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民國西施西子姑娘陳燕婷失蹤之謎

—西子姑娘陳燕婷的故事

作者:

按:1946年,抗戰勝利後的第一年,為紀念在抗戰中中華民國空軍的巨大犧牲,空軍司令部徵集軍歌,《西子姑娘》就是其中一曲。這首歌曲最初由陳燕婷小姐演唱,並廣受喜愛。但陳燕婷的演唱版本卻未能流傳下來,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西子姑娘》詞:傅清石曲:劉雪庵

「柳線搖風曉氣清頻頻吹送機聲,春光綺旎不勝情我如小燕君便似飛鷹,

輕渡關山千萬里一朝際會風雲,至高無上是飛行殷情期盼莫負好青春。

鐵鳥威鳴震大荒為君親換征裳,叮嚀無限記心房柔情千縷搖曳白雲鄉,

天馬行空聲勢壯逍遙山色湖光,鵬程萬里任飛揚人間天上比翼羨鴛鴦。

春水粼粼春意濃浣沙溪映花紅,相思不斷筧橋東幾番期待凝碧望天空,

一瞥飛鴻雲陣動歸程爭乘長風,萬花叢里接英雄六橋三竺籠罩凱歌中。」

這是三十年代,傅清石將軍作詞、劉雪庵譜曲,專為空軍健兒推出的一支「西子姑娘」,歌聲婉約動聽,情意纏綿,如詩如畫,至今人們琅琅上口,親切自然,對空軍官兵來說,有分親切的感情。

《西子姑娘》是紀念中華民國空軍的一首歌曲,最初由陳燕婷小姐演唱。

「西子姑娘」歌曲推出的背景,是抗戰勝利後一年,空軍復員南京,「航空委員會」更名「空軍總司令部」時,為了提振空軍士氣,激勵鬥志,由簡樸將軍寫「空軍軍歌」,楊泓寫「永生的八一四」,葉逸凡寫「壯志凌雲」,屬於剛性的傅清石寫,「西子姑娘」,卻是柔性的,需要一位具有聲樂修養的小姐來唱,經過各方推薦試唱,最後選中了位在南京新街口龍門大歌廳駐唱的陳燕婷小姐主唱。

陳燕婷(本名陳燕玉),廣東南海人,時芳齡二十二歲,綺年玉貌,上帝給她一副好歌喉,是當時與慎芝、紫薇三大紅牌同台駐唱的歌星。「西子姑娘」經她試唱成功後,名噪一時,極受空軍肯定、社會人士讚賞,後來戰爭關係,慎芝、紫薇先後到台灣,在台視「群星會」中演唱,最為觀眾所喜愛,至今人們記憶猶新,燕婷則走進了不可預測的命運,留下「西子姑娘」婉轉甜美的歌聲,一直數十年來餘音在耳,因最初是用鋼琴錄音,後來幾度易人歌唱,聽曲思人,仿佛她的歌聲倩影,猶在眼前。

「西子姑娘」需要一位具有聲樂修養的小姐來唱,最後選中陳燕婷小姐主唱。

民國三十五年,空軍第五戰斗大隊,駐防南京,擔任衛戍首都的空防任務,其所屬第二十六中隊中隊長張季明少校,只有三十歲的年紀,卻是一位剽悍的戰將,抗日戰爭中,張季明在安康、岳陽、武漢、宜昌,與日機作戰,擊落日本九六、九七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有四架半的記錄,在戡亂戰爭中,也參加了黃河之役,鄂西會戰,以及自山西運城出發,必地面友軍會同,舉加了收復延安的行動,其它經常性的出擊,更是不計其數。

那個時候的南京,由於中共的「解放軍」,在全國各地,節節進逼。前方戰事吃緊,張季明任務頻繁,公餘之暇,也到新街口龍門大歌廳進餐聽曲,陳燕婷是紅牌「西子姑娘」的主唱者,空軍朋友最喜歡她,她高眺的身材,端莊美艷,一雙手纖長像水仙枝葉,古典如像牙雕刻,凝眸處更似秋水寒潭,尤其是穿上襲旗袍,氣質婉約靈秀,談吐如鶯聲出谷,一時慕名追求者,至多是政商名流,張季明英俊挺拔,又是一位飛將軍,他像駕駛戰鬥機一樣,左攻右旋,絲亳不讓「敵人」有可趁之機,最後終算贏得燕子芳心。

張季明英俊挺拔,又是一位飛將軍,他最後終算贏得燕子芳心。

可惜,好事多磨,張季明的母親自河北原籍來到南京,聽說兒子要與「戲子」結婚,馬上疾言厲色,堅持不允,於是母子為此事僵持不下,張季明侍母至孝,遭遇難題,從此心事重重,苦惱萬分。

民國三十六年春,張季明奉命駕P-51戰機,向九江地區共軍出擊,不幸座機中彈,迫降蕪湖,地面共軍獲訊,分批搜索,幸被好心民眾救起,經過化裝掩護,秘密送往南京空軍總部,經此歷險,化解了婚事的轉機,張季明的長官同學們,紛紛向他的母親求情,給她老人家分析,出飛行任務,是不可以影響情緒的,張母疼惜愛子,又迫於情到,只好答應讓他們成婚。

張季明與陳燕婷新婚儷影。(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同年十月,在周至柔總司令主持之下,張季明與陳燕婷終於買花燭成好事了,從此風晨霧夕,天上人間,羨煞多少顧曲名流和痴心妄想的歌迷!

從此風晨霧夕,天上人間,羨煞多少顧曲名流和痴心妄想的歌迷!

民國三十七年秋,張季明忽奉調北平空軍志航大隊,升任大隊附,此時因婆媳性格不合,難以相處,燕婷遷往上海娘家待產,臨行時衡度家庭情勢,告訴季明,他日生下若是男孩,可帶婆家撫養,若是女孩,就讓她留在身邊,這種交代,似含有隱在心的玄機,有待日後破解。

不久,燕婷產下一女,白白胖胖,一臉的秀美,酷似老爸,很是可愛,可惜張季明軍命在身,兼程趕往上海探親,夫妻父女匆匆話別,燕婷不能隨夫赴任,頓感前途茫茫,一種不可預期的未來,淒淒迷迷地湧上心頭。

九月初,張季明飛到北平向大隊長徐華江報到,十月錦州告急,志航大隊奉命移駐防台灣嘉義,張是大隊附,部隊移防任務,責無旁貸,命他全權處理,這個命令是軍事機密,不容半點泄露,張季明想和母親妻子打個招呼都不可能,真是:「欲寄書知天遠,難消夜似年長。」他繞室彷徨,領略到「曉窗風雨碎人腸」的滋味。

民國三十八年春,共軍向大江南北傾巢出動,攻勢凌厲,京滬相繼淪陷,張季明在台灣,部隊要以一部分進駐定海支持衡陽和海南島作戰,席不暇暖,無法顧及妻小,連母親都是由他的同學李欣凱護送來台,陳燕婷和她襁褓中的女兒,在戰火逼近上海的時候,得一位陸軍少將之助,營救他們母女撤遷到香港,驚魂甫定,本想來台灣的夫君取得聯繫,無如婆媳嫌隙日深,自忖婆婆的主觀固執,成見很深,還有很多的暗示,想想分明是已被摒棄門外,囚此到台灣來尋夫的念頭,欲行又止,很痛苦地打消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國的空軍》704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29/155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