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王維洛:鄧小平在三峽工程決策中第二次上當受騙的事實

鄧小平的一個最大弱點是靠聽一面之詞做決策,六四事件是這樣,三峽工程上也是這樣。鄧小平第一次聽魏廷琤一個人的匯報,魏廷琤說什麼鄧小平信什麼,便認定三峽工程150米的低垻方案好;鄧小平第二次聽李鵬一個人的匯報,李鵬說什麼鄧小平信什麼,不動腦子,便認定三峽工程150米的低垻方案不好,而是180米的中垻方案好。都沒有一個持反對意見的人在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兩次在三峽工程決策上受騙,這只能說明皇帝的無能。

皇帝穿新衣,第一次受騙,是騙子的壞,第二次受騙,則是皇帝的毛病

「If a man deceives me once,shame on him. If he deceives me twice,shame on me!」英語俗語說:「人家騙我一次,是他丟臉,騙我第二次,我丟臉!」

1980年7月鄧小平聽取魏廷琤關於三峽工程150米方案匯報,上當受騙,後來輕率表態:「我贊成低垻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為三峽工程開了綠燈。皇帝穿上新衣上街炫耀一番。1985年1月李鵬向鄧小平匯報180米方案,鄧小平再次上當受騙,說:「低垻方案不好,中垻方案是好方案,從現在即可著手進行。」皇帝再次穿上新衣上街炫耀一番。鄧小平的一個最大弱點是,靠聽一面之詞做決策,並且對基本數據根本沒有概念。而歸結其根本原因就是專制極權社會沒有言論自由,不會廣開言路,無法讓各家思想交匯,也就必然導致偏聽偏信。

一、鄧小平在三峽工程決策中第一次上當受騙

1980年7月鄧小平重新上台之後在女兒榕等陪同下回四川老家省親。7月11日,鄧小平從重慶乘「東方紅32號」輪至武漢,輪船路過三峽地區。在船上,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魏廷琤向鄧小平匯報三峽工程的150米方案。蓄水位為海拔150米的方案被稱為低垻方案。自從1953年毛澤東提出要在三峽建水庫大壩,卡住長江洪水以來,到1980年7月鄧小平視察三峽,三峽工程出現過不同水位的方案:蘇聯專家的265米方案、林一山的235米方案、周恩來的200米方案、與200米方案做對比的195米方案和190米方案、來自部隊的水底大壩方案、150米方案、165米方案和175米方案,還有一個128米方案和115米方案。三峽工程蓄水位是一把雙刃劍,蓄水位越高,水庫庫容越大,調節水流能力越大,可能的防洪能力越大,發電能力越大,年發電量越多,但是水庫淹沒越大、需要搬遷的移民數量越大,工程總造價越大;三峽工程蓄水位越低,水庫庫容越小,調節水流能力越小,可能的防洪能力越小,發電能力越小,年發電量越少,但是水庫淹沒越小、需要搬遷的移民數量越小,工程總造價越小。魏廷琤向鄧小平匯報時,除移民人數和工程總造價來自150米方案外,水庫庫容、防洪能力和發電能力都不是自150米方案,比如發電裝機容量2000多萬千瓦和年發電量1100億度等等。

關於鄧小平第一次受騙的事實請閱讀筆者發表在《民主中國》上的《鄧小平在三峽工程決策中上當受騙的事實》。

二、1984年國務院原則批准150米方案

船到武漢,鄧小平就把胡耀邦等負責人召集到武漢,研究三峽工程問題。鄧小平認為:建設三峽工程效益很大,輕率否定搞三峽不好。鄧小平要求把三峽工程列入下一個五年計劃中。胡耀邦等均表示支持。

1982年11月24日在鄧小平聽取國家計委匯報時對三峽工程表態說:「我贊成低垻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

鄧小平正式表態後不到五個月,1983年4月5日,長江水利委員會前身長江流域辦公室向國務院提交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150米方案報告》。一個月後,1983年5月,國家計委組織350人審查並通過了150米方案,審查陣容比後來1991年時的更加龐大。1984年2月17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專題研究三峽工程的重要會議在中南海召開。會議決定,今明兩年完成三峽工程的前期工作,包括場地的平整等。國家計委也列出專款資金用於三峽工程前期工作。4月5日,國務院原則批准三峽工程150米方案。

如果鄧小平是一個對決策表態負責任、並對數據有概念的領導,可以通過簡單的對比,將國務院批准的三峽工程150米方案和1980年魏廷琤匯報的低垻方案進行對比,非常容易地發現,魏廷琤極大地誇大了低垻方案的發電能力等等,讓這位中國經濟改革的總設計師穿上一件皇帝新衣在大街上去炫耀了一番,還自以為得意。

