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消化科醫生提醒:你認為的養胃好習慣 恐怕會成胃癌「幫凶」!

胃黏膜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護著我們的胃壁,胃黏膜一旦受損,就會得胃炎、胃潰瘍等胃病。

有些人自以為保持了「養胃」的「好習慣」,但是,這些「好習慣」卻可能是胃的致命殺手,甚至會成為胃癌的幫凶。

這樣做,可能傷胃

1.長期大量食用豆腐

傷胃指數:★★

豆製品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而且消化率高、不含膽固醇、又柔軟無比。

因此有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它是養胃的健康食品,長期大量食用豆腐,最終引發不適。

其實,豆製品裡面有較多的嘌呤,不但會刺激胃酸的分泌,還會引起胃腸脹氣,甚至會誘發噁心、嘔吐、拉肚子及消化不良等不適。

這裡特別要提的是北豆腐,北豆腐是用滷水點制的,滷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對皮膚、黏膜有很強的刺激作用,更不宜多吃。

2.空腹一杯茶

傷胃指數:★★★

中國有一句古諺語:「清晨一杯茶,餓死賣藥家」,這句話讓很多人誤會為:早晨空腹喝茶有益健康。

事實上,我們的胃液是強酸性的,pH在0.9~1.5,保持這個酸度可以有效減少胃內細菌感染。

如果長期食用鹼性物質,會中和胃酸,使胃液的pH升高,會削弱胃部的消化功能,細菌和致癌物質就會增多,就很容易得胃炎、胃癌。

而茶葉正是偏鹼性的,如果不正確的喝茶,會對胃造成損傷。

所以,茶雖好,但也一定要在吃過早飯半小時後再飲用。

3.長期喝粥或稀飯

傷胃指數:★★★★

老一輩的人常說:「喝點粥,養養胃!」所以有些人乾脆不吃別的,一天三餐喝粥養生,長期下來,卻反而喝出了胃病。

這是因為,口腔在咀嚼食物的時候會分泌唾液,唾液中有一種重要的物質——唾液澱粉酶,幫助我們消化澱粉。

但在喝粥的時候,由於沒有什麼咀嚼運動,也就沒有唾液的分泌,也就沒有唾液澱粉酶,使得澱粉類食物在胃裡的消化時間延長,同時粥和稀飯的水分較多,進入胃內稀釋了胃液,使胃的蠕動變得很緩慢。

就像一個長期不運動的人會生病一樣,胃的功能也是用進廢退的,長期得不到鍛鍊,胃的動力慢慢就不足了。

4.睡前喝牛奶

傷胃指數:★★★

很多人都聽說過「睡前喝牛奶對胃有益」,其實,睡前喝牛奶、果汁對養胃並無益處,特別是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

睡前喝牛奶並非所有人的「養生良方」,這樣會刺激胃酸和膽汁的分泌,胃不好的人最好睡前不要進食。

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分等會引起胃酸分泌,長期如此,在夜間空腹狀態下有可能對胃造成損傷,並加重反流症狀。

從胃炎到胃癌,如何阻斷它

生活中,很多人有胃部不適的經歷,但多數可以很快緩解,所以很多人不以為意。

其實,胃病有很多種,以下這些都屬於胃病的範疇,可從症狀上做一些簡單區分:

◎上腹痛+脹滿+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懷疑胃炎;

◎上腹痛+周期性發作+餐後痛——懷疑胃潰瘍;

◎上腹痛+疼痛不規律+體重減輕——警惕胃的惡性病變。

◎大部分症狀是疼痛反酸(長期胃酸過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脹打嗝(胃動力不足引起)。

以上是最為簡單的診斷公式,也是最為典型的表現。研究顯示,從胃病發展到胃癌,需要4個階段:

◎非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

◎腸上皮化生

◎異型增生

◎胃癌

當然,每個人的感受程度不一樣,有少部分胃潰瘍甚至胃癌早期的患者並沒有明顯反應。

所以,當出現類似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診,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查,確定是不是胃病,是哪種胃病,到了什麼程度,然後由醫生根據檢查結果進行不同的治療、預防癌變。

好在,如果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工作,大部分人是不會走上癌變這一步的!

所以,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預防重點:

1.健康飲食:避免重油重辣等刺激性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

2.規律飲食:三餐規律,避免過飢過飽;

3.戒菸忌酒;

4.適當運動;

5.重中之重: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胃腸病科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01/143068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