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賀江兵:中國後發劣勢之解藥

作者:
美國要求中國遵守加入WTO承諾,零關稅、零壁壘和零補貼,開放市場不進行盜竊,對普通老百姓十分有利,現在,越來越多人明白這一點。實際上,美國的要求,對於減少通脹和發展經濟也是有利的,更深刻地看,對於消除後發劣勢也是有幫助的。美國是處心積慮讓中國處於後發劣勢中嗎?答案是否定的,美國副總統去年10月4日和剛剛的兩次對華演講中非常明確的讓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回到鄧小平那樣。這才是解決結構性和制度層面的問題。

最近,由於中國經濟明顯出現滯脹,15年前經濟學家楊小凱和林毅夫就後發是優勢還是劣勢的爭論被翻炒,曾信誓旦旦說中國經濟保持8%增長2、30年的林毅夫前年還不改口。統計局資料今年第三季GDP成長6%,雖然,眾多海內外經濟學家嚴重懷疑其真實性,還是創下有記錄的27年來新低。後發劣勢成了不爭的現實。

後發劣勢的概念是由經濟學家沃森提出的,落後國家由於發展遲,所以有很多東西可以模仿已開發國家。模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模仿製度,另外一種是模仿技術和工業化模式。由於是後發國家,所以可以在沒有基礎制度的情況下通過技術模仿實現快速發展。但落後國家模仿技術容易,模仿製度較難,因為改革制度會觸犯到既得利益,因此落後國家會更傾向於技術模仿。不過,這樣雖可在短期內取得非常好的發展,但會給長期發展留下許多隱患,甚至可能導致失敗。

後發優勢存在的同時,在開發中國家,也明顯地存在後發劣勢。相對於後發優勢,後發劣勢在開發中國家可能更突出、更無可迴避。比如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政治、社會、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發展,造成國家發展的不平衡;對於已開發國家在技術、資金等方面較多的依賴,容易造成依附性發展;由外延型發展方式向內延型發展方式轉變十分困難等。而後發國家普遍存在的一個明顯劣勢,是片面重視科學技術的引進和模仿,忽視政治、法律等社會制度的相應改革,沒有建立適合本國發展的政治、法律制度,因而缺乏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和環境。

上世紀60至80年代的日本、韓國和台灣等都先有後發優勢,80年代後期後發劣勢非常明顯,比如日本病爆發;後來這些經濟體都進行了轉型,韓國、台灣實現了民主化。無論哪個經濟體都沒有強調國有企業和政府無原則補貼,三個經濟體正在走向成熟。

治理滯脹最成功的國家和領導人是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總統列根和英國戴卓爾夫人。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小政府大市場和減稅。

中國用大豆和農產品跟美國打貿易戰引發了農產品和豬肉價格飛漲,還從俄羅斯引進了非洲豬瘟,這些加劇滯脹。

美國要求中國遵守加入WTO承諾,零關稅、零壁壘和零補貼,開放市場不進行盜竊,對普通老百姓十分有利,現在,越來越多人明白這一點。實際上,美國的要求,對於減少通脹和發展經濟也是有利的,更深刻地看,對於消除後發劣勢也是有幫助的。美國是處心積慮讓中國處於後發劣勢中嗎?答案是否定的,美國副總統去年10月4日和剛剛的兩次對華演講中非常明確的讓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回到鄧小平那樣。這才是解決結構性和制度層面的問題。

企業大搞政治造成經濟下滑

現在不僅僅機關人浮於事,企業人人做政治題目,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搞學習、活動,屬於非正常造成經濟下滑。做大做強國有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資源有限情況下,對國企進行補貼,民企高稅費,外企和民企處於嚴重不對等狀態,取消不合理補貼反而成了企業公平競爭需要,也是成功國家和地區解決後發劣勢之要求。

美國總統川普進行的大規模減稅讓美國經濟強勁增長,失業率創半個世紀新低,而中國在各種制度上並沒有向西方學習的跡象,反而大開倒車,終於錄得經濟最失敗記錄。無論從解決貿易戰還是中國經濟穩定健康成長來看,都必須進行制度改變。七年多前,時任總理溫家寶說:「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29/136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