魏廷琤匯報的150米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發電裝機容量-20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度

國務院原則批准的150米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發電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650億度

如果這樣的數據比較對於鄧小平來說還是太難的話,那麼可以從兩個方案的航運效益來判別。1980年魏廷琤匯報說,三峽工程建設後,萬噸輪船可以從上海直達重慶,鄧小平聽了很激動,鄧說:「1920年出川,去法國留學,船行到中途壞了,只好改變行程,起旱,走陸路出川,交通真是艱難啊!」而1984年國務院原則批准的150米方案根本不提萬噸輪船可以從上海直達重慶這件事。鄧小平的激動全浪費了。

那麼鄧小平1980年視察時乘坐的輪船又有多大呢?當年鄧小平乘坐的輪船是東方紅32號輪,船長59米,寬9.5米,載重量5000噸,從重慶直達武漢。國務院原則批准的150米方案,由於壅高水位低(移民人數少),三峽航道只能改善到重慶下游的涪陵。魏廷琤說150米方案能使「萬噸輪船從上海直達重慶」是徹頭徹尾是騙人的謊話。而鄧小平1980年乘坐的5000噸輪船已經可以從重慶直達武漢,從武漢直達重慶。如果三峽工程的建設能使萬噸輪船從上海直達重慶,關鍵在於船型的改造,把船身加長、加寬,從5000噸上升到一萬噸輪船並非難事。

英語俗語說:If a man deceives me once,shame on him. If he deceives me twice,shame on me!「人家騙我一次,是他丟臉,騙我第二次,我丟臉!」

鄧小平在三峽工程決策中第一次上當受騙,穿上一件皇帝新衣在大街上去炫耀了一番,讓自己丟臉,這是魏廷琤這類騙子使的壞。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聖人也會上當受騙。

三、鄧小平在三峽工程決策中第二次上當受騙

根據李鵬的《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記載(此書在鄧小平去世後的2003年出版),1985年1月19日上午,鄧小平參加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投資經營合同簽字儀式,並接見了香港中華電力公司董事長道嘉理勳爵。會見結束之後,鄧小平把李鵬和朱琳單獨留下來,李鵬向鄧小平匯報了三峽工程180米方案。180米方案被稱為中垻方案。

李鵬在匯報中說,中垻方案裝機容量可以由低垻方案的1300萬千瓦增加到2000萬千瓦,增加70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由650億千瓦時增加到1000億度,增加300多億千瓦時等等。

在聽完李鵬的匯報之後,鄧小平立即表態:「低垻方案不好,中垻方案是好方案,從現在即可著手籌備。中垻可以多發電,萬噸船隊可以開到重慶。以後可有意識地把國家重大工業項目放在三峽移民區。」(《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第65頁)。

國務院原則批准的150米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發電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650億度

李鵬的180米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80米/發電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000億度

1982年鄧小平表態「我贊成低垻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三年之後鄧小平又表態「低垻方案不好,中垻方案是好方案,從現在即可著手籌備」。這是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李鵬讓鄧小平第二次穿上皇帝的新衣到的大街上去展示一番。

If a man deceives me once,shame on him. If he deceives me twice,shame on me!「人家騙我一次,是他丟臉,騙我第二次,我丟臉!」

第一次受騙,是騙子的壞,第二次受騙,則是皇帝的毛病。老虎有打盹的時候,但也不能一直沉睡不醒。聖人也會上當受騙。但是不能在同一件事情上兩次上當受騙。

如果鄧小平對數據還有一點記憶能力的話,他可以將1980年魏廷琤匯報的150米方案、國務院原則批准的150米方案和李鵬匯報的180米方案做一比較,不難發現,李鵬匯報的180米方案並不比魏廷琤匯報的150米方案好,不存在李鵬匯報的中垻方案比魏廷琤匯報的低垻方案好的任何可能。

魏廷琤匯報的150米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發電裝機容量-20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度

國務院原則批准的150米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發電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650億度

李鵬的180米方案:正常蓄水位-海拔180米/發電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000億度

魏廷琤匯報說150米方案可以安裝發電裝機容量20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度,比李鵬180米方案的發電量1000億千瓦時還多100億千瓦時。李鵬說180米方案可使萬噸船隊可以開到重慶,而魏廷琤的150米方案可使萬噸輪船從上海直達重慶。萬噸船隊是幾艘輪船捆綁在一起,輪船的總噸位超過萬噸就可以了。比如隋煬帝建造的京杭大運河就可以通航萬噸船隊(多數由十艘一千噸的貨輪串聯而成)。

李鵬說180米方案需要移民一百多萬,而魏廷琤匯報說150米方案只需移民三十多萬(最終50萬)。如何能夠得出「中垻方案好,低垻方案不好」的結論來呢?

