌‌」態度,在同事們關切地問她‌‌「你還好麼?‌‌」時,她會客氣而友好地回復道,‌‌「我還好!‌‌」、‌‌「我挺好!‌‌」。

她不願意落下每個會議,並且要在會議中積極展現曾經的自己。但謝麗爾在書中坦承,在回答同事們的問候時,她的內心其實是在咆哮‌‌「我丈夫死了、孩子沒有了爸爸,我怎麼可能還好?‌‌」而且,開會時,她會不受控制哭起來。

最後,通過好友、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的幫助,她終於明白: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公開談論自己的不幸,每個人都有選擇在何時、在何地表達情感的權利。然而,跟別人敞開心扉聊聊,能幫助悲傷者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且感到被理解、被關懷。經歷過悲劇的人往往會向正在經歷悲劇的人表達更多的同情。

所以,我們料想的‌‌「不動聲色‌‌」絕非全然正確。

‌‌「中國式‌‌」職場溝通法則三:‌‌「看破不說破,職場才有得做‌‌

你一定在工作中遇到過這樣一些境況:某位同事做了一個提案,你經驗豐富,其實有一些意見可以提供給他幫助他改進的更好,但你擔心對方會不舒服,所以想‌‌「算了吧‌‌」;作為公司老員工的你,非常熟悉老闆的‌‌「套路‌‌」,看著他正給新來的員工‌‌「下套兒‌‌」,你選擇裝聾作啞,既沒有當面拆穿,也沒有私下提醒,你說服自己的理由也許是‌‌「日子久了他就知道了‌‌」。

‌‌「看破不說破,職場才有得做‌‌」恐怕是很多人職場文化里最重要的‌‌「溝通‌‌」法則了,雖然它的核心是需要你保持沉默。

看上去,我們的職場溝通法則兜兜轉轉、要繞很多圈子,確實挺累的。那怎麼溝通才能不累又有效呢?

首先,去情緒化永遠是溝通第一步。

《人性的弱點》裡提出過一條關於溝通的真相:影響溝通效果80%是交流過程中的情緒,20%才是溝通的內容。能在溝通中保持冷靜和理智當然是最好的,只是一旦‌‌「火苗‌‌」出現,不妨嘗試一下這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告訴對方此刻你的情緒,告訴對方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然後詢問對方的情緒如何。雙發商議可以暫停幾分鐘溝通,讓彼此恢復冷靜。

其次,確保溝的有效性、並適時檢查是否偏離了溝通的目的。

舉個例子:

——能麻煩和我換個班嗎?我明天有事,上不了早班了。

——我考慮一下。

這是溝通,但絕不是有效溝通,因為無論是第一位同事還是第二位同事,既沒有達成目的,也沒有形成結論(就算拒絕換班也是目的之一)。

我們是帶著目的去溝通的,所以一定確保在開頭前你的大腦是知道此次溝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並在一開始確保對方也是清楚的。

最終,溝通允許‌‌「存異‌‌」,但每次溝通後一定要有共識誕生。

溝通必然會產生一些要求,比如希望接受者要成為某人、完成某事、相信某種理念等。但溝通絕不只是單方面的要求,它是雙方談判、商議、妥協、進而最終達成某項共識的過程。你們可以在溝通中把重要的、存有異議的東西記錄下來,以待下次溝通完成。但在一次溝通中,一定要有有圍繞溝通目標形成共識的東西產生,否則無助於事件的推進。

希望我們的精力,最終都能多用在正事兒而非揣測人心上。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南都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314/125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