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7-12歲學習黃金期 5種方法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有人說,人的成長之路,先接受父母是平凡的,再接受自己是平凡的,然後發現孩子是平凡的。

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依然努力,小的時候,父母努力給我們提供更好的生活,上學了,我們努力學習爭取出人頭地,有了孩子,我們現在爭取給他們更好的教育方法,盡我們所能,讓孩子更輕鬆一點。

孩子學習的黃金期是7-12歲,根據統計,孩子的好奇心在6歲之後卻開始快速下降,諷刺的是,這正是我們孩子讀小學的年紀,如果我們的教育讓孩子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

今天,給大家介紹5種方法,讓孩子抓住學習黃金期,讓孩子在學習的起跑線上,能夠奔跑得更加自由,更加快樂。

這現在基本已經是公認了,閱讀能力是孩子學習的基礎。

在國際學生項目中,閱讀,作為與數學,科學一起測試的一項項目,中國孩子成績是第一的。可我們會發現,在很多地區,課外閱讀還是遠遠不夠的。

全球教育第一的芬蘭,以閱讀著稱,小學生放學回家閱讀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書,而每年人均閱讀200本書

現在很多家庭,孩子從小學英語不能落下,漢語閱讀的時間卻抽不出來,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僅僅依賴於教科書的閱讀是不夠的,每天的課外書閱讀是必須的,培養閱讀興趣,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讓孩子變聰明的第二個方法是引導孩子多多思考。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孩子一旦學會了思考,他的世界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他開始懂得分析數據,懂得做對比,在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鼓勵他們多問為什麼,並且支持幫助他們去探索答案。

如果孩子在學習英語,只會死記硬背單詞是沒有用的,引導孩子去了解思考西方的文化;如果孩子在學習鋼琴,只背曲譜是不可以的,要培養他的感受力;如果孩子在學習游泳,也要想四肢如何會更加協調,如何讓自己的速度更快

敏銳的思考能力一定會讓你的孩子越來越聰明。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孩子都在學校里,缺少運動。

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接待了來自德國的留學生,當看到她們的男生女生都可以和我們的校籃球隊一起打球,運動會他們翻著跟斗進場的時候,我們還是很震驚的。

很是建議爸爸媽媽給孩子培養一項體育愛好,在這個高壓社會下,體育不僅可以讓孩子身體更加健康,而且可以讓孩子在運動過程中宣洩壓力,保持心理健康。

國外的研究者也發現:

有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強大腦衍生出一種「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它是促進腦部學習、記憶、思考,加強突觸聯結的蛋白質,同時對神經中樞的發展也不可或缺。

所以,多帶著孩子出去運動運動,接近大自然。

有人做過這樣一項實驗,將孩子分為三組,一組學習音樂,一組不學習但聽音樂,一組完全不接觸音樂。結果表明,學習音樂的孩子學習效果更好。

這並不意味著不學、不聽音樂的孩子智商比較低,而是對他們的大腦感官空間接受刺激的機會較少,進而產生較差的學習效果。

多帶孩子去看美術展,去博物館,去參加音樂會,不一定是要孩子畫得多好,唱歌多好,而是培養孩子欣賞美的能力,讓他感受這個世界的色彩,這個世界的聲音,這個世界的魅力。

多變的環境是指多帶孩子出去接觸大自然,和藝術薰陶有異曲同工之妙。

常常改變孩子的環境,可以讓孩子對身邊的環境有新鮮感,去爬爬山,看看海,可以刺激孩子的五官敏感性,也達到活化大腦細胞的作用,當然,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而且,研究發現:

大自然中富含樹木的芬多精及空氣中的負離子,容易讓人甚至清明、神清氣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益。

除了接近大自然,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自己的房間,改變孩子的住宿環境。不要讓孩子每天看到的,不是學校方方正正的教室,車窗外的高樓。

上述5種方法,寫得比較籠統,只是給家長一個可以前進的方向,各家情況不同,各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但是一樣的是,在7-12歲這個黃金學習期間,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這段時間一定不能錯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Amanda親子閱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03/145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