四、作為決策者鄧小平不如毛澤東聰明

也許有人會說,三峽工程決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不能要求鄧小平這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一些具體概念有十分清晰的理解,比如萬噸船隊和萬噸輪船的區別,從上海直達重慶和直達重慶的區別等等。

其實在三峽工程決策上,毛澤東遠比鄧小平聰明。和鄧小平一樣,毛澤東也不可能對許多問題有十分清晰的理解。但是毛澤東把贊成三峽工程上馬的林一山和反對三峽工程上馬的李銳這兩位專家都用專機請到中央南寧會議上來,讓他們在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面前各自陳述理由,毛澤東做判官。這樣一來,林一山和李銳都無法通過數據造假來欺騙毛澤東,因為不用毛澤東明察秋毫,另一個對手就會把造假的數據揭露得體無完膚。這就是中國成語所說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記載:「上(唐太宗)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也是黃萬里教授的要求,要求中央領導拿出三十分鐘來闡述三峽大壩永不可建的道路。

鄧小平的一個最大弱點是靠聽一面之詞做決策,六四事件是這樣,三峽工程上也是這樣。鄧小平第一次聽魏廷琤一個人的匯報,魏廷琤說什麼鄧小平信什麼,便認定三峽工程150米的低垻方案好;鄧小平第二次聽李鵬一個人的匯報,李鵬說什麼鄧小平信什麼,不動腦子,便認定三峽工程150米的低垻方案不好,而是180米的中垻方案好。都沒有一個持反對意見的人在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兩次在三峽工程決策上受騙,這只能說明皇帝的無能。

其次,毛澤東對數字的記憶要比鄧小平好(據說中央領導中對數據記憶最清楚的是溫家寶)。林一山在中央南寧會議上匯報中有一段是關於工程的投資估算和分析,當林一山談到三峽工程造價需要72億元時,毛澤東立即打斷了林一山的匯報,指著茶几上一堆資料問:「怎麼少了,過去不是提160多億元嗎?」林一山只能狡辯道:「經過科研,有些突破,因而能省一些。」毛澤東沒有再追問下去,但是林一山在造價問題上的造假使他處於十分不利的地步,就像在法庭上在法官的面前,有一方撒謊而又被法官發現一樣。中央南寧會議結束,毛澤東說兩人說得都有道理,要繼續研究,實際上是擱置了三峽工程的決策。南寧會議之前毛澤東對三峽工程、林一山十分感興趣,甚至表示願意去給林一山做副手。會議結束後,林一山被毛澤東冷落,而李銳則被調到毛澤東身邊做工業秘書。毛澤東對三峽工程的幾個基本數據尚有清晰的概念,林一山有意壓低造價被毛澤東一眼看穿;而鄧小平對三峽工程的幾個基本數據毫無概念,魏廷琤和李鵬如此明目張胆地提供虛假信息,鄧小平一無所知,都信以為真。

五、結束語

現將鄧小平關於三峽工程的幾次重要表態記錄在下:

1982年11月24日在鄧小平聽取國家計委匯報時對三峽工程表態:「我贊成低垻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現被篡改為「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沒有「我贊成低垻方案」一句)。

1985年1月19日鄧小平聽取李鵬關於三峽工程180米方案匯報後說:「低垻方案不好,中垻方案是好方案,從現在即可著手籌備。中垻可以多發電,萬噸船隊可以開到重慶。以後可有意識地把國家重大工業項目放在三峽移民區。」

1986年3月,鄧小平接見美國《中報》董事長傅朝樞時表示:「對興建三峽工程這樣關係千秋萬代的大事,中國政府一定會周密考慮,有了一個好處最大、壞處最小的方案時,才會決定開工,是決不會草率從事的。」

1986年鄧小平在聽取趙紫陽關於他和李鵬一起視察三峽地區的匯報後發表講話:「修三峽有政治問題,不修三峽也有政治問題,不修的政治問題更大。」

鄧小平1985年1月19日的表態推翻了1982年11月24日的表態;鄧小平對趙紫陽的談話又推翻了他跟傅朝樞的談話。建設三峽工程,不是因為三峽工程有了一個好處最大、壞處最小的方案才去建的,而是因為鄧小平主觀地認為,不修三峽工程的政治問題更大,所以霸王硬上弓,死活要建。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而再地上當受騙。

If a man deceives me once,shame on him. If he deceives me twice,shame on me!

(資料來源:李鵬:《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中國三峽出版社,北京,2003年)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民主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29/147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