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全球首次確認:新生兒吸入母親癌細胞羊水,出生即確診肺癌

1月7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童確診肺癌

其中一個病例是一名23個月大的幼兒,咳痰2周後,CT掃描發現雙肺支氣管散在多個腫塊,經肺活檢後顯示為肺神經內分泌癌伴局灶性腺體分化;另一個病例為6歲男童,因左側胸痛就診,CT掃描顯示左肺門區一個直徑6cm的腫塊,確診為粘液腺癌。而這兩名男童的母親均在懷孕期間發現患有宮頸癌。

(兩例母嬰傳播兒童肺癌)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學術界的關注,而很多網友也在討論,這種情況到底是癌症遺傳還是癌症轉移呢?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情況其實屬於癌症轉移。他們從兩名幼兒體內的癌細胞中檢測出了不屬於他們本身的基因,而幼兒的肺癌和母親的宮頸癌是同一種病毒的基因排列,因此可判斷為癌細胞的轉移。

兒童患上肺癌的病例極少數,研究人員認為,嬰兒在出生時第一聲哭泣的時候,吸入了母親混有癌細胞的羊水,導致癌細胞擴散至肺中。

之後,研究人員對23個月大的幼兒使用了抗癌藥物後,癌細胞基本消失,而這可能是因為幼兒體內將來源於母親的癌細胞認作異物,因此藥效十分明顯;另一名幼兒則通過手術切除了病灶。

癌症是否會遺傳?警惕5種癌症

雖然這兩起病例都是轉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父母和子女前後都患上癌症的事情,那麼癌症是否真的會遺傳呢?

2016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哈佛大學與丹麥芬蘭研究人員合作的一項研究,發現至少有22種癌症屬於遺傳疾病,會世代相傳。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兄弟姐妹患有這些癌症,那麼其他同胞手足患上同樣癌症的風險也會提高33%。

不同癌症的遺傳風險是不同的,以下5種癌症的遺傳風險相對而言會更高,有家族患癌史的高危人群需要警惕。

·腸癌

腸癌中,有20%-30%的患者有各種癌症的家族史。有研究顯示,如果家族中有一個腸癌患者,那麼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發生腸癌的概率會明顯升高;如果家族有2名或以上的近親患有腸癌,那麼患上腸癌的風險會更高,尤其是年輕的腸癌患者,和遺傳的相關性更加密切,其近親發生腸癌的概率更高。

如果家族中有腸癌患者,直系親屬應當多加警惕,應儘早進行腸鏡檢查,以便發現腸癌能夠儘早治療。平時要注意觀察有無排便習慣和性狀的改變,是否出現便秘、排便次數增多、腹痛、腸梗阻等症狀,如果出現以上症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檢查。

而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健,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戒菸限酒,少吃油炸、燻烤食物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加強體育鍛鍊,遠離裝修污染。

·乳腺癌

乳腺癌有遺傳的傾向,直系親屬尤其是女性親屬,屬於高危人群,母親患上乳腺癌的話,女兒患上乳腺癌的概率相對一般女性高2-3倍。高危人群應當定期自查,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減少發病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並非女性的專屬,男性也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只是相對罕見,男性乳腺癌患者約占乳腺癌病例的1%,但由於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有一半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建議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也定期進行自檢。

·胃癌

胃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有家族聚集性的胃癌多為瀰漫性和印戒細胞癌。根據2010年,ICG-HGC對瀰漫性和印戒細胞癌的診斷標準的更新,建議以下幾種情況下結合CDH1基因篩查進行綜合診斷:

1.一級或二級親屬中至少有2例胃癌患者,其中至少1例病例確診為瀰漫性胃癌;

2.40歲以前診斷為瀰漫性胃癌(可以無家族史);

3.同時患乳腺小葉癌和瀰漫性胃癌的患者或其家屬新標準提高了瀰漫性和印戒細胞癌的診斷敏感性,有利於降低漏診率,目前已廣泛採用。

遺傳性的瀰漫型胃癌起病隱匿,因此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儘早發現癌變並治療,如果出現了上腹部疼痛、胃部悶脹、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檢查。

·肝癌

目前研究來看,肝癌不是真正的遺傳性疾病,其主要和感染有關,如家庭中有一個人感染了B肝病毒或C肝病毒,其他家族成員就容易被感染,由此容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尤其是攜帶B肝病毒的母親,子女發生肝癌的概率比較高。肝癌高危人群為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但肝炎患者不必太恐慌,積極治療和控制肝炎,有助於避免發展為肝癌。

家裡有肝癌患者,其他成員無論身體好壞,都要進行全面的肝臟檢查。在生活中,要注意限酒,最好能滴酒不沾,飲食一定要潔淨衛生,不要吃發霉的食物。如果家中有肝炎患者,其他家族成員要定期接種疫苗,日常建議用分餐制,避免餐具交叉使用,降低肝炎的傳染。

·鼻咽癌

在流行病學研究和臨床上,鼻咽癌有明顯的地區性聚集和家族遺傳傾向,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其他成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重視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鼻咽癌的誘發因素,避免吸菸或吸二手菸,儘量不吃醃製食品,

對於有家族史或年級比較大的人,要堅持每年一次體檢,有條件的可以每年一次做血清的EB病毒檢查以及鼻咽部的詳細檢查,以便排除病變。

需要提醒的是,遺傳只是患癌的因素之一,並不代表家族中有人患癌,其他人就一定會患癌,其他成員相較於普通人對誘發因素會更加易感,同時也不代表著沒有家族史的人就可以高枕無憂,在眾多癌症的誘發因素中,生活方式上的誘發因素是多數人容易接觸到的。因此,生活方式上也要注意防癌,比如堅持運動,健康飲食,保持充足睡眠,定期體檢,遠離裝修污染,戒菸限酒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腫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17/154656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