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台灣冠狀病毒之父:新冠病毒來自中國 並未變種變化不大

作者:
台灣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解釋,病毒的變化好像分布在整個基因里、RNA(核糖核酸)裡面,棘突蛋白是讓病毒感染細胞,最重要的蛋白質,基因還沒有變化。1511「變異並不是很大,還是相當少的,所以它的基因性質沒有什麼變化,所以不應該說是變種,它只是有些變異、病毒的性質還沒有很大的變化。

被台灣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賴明詔院士接受本台專訪。(記者黃春梅攝)

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3日有一篇論文稱,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L亞型和S亞型。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本台專訪被台灣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賴明詔院士,他表示,它只是有些變異、病毒的性質還沒有很大的變化。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發源地,毫無疑問來自中國。

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3日發表題為「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的論文,其中指出: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很大差異。S亞型是相對更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

台灣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解釋,病毒的變化好像分布在整個基因里、RNA(核糖核酸)裡面,棘突蛋白是讓病毒感染細胞,最重要的蛋白質,基因還沒有變化。1511「變異並不是很大,還是相當少的,所以它的基因性質沒有什麼變化,所以不應該說是變種,它只是有些變異、病毒的性質還沒有很大的變化。」

視頻【台灣冠狀病毒權威:病毒從中國來人造可能性小】

賴明詔進一步說明,冠狀病毒總共有30個基因,有些基因非常重要,這些基因在冠狀病毒里,它的變化很快,而且一旦變化、它的毒性就會改變,所以那些基因有變化的話,毒性是會改變的。

變異是因為繁殖過程當中產生變異,變異是隨機的,什麼地方都可以,但是它偶然在重要的基因變化,就會產生新種、不同的毒性。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學研究所教授楊占秋接受中國《環球時報》訪問提到,新冠病毒發生的突變,對疫苗設計有很大意義,對疫情診斷也很有價值。如果歐洲病例的基因序列跟武漢的不一樣,把中國的診斷數據拿過去檢查歐洲國家的患者,也是檢測不出來的。

新冠病毒疫苗一年問世?賴明詔:那是不可能的

賴明詔認為,如果病毒有變異的話,疫苗也是個問題,做出來的疫苗對新種就沒有效果,所以變異對病毒控制有相當大的影響。

對於大家期待新冠病毒疫苗能在儘早應用,賴明詔說,他沒有這麼樂觀。因為疫苗平常要3年到5年的時間研發,出來之後還要看這有沒有效、毒性,這些臨床實驗都要花時間。

賴明詔:「美國說一年之內就有疫苗,我想那是不可能。而且冠狀病毒疫苗不是那麼容易做的,動物的冠狀病毒、特別是貓的冠狀病毒也有疫苗,但是這疫苗很危險,產生很多副作用,所以這個疫苗也不能夠用,新冠病毒疫苗可以也會遭遇同樣的困難。」

打臉鍾南山說法,賴明詔:新冠病毒毫無疑問來自中國

對於中國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鍾南山日前所說,「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賴明詔斬釘截鐵地說,新冠肺炎病毒發源地是中國。

賴明詔:P4實驗室危險性高距離人太近「很不理想」

至於新冠肺炎病毒是不是「人為製造」,從武漢實驗室流出?賴明詔說,沒有辦法排除,但是可能性是相當低的。賴明詔解釋,武漢P4實驗室也有很多蝙蝠的冠狀病毒,從蝙蝠的冠狀病毒,變成人的冠狀病毒是很自然的現象,從基因序列蝙蝠的冠狀病毒,跟人的冠狀病毒是相近的,人造的冠狀病毒是不可能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冠狀病毒這樣相似,他認為可能性相當低。不過,賴明詔認為,武漢實驗室不該設在距離華南海鮮市場這麼近的地方。

賴明詔:「理論上是不應該這麼近,P4實驗室是相當危險,所以平常應該是在偏僻的地方,人員不到的地方,武漢P4實驗室距離人太近了,不理想、很不理想。」

對於外界預期新冠病毒怕熱,氣溫一回升疫情可望趨緩?賴明詔潑了冷水表示,有人說溫度到56度病毒就會死掉,但是,天氣不可能飆升到56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正確地說,應該是夏天大家活動空間比較大,人跟人的距離也拉大,所以呼吸性的疾病,通常在夏天是比較少,冬天比較多,絕對不是因為溫度的緣故。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306/141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