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齊亮:億萬富翁教我們的7件事

作者:

最近看了美國綜藝節目《隱姓億萬富翁》(b站的譯名叫《富翁谷底求翻身》)。

講的是55歲的億萬富翁葛倫接受挑戰,帶著100塊錢,來到一座陌生城市,用三個月時間創立一家價值百萬的企業的故事,整個過程中不能動用自己以前的人脈,要赤手空拳從頭干起。

節目長達6個小時,但「億萬富翁重新創業」的故事非常有啟發性,以下是我觀影后的筆記:

01.人是最重要的資本

葛倫抵達陌生城市,他的全部家當只有一百塊和一輛汽車,他憑什麼創業?憑藉的是他自己的頭腦和體力,人就是最重要的資本。找到第一份工作後,葛倫認識了服裝店老闆阿傑,這是他在陌生城市獲得的第一個人脈。沒有工資,沒有報酬,憑藉自己許諾的願景,葛倫召集了一幫當地人組建團隊,完成了創業。這種成功取決於他對人力資本的發掘和使用。

02.先找到買家,再決定生產什麼

剛到陌生城市,葛倫需要賺錢,他不斷的去搜尋破舊的二手輪胎來販賣。為什麼?是因為他懂這個行業嗎?不是,僅僅是因為有人需要。有人需要,你又可以提供,就是好生意。相反,好多人太過執著於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整天琢磨著怎麼賣而不是觀察消費者需要什麼。結果疲於奔命,一年年過去也沒什麼進步。

03.跟熱點,借勢而為

葛倫是一個非常擅長跟熱點的企業家,這也是他創業成功的重要原因。

聖誕節,他批發了一堆東西去販賣,賺到了第一桶金;當地的肋排節也是一個大熱點,他帶領團隊全力以赴參與其中,賺夠了燒烤店開張營業的錢。葛倫非常懂得借勢發力,知道在關鍵時刻使力,一年頂十年。

04.階層並未固化

知識分子和媒體日如一日的傳播「階層固化」這類垃圾理論,給人們洗腦,導致相信美國夢的人越來越少。

這種垃圾理論為什麼有市場?第一,它能安慰失敗者們,我不行,不是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沒有一個好爸爸;第二,既然「階層固化」,「階層上升的渠道越來越窄」,所以政府就要擴張權力,多管管,政客們也會支持這套理論。

但是葛倫證明,第一,他可以出生貧寒但奮鬥成功;第二,他可以在55歲的時候再奮鬥一次並取得成功,這說明階層並沒有固化,普通人依然有機會憑藉自己的奮鬥出人頭地。

當然,如果你相信媒體那一套,相信階層已經固化。你的觀念就是你的命運。

05.不要在失敗後浪費機會

億萬富翁並不自帶光環。葛倫覺得自己銷售很厲害,找了一份推銷塑料球(給狗玩的那種)的工作,結果根本推銷不出去,葛倫並沒有堅持做這項工作,他馬上放棄了。去酒廠談合作時葛倫再次犯錯,講的一大堆內容根本無法贏得對方信任,結果被拒絕了。回去後他馬上反省錯誤,重新整理思路,又去跟對方談了一次。這次成功了。

葛倫的一個顯著標誌是:不在錯誤上浪費時間,不在失敗後浪費機會。相反,我們太多人既糾結於沉沒成本,又缺乏被拒絕後再去找對方談一次的勇氣。

06.跟競爭對手合作

葛倫帶著他的創業團隊去參加肋排節,賣烤肉,因為顧客太多,準備的肉不夠了,團隊成員們一籌莫展,葛倫就去跟競爭對手們買和換,解決了這個問題。市場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對手」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商業對手也可以是合作夥伴。遇到困難,可以主動去尋求合作。

關鍵在於要有動態思維,而不是把這個世界看成一成不變的。

07.用金錢表達讚美

創業項目結束後,葛倫找到團隊的小夥伴,給他們發錢。其實,其中的骨幹他完全可以先不發錢,用股份和後面的工資代替,畢竟這家燒烤店才剛剛開門,還沒有盈利,還沒有到發工資的時間。

但是,金錢是肯定一個人工作最好的方式,是最有效的欣賞與讚美。從收到錢的人們感動與快樂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來。

強烈推薦你去看一遍這部《隱姓億萬富翁》。你會看見:在企業家的真才實幹面前,媒體那些醜化資本、渲染階層固化的謊言是何其蒼白。

人人都是資本家,不要浪費掉你自己。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08/1629871.html