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孤獨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請問你是如何看待孤獨的?

在心理學的定義中,孤獨是社交隔離。

一個午覺睡到下午,天色已經發暗了,屋子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貓,打開手機發現沒有人找自己,躺在床上繼續刷了半小時微博,順便掛念著明天要交的材料,不知道材料交過後什麼時候能交上人生的答卷。——這時,就會覺得,好孤獨。

蒼南派曾經將類似的體驗命名為「周末喪」。

你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這就是孤獨感的典型體驗,即感知到的社交隔離(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當人的人際關係滿足不了自己的社交需要時,無論是朋友不夠多還是朋友不夠好,就會產生這樣一種消極的主觀情緒體驗[1]——孤獨。

現代人似乎越來越孤獨。近80%的人至少偶爾會感覺到孤獨;70%以上的人認同「我們都在各自忙各自的,孤獨是一種常態」;也有研究發現,美國居民在2006年時,相比二十年來以前的時間裡變得更加孤獨[2];我國老年人孤獨感水平隨年代的變遷呈上升趨勢[3];孤獨不僅僅是一種感覺,也是一個公共健康問題,與精神健康問題、心臟病甚至死亡風險的增加有關,美國研究者認為,至少3/5的美國人受到孤獨的困擾,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們相互分隔後,這一困擾更嚴重了[4]……

是什麼,讓我們日益孤獨?

是觸不到的朋友

社交需要理論(social needs theory)認為,人生來就需要人的關愛,需要與人產生聯結,如果人際關係滿足不了這種固有的需要,孤獨感就會產生[1]。在人生的最初,我們需要的對象是母親,還有家人,再長大一點,會需要交朋友……

「沒朋友」的孤獨,不只是沒有知己、找不到可以暢所欲言者的孤獨,還有旁觀他人聊 high的孤獨。前者被心理學家稱為情緒性孤獨,會伴隨著焦慮和恐懼,後者為社交性孤獨,往往讓人覺得空虛和無聊。然而,兩者並不對立,而是經常同時出現。想像一下,熱鬧的聚會上,人們三五成群說說笑笑,而自己卻手足無措,無人理會,插不上話……豈止是孤獨。

是戒不掉的依賴

當在現實中無話可說、社交恐懼時,便會有人轉向網絡,躲在手機背後當意見領袖。使用手機無可非議,但如果過度濫用甚至沉湎於遊戲、網絡、簡訊、拍照等手機功能,並因此危害了工作、學習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就變成了一種「行為成癮」(Behavioral Addiction)。

孤獨的人也是容易產生手機依賴傾向的,尤其是大學生,但這一相關很難區分出因果[5]。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其實還處在自我同一性確立的時期,內心常常面臨衝突,充滿不安,尤其當發現現實並不像自我設計的那樣理想時,自己並不像想像中那樣受人歡迎時,為了尋求情感上的支持和滿足,就會投向手機,甚至產生依賴;而手機依賴占據了去尋求現實朋友的時間和精力,放下手機時就會更容易感到孤獨。

是停不住的時間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可能面臨孤獨;而越往後走,身邊越難有新的親密的人加入,甚至先前親密熟悉的人也會漸行漸遠,身老病死。有研究發現,隨時間推移,總體來說,在老年人中,感受到孤獨感低的人數會降低,而感覺到更高社交孤獨和情感孤獨的老年人增多,且男性老年人更可能陷入情感孤獨[6]。

是定不了的未來

先前研究結果一致地表明,越孤獨的人會更多地感覺自己掌控不了自己的未來[7],然而同樣,這也是個因果難分的關係。

長期經歷的生活負面事件會使人感覺到失控,比如感覺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感覺自己的成功取決於運氣和機會,而不是努力。越感覺到自己對生活、外界事件發生缺乏控制,同時也會有越高的孤獨感。

深夜回家時,末班地鐵已經停了,打個車還要等半小時,想到受不了的老闆、買不起的房子……也許大城市的年輕人們,最容易感受到這種孤獨。

如何走出內心的孤獨

孤獨總是被動消極的,是一種需要處理、調節的情緒。這跟主動選擇和享受的獨處不同,獨處是與外界無互動,或意識上與他人分離,是一種客觀的狀態[8]。

缺少親密朋友就會感到孤獨,但感到孤獨的人又更容易在交朋友上退縮,一邊是內心的渴望接近,一邊是現實的害怕退縮,這往往已經形成了一個很難改變的惡性循環。然而,消極應對無濟於事,尋求支持才能更多地被社會接納,得到更高質量的友誼,減輕孤獨感[9]。從邁出第一步做起,主動打個招呼,說不定就能收穫一位潛在的朋友。

對自己的看法也會影響孤獨感,如果老人覺得自己「比去年更有活力」「覺得自己有用」,覺得「對未來充滿信心」「總會有好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對自己、當下和未來的態度越積極,孤獨感就會越低[6]。這在其他年齡的群體中也同樣可以運用:從生活的細節中找尋積極的證據,想想自己成功的經驗,哪怕是再微小的成功,也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少沉浸在不必要的上行社會比較中,而是專注於自己的當下,為積極的未來做打算。

日常活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的孤獨感水平,日常運動豐富的老年人,更容易穩定在低孤獨感組[6]。現在健身房越來越多了,有意識地增加日常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也許還能在健身房遇到未來的男/女朋友呢。

自己感到孤獨,可以調節;在看穿他人的孤獨時,可以主動上前。孤獨的確是消極的,但也不是應該被指責的。能遠離孤獨,也能享受獨處,大概是最好的狀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08/157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